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论文致谢,论文致谢中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论文致谢,供大家参考。
致谢一:
樱顶的石榴花灿烂开放时,我的求学生涯也将要结束。从上一次离开武汉到现在整整十二年了,其间辗转腾挪,希望在学术中寻求本心。古人云“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可是世事无常,如今拿出来作为结尾的东西实在有愧自己的追求和导师的心血。所可慰者,这篇文章的写作伴随我走过了在洛伽山生活的几年,留下许多美好而珍贵的记忆,让我在感恩中认识到生命可留恋的一面。即将走向远方的时刻,充盈心中的只有无尽的感谢。
感谢敬爱的导师李建中先生。从本科最后一学期在选修课上结识他开始,先生一直是我生活和学术上的引路人。当我在南方小镇上为自己和别人二样无所事事而苦闷时,是他的鼓励使我重新有了追求的目标;当我为自己生活中许多琐事而惶惑时,是他的开导让我明白坚守的重要;当我在生死关头挣扎时,他的努力与关爱让我让我燃起希望之火。更不必说在知识传授上亲切的讨论、文章撰写上反复的修改,种种悉心的指导。
感谢尊敬的尚永亮先生、陈水云先生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感谢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王若飞老师,在不堪回首的几年磨难中,她为改善我的状况尽了最大的努力。
感谢我的同门陈永辉硕士。这几年他一直充当着看护者的角色,用最宽厚的心对待我不断的打扰。
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巨大的付出成就了我在校园里的宁静时光。
依稀旧日芳菲在,一去东风十二年。光阴弹指而过,然而在老斋舍度过的每个清晨与黄昏都已珍藏在我心。踏上新的人生旅途,师友的关爱是我永远的行李。
漫漫人生路,也许不能总是拥有美好,但让我觉得幸运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暗夜里,在孤独时,我还能流着泪把这些温暖细细的回忆,重新看到希望……
致谢二:
终于到了要为这篇小文写几句后记的时候了。
本文的选题是在业师陈文新先生指导下确定的。先是,因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作的是通俗小说个案之研究,此后几年,我亦于明清小说方面留心稍多,故硕士入学后,我即欲于此一领域内择一问题以为学位论文研讨之用,但冥思苦索了近一个学期,竟无着手之处。恰当此时,文新师命我参加由他主持的大型文化出版工程《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编撰,具体协助他完成《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一书的资料校核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接触到较多的明代科举与文学方面的原始文献,感觉此中可论者极多,遂萌生了试作探讨的想法,陈师欣然同意并鼓励我以明代会元的文学创作为题,写出一篇有创见的论文。面对这一颇具新意与挑战的选题,我毅然上路。
论文写作是艰辛与欢欣交织的历程,个中之甘苦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无需赘言。如今,当我即将向先生和自己交上一份答卷时,诚有如古人所云“方其栩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文心雕龙·神思》)之感受。创见云云,实未臻至,唯一可堪自诩的,或许只是一段痛苦磨砺中的勤勉和坚持而已。而这些,与我三年来所亲历的水涌木落、鸟啼花开一道,都是我负岌路咖所获得的极可珍视的精神财富。
我要深致谢忱的,首先是恩师陈文新先生。论文从选题到拟定思路框架,再到打磨润饰,先生都倾注了不少心血,及时地给以指引。在先生身上,和雅温煦与严毅精深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使资质愚钝如我辈者既有乐于亲近之感,又能获致富于实效之教益,没有先生的提携点拨,论文要顺利完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至如平日的闲聊往还、点滴启导,则不可尽述,自当铭感。
还要感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诸位老师如熊礼汇老师、李中华老师、郑传寅老师、陈顺智老师、尚永亮老师、王兆鹏老师、程水金老师、陈水云老师、吴光正老师,他们在授课和论文开题时所展现的风范与学养,亦足令后生小子追效景仰。
特别应该感谢的人,则是吾妻王佳文女士。在我求学的日子里,她以异常的勇敢与坚毅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并孕育了我们的小天使,其间所历之苦境,非一般人可想。她的长久付出,为我营构了较为静定的求学环境和心境,没有她的理解与支持,这篇小文是不可能如期诞生的。我的岳母是一位秉承传统美德的母亲,为了帮助我们抚育孩子,她至为劳苦但却从无怨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本文告竣之时,洛咖山的春樱己然凋落,但无疑,它将一直绽放于吾人之心田,生生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