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影响及对策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7390 日期:2023-07-28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非正式群体 教育对策

  论文摘 要: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其群体结构和群体特征以及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和研究。加强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互联网高度普及,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依托校园BBS、微博、QQ群、专题网页、聊天室、手机短信息等虚拟网络媒介作为沟通、联系媒介平台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新的群体发展趋势,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是现实群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如网上老乡会、网上同学会、网上读书会、网络青年志愿者、网络社团,二是基于网络而诞生的群体,是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的群体,即网络游戏群体、QQ族、网络粉丝群体等。
  鉴于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广泛存在,因此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群体结构和特征以及影响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对做好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具现实意义。
  一、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态度相似性、心理相容性等非正式群体的基本特征外,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群体间信息传递内容多样、传递及时、速度快;群体间的交往具有跨时空性;网络群体成员流动性大,群内结构不稳定。
  1. 群体间信息传递内容多样、传递及时、速度快
  非正式群体成员借助网络媒介传播着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图像等形式的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为信息的快速扩散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往往在很短时间在群体间进行传递,具有传递及时、速度快、号召力强等特点。如网络粉丝群体成员在虚拟社区里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准确提供偶像动态信息,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表达对偶像的支持。
  2. 群体间的交往具有跨时空性
  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大学校园中传统非正式群体的交往频度往往决定于环境因素,交往时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共同的态度、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只要拥有计算机和网络等通信设备,即使是不同的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不受限制。成员间打破地域界限通过网络聚集起来,在网上参与协同活动。
  3. 网络群体成员流动性大,群内结构不稳定
  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开放性群体,群体在形成和发展中没有太多的约束,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特点,新成员加入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以主观愿望为基础而加入,当发现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就毫不犹豫的选择退出,不像传统的非正式群体会有各种仪式程序。群体“核心人物”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大多数群体成员的认可度和心理满足度,但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和崛起以及群体成员所处的情景不同,被满足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网络群体的领导者就会随之发生变动。如一些基于车友会形成的虚拟社区,群体成员匿名,群体成员变动频繁,“版主”因活动组织和管理不力引起成员的不满,遭到其他成员的“声讨”,最终将组织权力交给其他成员。
  二、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
  相对于传统的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和正式群体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对个体和正式群体有着积极和消极作用。
  1.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快速获取各种有用信息 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成员会把自己所了解和打听到的各种信息向其他成员尽可能地发布,因此加入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就能比较容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有用信息,并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群体成员获取信息的方式比通过不定期聚会获得信息省时、省力,而且具有成本低廉、有效的特点。如网络志愿者群体会定期在论坛上发布公益信息,交流心得,相约结伴开展公益活动。笔者了解的网络粉丝群体会及时通过网络工具发布偶像到各地活动的情况,便于粉丝接机以及现场活动安排,同时在贴吧上进行宣传、讨论。
  (2)有助于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渴望与人交际,希望融入社会群体,但往往由于交往经验不足会陷入人际交往的困惑中。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在交往中没有固定的章程,不需要进行表决,可以自由表达学生的真实看法;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群体成员还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有些角色可能与现实身份没有任何关联,体验与不同角色交往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克服恐惧、害羞的交往心理,提升交往的自信心 [1 ]。笔者了解到的网络粉丝群体——“玉米”(超女李宇春的粉丝团)的“粉丝头”(核心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个不善言辞和交往的大学生,但通过积极而有效参加“超女”网上造势的系列活动后,被其他粉丝推选为地区“管理者”。
  (3)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和能力发展 个性是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大学生个性的完善和能力的发展需要相对稳定和谐的环境。大学生都有实现个性和能力的欲望,期望得到同伴认可的心理需要 [2 ],但学校的各类学生正式组织中,无法提供给每位学生获得认同的实践锻炼机会。而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组织的环境相对宽松,群体成员的思维在网络空间里较为放松、自由,有利于维护个人的自尊心,促进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灵感激发和释放,促进创造力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lpch.cn   2. 消极影响
  (1)容易导致有害信息传播 网络空间传播着各种不良信息,如以文字形式传播的“黄色信息”,反科学、伪科学信息的“黑色信息”,西方意识形态为背景的“灰色文化信息”,“白色的迷信信息”;以声音、图像形式传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具有心理相容性和较强的内聚力,加之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薄弱,群体中某一成员传播有害信息而其他成员疏于防范甚至无原则地赞同,这使得不良信息易于传播,容易在网络上制造和传播一些小道消息、谣言,引起混乱,甚至引发群体事件。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制力缺乏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有害信息可能会影响他们和身边的大学生的判断力,改变他们的思想观点,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容易引发网络不良行为 非正式群体是基于共同爱好、兴趣和利益而自发形成,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具有情绪情感色彩,有时缺乏对事物理智和冷静的分析判断,容易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偏激、冲动和极端。群体成员如受不良因素影响,容易产生畸形甚至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非正式群体成员中一人的偏激行为和语言,其他人群起而跟上,通过网络进行了恶意攻击、谩骂,甚至发展到现实生活中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如笔者调查的网络黑客群体成员把那些敢于制造破坏性很强的“黑客”视为他们的“英雄”,对他们的言行、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狂热追逐,为了表现非凡的自我能力,不惜做出破坏他人数据信息系统的过激行为,催生出大学生互联网犯罪的事件。

