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青少年,青春期,逆反心理,再认识
论文摘要: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也是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这种心理表现尤为明显,不少的孩子处处与教育者“对着干”、“反着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但是,我们发现,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逆反心理并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此要重新认识,深入了解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更多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目前有些青少年,对于家长、老师的教育、劝导,或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或言辞、行为反应激烈,明显表现出不满甚至反抗,更有一些青少年,好像故意跟施教者赌气似的,总是无缘无故地表现出抵制、反抗情绪。这种从心理上不顺从权威、行为上有意对抗权威的反叛式行为模式,被称为逆反。人们对青少年的这种反叛式行为模式的看法比较统一,大都认为,这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因为独立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是人生成长的必然。而对于青春期孩子们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教育者们包括家长在内,都一直在积极地探讨着应对的策略。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不同于变态心理,但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调节,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并能引起心理障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在产生逆反心理时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努力塑造健全人格,平稳度过青春期。
那么,逆反心理真的是青春期孩子们必然会有的性格特点吗,其产生的根源真的只是因为孩子们个体的成长吗?
首先,我们绝不排除其中的主观因素,1,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萌发,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其自尊感明显增强,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不喜欢成年人的事事干涉等,2,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这些都为他们的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3,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即生理上的趋于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青少年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其认识上存在着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对事物的认知上,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甚或固执、偏激等特性,因此,往往把师长的正常的教育当成是一种不信任,不尊重,是对自尊的伤害等。但是,我们在通过对大量的教师、学生家长的走访调查后也得到一个结论,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是听话的,而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初中学生也表示,老师和家长身上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说成是毛病),但在他们心中,仍然是值得尊敬的,因此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要求,一般情况下是愿意遵从的。于是,我们有把调查的焦点集中在被认为有逆反心理或反抗行为的孩子身上,通过与他们的长期接触,及对他们周围人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等方面有着特别相似的地。
就其家庭教育环境来说,专制型家庭和溺爱型家庭中的孩子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两种家庭中,做父母的往往忽视子女在青春期已形成成人感、有摆脱成人的控制、追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事实,仍旧把子女作为依赖于己的对象和被支配的对象,不愿意放下自己已经习惯了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专制型家庭中,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子女的要求多而苛刻,并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或朝令夕改,使孩子无所适从,长此下去,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要求产生厌恶心理进而进行抗拒,有的家长总以不满的、消极的甚至侮辱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要求,责问与批评多,鼓励与引导少,更有甚者,孩子稍有不从,就使用暴力和高压手段逼其“就范”……以上几种情况的出现,都会造成家庭亲子关系的紧张,一旦矛盾激化,便会加剧子女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反抗行为,如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出现了攻击倾向或攻击行为。溺爱型家庭中,父母无视青春期子女飞跃发展的自我意识,仍把子女看成是没有长大的小孩子,事无巨细,一切包办,孩子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能满足。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是很幸福的,但他们在家长的大包大揽下,没有任何自主的空间,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机械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做着家长安排好的一切,这样一来,就与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后独立意识的飞跃发展产生了矛盾,当其自主性被忽视,个体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时,他们就会对这种被“爱”包围着的生活产生反感进而排斥。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对孩子嘘寒问暖,孩子不但不领情,相反却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我们也曾看到这样的场面,下雨天,母亲追着孩子往他的手里递雨伞,孩子却以故意淋雨来“惩罚”心疼不已的母亲等等。生活中如此多的“好心无好报”的场面,正是父母与成长中的子女之间因控制与独立的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表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论析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再认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心理学论文,免费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