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论语》三味的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8750 日期:2023-08-13 来源:论文网
  每次语文教材的修订,都体现了社会期望和教育观念的微妙演变[1]。从《论语》回归高中课堂来看,应该是基于提升当前高中生个体觉悟和修身水平,求立人立德的人文考量。那么,该采取怎样的形式来进行《论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寻求其中的趣味、意味、回味呢?
  一、在知孔、理性中避免《论语》阅读教学的崇圣效应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最初是出于政治目的从“先师”拔上去的[2]。如果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心向往之”,基本就达到《论语》选读的目的了。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人兴趣生成和转移的活跃期,也是易受兴趣驱动的敏感期。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关键,激发学生兴趣就是激发其阅读的内部动机[3]。凡是涉及需要内化为修养的阅读,一味勉强是最不符合接受心理学的,效果也是最不明显的。
  为此,需要采取措施缩小学生和孔子之间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距离太大,学生易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往往兴趣也欠缺。要消解距离感,“乃得真孔子”,首先要避免《论语》阅读中的崇圣思维,让学生觉得孔子是一个可以走近的人。孔子周游列国,实际上是其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流亡。所以,我们可以强化孔子的流亡者、坚韧者、布道者角色,淡化其圣人、君子印象。因为流亡者总是会博得同情或尊敬的,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如避难的马克思、流亡的孙中山、布道的穆罕默德。“为我”的信仰需要坚守,“为众”的信仰需要布道。一个人的信仰是如何演化为无数人的现实追求的,一个人如何能做到处逆境而不馁不弃……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破除孔子的迂腐形象。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就是一个很有“料”的人。首先,他是宋国的落魄贵族后代。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英雄武士,好不容易到老了才和颜氏生了仲尼。其次,孔子才艺出众。他得到父亲的良好基因遗传,才艺广泛,射艺尤其高超。再次,孔子妻儿趣事。在孔子19岁时,家人给他选聘下了亓官氏。亓官氏后来生下了儿子孔鲤和女儿孔娆。孔鲤逸事不少,孔娆被孔子嫁给了他非常赏识但身陷缧绁的公冶长。孔子身为人夫、人父,不乏儿女情长。所有的这一切介绍,使人感觉孔子似乎就在人群之中,非常亲切,是可以努力接近的。
  高中《论语》课不同于大学《论语》课和一般文言文,所以要淡化学术味的解读,更多关注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兴趣。否则,就像几十年来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局面一样,学得越多,敬而远之的越多,那就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剧了。
  二、在比较、探究中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共鸣效应
  《〈论语〉选读》虽有详细注解和翻译,但难免是单向灌输,不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获取一种个体思维乐趣。名家、学生自身对有关词句的理解难免也有些差别。比如南怀瑾、钱穆等人的理解就有不同,如果将这种不同点作为兴趣的触发点,可促使学生在对名家解读的比较、探究中,寻找《论语》学习的共鸣效应。
  《论语》中不少章句的生活语境缺失,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难免会让人产生理解偏差,陷入因忽视辩证思维和具体情况的困境。不同人经历的差异性,往往会有利于弥补这种缺失,激发学生区分情况深入体悟的兴趣,其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共鸣。没有碰撞或争鸣的《〈论语〉选读》的阅读和教学,在思想上是不开放的,也不符合青少年的思想发展的阶段特点。有了共鸣,读出意味,学生才会获得一种学习心理上的认同和思维上成功的愉悦,继而促使他们继续深入体悟。
  教师有意进行的材料补充,只能算做阅读和思维习惯的拓展示范。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有限的“被动式拓展”。如果能够精选一些相关读本,比如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鲍鹏山的《孔子的逻辑》等,那么就可激励学生进行适合自己情况的“主动式拓展”阅读,甚至促成《论语》专题阅读、交换阅读。学生只有适当阅读有关书籍,对孔子思想才能有更客观更冷静的认识,有更多的共鸣,才能有一个恰当的分析取舍,对《论语》作既尊重文本又适应时代的解读[4],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针对学生在《学记》中整理的一些感受,利用“激赏式点评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也是可以强化这种共鸣效应的。
  三、在借鉴、思考中寻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时尚效应
  关注学生的时尚兴趣所在,适当尊重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时俱进地改进《论语》阅读教学,是可以达成《论语》的时尚效应的。学生往往对电影、动漫、辩论、旅游、星座、游学、微博比较感兴趣。如果因为形式不乏娱乐色彩,就认定会削弱《论语》阅读教学的严肃性,那就太拘泥了。这些形式本身没有什么,而在于如何借鉴。如果我们借鉴得好,能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自然地会促成《论语》阅读教学的时尚效应。“百家讲坛”上,易中天讲的虽是古代的东西,但是话语紧跟时代,非常生动,总能让人产生兴趣,自觉去思考。
  对关注对象的形象和气质的期待,是一个可以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许多韩剧就反复证明了受众的兴趣取向。所以孔子的“身高”甚至他的弟子们的身材、相貌等,是可激发不少学生的兴趣的。孔子“身高十尺”,将近一米九,典型的山东大汉;文质兼备,到老也不失风采,外貌和内心都不猥琐。星座、血型也是学生喜欢关注的热点。所以,我们要穿越时空的局限,赋予其时尚色彩,激发学生兴趣。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时尚的形式只是吸引学生的“瓶”。对孔子各种行走线路的借鉴,也是一个吸引学生参与探讨的途径,比如设计“周游列国”的文化之旅。对周国平的《名人之死》的探讨,可以激发学生探讨孔子等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的兴趣。参照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的辩论,可以激发学生寻找《论语》思想为己所用的兴趣。结合观赏影视作品《孔子》,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角色形象的处理问题。涉猎蔡志忠的《论语》动漫,可以激发学生关注形象化演绎《论语》的兴趣。所以,传统的内容不一定需要传统的形式去落实,也可用非传统的形式去展现。将传统的《论语》阅读教学点缀上时尚的元素,目的不在于时尚,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