(3)容易导致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交往大多在网络上进行,减少了其参加现实社交活动的时间,疏远现实世界人际交往,性格容易变得孤僻和封闭。网络生活存在感性、肤浅和片面的局限,容易导致大学生思维空间发展片面化、局部化,尤其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抽象本质的客观性,导致人格障碍。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引起信任危机,而网上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导致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缺乏信任, 从而影响自己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提供了交流知识与经验的平台,但其特殊的信息交流和群体互动形式又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引导,强化管理,才能发挥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消除不良影响,形成健康的大学生人格。
  1. 开展网上和网下活动,促进现实与虚拟的互动
  网络满足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多种需求,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具有必然性,但大学生不能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还需要回到现实中来。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优势,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动态,把现实中传统的教育管理活动延伸至虚拟空间中,使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网络空间中感受现实生活的意义,也可以指导党团组织、社团、班级等在网上构建相应的虚拟组织、社区,增强正式组织活动的乐趣,吸引非正式群体成员加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现实中的活动把非正式群体成员召集起来,把网络行为转化为现实的活动 [3 ],回归到现实中,摆脱对过度依赖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可以通过网上和网下活动,展开交流和讨论,努力实现大学生网上虚拟群体与现实学生群体的互动,从而改变大学生网络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方式。
  2. 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实现正式与非正式的优势互补
  高校非正式群体普遍且长期存在于正式群体中,两者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以网络为媒介通过自定的规则进行较为自由的活动,成员之间网络交流密切,感情融洽,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拥有较强的组织基础。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发生改变,因此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把正式群体和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群体结合起来。为此,高校要深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 [4 ],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强化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正式群体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联络感情,满足心理需要,展现个人爱好、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优势互补。
  3. 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增强网络自律意识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网络虚拟环境下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活动具有开放性、不可知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群体成员的道德表现和道德约束往往与现实中有较大差异。为此,高校首先要完善学校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网络道德规范,用网络道德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良好网络环境 [5 ]。其次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积极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做到加强正面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要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加强非正式群体成员的网上活动的管理,主动建立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健康向上的网站、虚拟社区,及时发布积极正面信息,引导进行互动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能力;高校要联合有关技术部门加强网络、手机信息等的监控,重点加强防范,做好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在主观上是源于满足心理需要,与大学生在青年时期特殊的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为此,做好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教育工作,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运用网络工具和网络信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辩证分析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网络交往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良好的网络情感交流和形成健康的网络交往动机,树立正确健康交友的观念,避免沉迷于网络交往,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6 ]。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将借助网络工具不断成长。我们要正确认识群体存在的影响,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弥补不足,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申 凡,钟 云.网络粉丝群体心理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4):27-31.
  [2]潘从义,牟德刚.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1,(12):133-135.
  [3]姚向远.大学生网络虚拟型非正式组织的教育和管理[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17-20.
  [4]彭建国,刘 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途径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108-110.
  [5]高 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6]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18-122.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lpch.cn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