某市电子政务现状与发展方法探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595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深远地影响着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给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变革。政府管理与信息技术逐渐相融合而产生了电子政务。它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即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提供公共服务。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战略决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建设电子政务。目前韩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电子政务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及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在我国,建设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20世纪80年代启动政务信息化,1990年启动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1年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标志着电子政务上升为战略性政府行动,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电子政务是提升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电子政务获得了质的飞跃。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大致划分为三类:这类研究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探索电子政务的本质、绩效管理、整体规划等重要问题。由于拥有许多政府资料、专家和学者,其成果能成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指南,最具理论价值。如美国的《扩展的电子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景》等。信息技术(IT)管理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这类研究由于拥有智力资源和实践经验双重优势,创作出许多创新性优秀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如著名的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创建了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平台的建设者、表现出众的新兴者、有远见的挑战者、创新精神充沛的领先者。创新精神充沛的领先者是最高级,即利用电子政务达到政务创新,最终建成理想的电子政府。其对电子政务做了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如2002年推出了全球电子政务研究报告《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在对2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门户网站调查中,把政府在线服务分为169项共9大公共部门来测评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且创新使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成熟度两大指标来评价电子政务的成熟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政府变革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电子政务,在公共管理中引进“企业再造”、“流程重组”等各种新管理理念,实现“政府再造”。其研究成果可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借鉴。另一类是利用政府网站来研究电子政务,如美国布朗大学每年对各国政府网站做数据采集、分析和测评气此类研究最大意义在于“摸清家底”,往往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研究趋势,但也存在着缺陷——难以透视到电子政务的“黒盒”部分,而且采用的指标有些粗糖,难以全面评价政府网站的功能与水平。亚洲一些国家的研究也具有价值,如日本学者编著的《电子政府》,通过比较分析了构筑电子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新一代电子政府的成功对策。书中有许多创新观点,特别是很有新意的定义了电子政府的概念。
……………


第二章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理论综述


2.1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电子政务(E-Govemment)在国外被认为是“电子政府”,即借助网络技术构筑“虚拟政府”,让民众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各类政府服务。电子政务一词正式出现要归功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起了一场名为“国家绩效考察”的运动,来检验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病,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作为一项改革举措,构建“电子政府”在此次行动中被首度提及。此后克林顿政府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开始积极倡议电子政府。法国、英国等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府的行动计划。简单地说,电子政务就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国家管理工作。目前,尚未统一电子政务的定义,且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美国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战略,能提升信息传递的质量,实现联邦政府管理的巨大改革:减少行政管理层次,简化办事流程,降低运行成本,畅通信息传递,提升社会回应力等气世界银行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的传递能力,增进与公民、私营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改进政府的效率、透明度和受托责任。
……………


2.2政府管理相关理论


2.2.1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激烈的挑战以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一场起源于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席卷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拉开了序幕。其基本取向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用工商管理技术与方法,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质量为特征。它是一场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它以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和有效的工商管理方法,以效益为导向,以民众为顾客,倡导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建立企业式政府,以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气注重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提倡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人事行政管理等。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1979年撒切尔夫人启动新公共管理改革,在1991年梅杰政府推动的“公民宪章运动”上效果更突出。美国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摇篮,1993年克林顿启动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政府运动”,其先导是1992年特德.盖布勒和戴维?奥斯本编著的《改革政府》。由此,一个新的公共管理范式,即“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范式建立起来。就如著名公共管理学者胡德(C.Hood)所说,新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中呈现的一种明显的国际性趋势。它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理论形态和新实践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最大规模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


第三章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分析.........17
3.1国外电子政务状况分析.........17
3.2国内电子政务状况分析.........20
3.2.1北京市.........21
3.2.2上海市.........22
3.2.3扬州市.........23
3.3对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24
3.3.1国外电子政务的先进经验.........24
3.3.2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25
第四章南宁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概述.........27
4.1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27
4.2南宁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41
4.3南宁市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44
第五章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的SWOT分析.........46
5.1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优势分析.........46
5.2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劣势分析.........49
5.3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机会分析.........51
5.4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威胁分析.........53


第六章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


6.1南宁市电子政务发展目标
到2015年,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智慧应用系统投入应用,宜政、宜业、宜居的“智慧南宁”初具规模。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电子政务成为首府南宁建设服务型政府和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助力。到2020年,智慧城市综合指数基本达标,基本建成“智慧南宁”,促进服务型和整体型政府建设。全面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将南宁打造成国际现代信息化城市。建成泛在、高速、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光网城市”、“无线城市”,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2000G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80%以上,实现光纤全市覆盖,家庭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达100M,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信息网络枢纽城市、国际信息服务中心城市。搭建公共云服务中心和公共基础信息库,健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整合利用基础信息资源。
………………


结论


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政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政府先行,带动“智慧南宁”发展,推动南宁市信息化进程,打造南宁市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是南宁市实现城市新跨越,创新政府管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南宁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又好又快地发展,推动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重要助力。南宁市电子政务建设,机遇与挑战同在,成效与困难并存。南宁市电子政务建设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公众为中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合力;统筹规划、基础先行;资源整合、创新引领;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紧抓重点、重视绩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办事效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南宁市的、有特色的、健康持续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从而建成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智慧政府,实现政府整体性治理,推动南宁市社会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