时尚元素作为激发兴趣的辅助手段,但不是代替对《论语》思想的渐进把握和深层体悟。《论语》的教学需要借鉴“贴地飞行理论”,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教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在整理、融会中寻找《论语》阅读教学的通关效应
  在选本中,以专题形式分篇,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一定必要,有利于降低难度,但是这样的处理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选择性,会造成学生对某一思想的把握不太准确,容易断章取义。比如,孔子对子路这个人的评价比较复杂,需要结合不同方面、不同章节、不同角度、不同场合的信息进行探讨。如果不打通章节,就有可能限于片面理解。所以,在《论语》教学中,如果我们进行有限度的打通章节处理,基于学生实际水平而细分专题、理性思考,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某一思想的准确把握、融会贯通的。高中生的《论语》阅读很难系统化,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某一点思想上作细分专题的体悟的。然而某些高考《论语》题也只注重对具体章句的文言把握,而忽视基于打通章节的融会贯通式的评价分析,于是,我们有时会感觉到《论语》回归的人文出发点和考试检验的功利注重点之间存在着隐性矛盾。或者这样说,想捡起人文的《论语》以服务于功利的教育,但是有时做得又很拘谨,不自信,有失人文。
  正是因为对《论语》有这样现实背景的考量,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教学和练习中,若以某一点思想,或以某一个人物,或以针对某一类现象的不同言语为切入点,打通章节,横向或纵向结合,来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思考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论语》中有关思想的灵活把握和融会贯通。比如,借助“颜渊”这个点,是可以引导学生打通章节去思考和把握孔子心目中优秀“儒士”品质的。这无疑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论语》中的有关思想的理解和思考。如,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的意思相仿的一句,然后分析它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朋党论》)[5]
  这里,就借助了“君子”“小人”这个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把握孔子眼中“君子”“小人”的不同。
  要达成这类通关效应,不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不拘于一书一章一节,也需要对初步把握和合理探究的平衡,还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发散。系统的深入探究,那是大学里需要解决的,高中生需要的是有选择的合理探究。这种选择要体现出一种对阅读需求和探究兴趣的激发作用,须力求易行,以便于激励学生持续参与。这种有限探究,可以是一种小专题阅读,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专项整理,对孔门逸事的整理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樊迟请学稼》,课本上的翻译很值得商榷,翻译成:“真是个小人啊!这个樊须!”其实原句中的“小人”,无论是讲人品极差,还是讲缺乏远大济世志向,都有可能。有人说,樊迟很可爱,内心很无辜;也有人认为,樊迟很狡猾,诘难很故意。结果,孔子很生气也很可爱,后果很严重。无疑,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如果打通章节,我们还会发现许多类似的有趣例子,进而发现背后的微妙之处,激发的兴趣促使学生获得阅读和探讨的愉悦。
  五、在质疑、体悟中寻求《论语》阅读教学的内化效应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切己自觉,而非盲目崇圣,应该成为一道思考题。盲目反孔是一种愚昧,盲目崇孔也是一种愚昧。盲目为经典修饰,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不利于学生内在精神的构建。因此,对待像《论语》这样穿越几千年的文化经典,不妨采取“三分质疑法”进行理性体悟。所谓“三分质疑法”,就是对任何学说,首先都要思考自己是否已理解其思想,反思观点是否客观公允;其次要确定自己是认可,还是只部分认可,还是不认可。比如,《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表述,涉及方方面面。哪些为糟粕,哪些可取,哪些须合理解读,我们需打通章节,适当整合,辩证思考。质疑只是方法,批判不是目的,汲取孔子的智慧才是重拾《论语》的目的。
  学生的人格状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论语》阅读教学中,如果学生背了儒家名句,忘了名句精髓,面貌和内心没多大变化,一方面可能与社会消极因素的抵消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对《论语》体悟不深有关。“切己体悟法”无疑是一种引向真诚和深入的《论语》学习法,更有利于达成一种内化效应。阅读方法的失当和心态的失衡,是当今中国人阅读价值观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往往意味着一种阅读价值的导向。不重视切己体悟,只重课上模式,不重课下内化,都是一种教学上的有为、教育上的无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论语》纳入高中教学,本身是一个进步;而将《论语》纳入高考,却不重切己体悟,又实在不能算是一种大进步。甚至有可能成为又一个讽刺——整天嘴上背诵着仁义道德,生活中背离着真善美,整个儿一个人格分裂,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如果能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切己点评,那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论语》章句的独立分析能力,也可以培养其切己体悟的内化意识。通过《学记》,可让这种过程延长,使体悟变得更理性。如果忽略这种过程,内化效应必然不明显。学生在切己体悟和点评中体现出的不足,也可在后续交流探讨中得到弥补。同时,激赏学生的点评,也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化对孔子思想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感悟。所以,前置切己点评,有效地利用切己点评,及时地激赏学生的切己点评,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与内化的合一,强化内化效应。只有这样,学生读《论语》才能真正做到既能读“进”去又能读“出”来。中学生选读《论语》,读进去是为了不肤浅,读出来是为了不拘泥,而且要读出回味。
  如何在高中进行这样长时间的、大容量的《〈论语〉选读》的阅读教学,我们许多教师都还在结合实践进行摸索[6]。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功利的角度看可能不难,从人文的角度看可能很难。所以笔者觉得需要设法避免传统的崇圣效应,去追求《论语》教学的时尚效应、共鸣效应、通关效应、内化效应,努力让学生从《论语》阅读教学中读出趣味,读出意味,读出回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