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论文摘 要: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比较薄弱,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通过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推荐有益读物、办好班级读书角、指导科学阅读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等多种方法进行落实指导,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外阅读作了详细的阐述,如对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在所任教的初二(3)、初二(6)作了一个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9%的学生能坚持课外阅读,7%的学生已阅读过四大名著;仅有6%的学生购买名著,90%的学生从来不进图书馆。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根据我平时的观察和分析,学生课外阅读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社会因素
素质教育虽已实施多年,但应试教育仍然顽强地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无论是社会、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广大家长,仍然以学科成绩和升学率高低来评价学校和老师。以文化成绩考查为核心、以文化成绩高低作为录取唯一标准的高考、中考制度,严重制约着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上当前中高考考题过难、过繁、过偏,课内课外的题海战术,把学生压得晕头转向,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整天忙于应付作业,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做其他事情,学生的课外阅读自然排不上号。
2. 学校和老师因素
(1)学校搞题海战术,学生没有时间可读。在中高考指挥棒影响下,一些学校全力抓学生的文化成绩,大搞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整天把学生困在教室里,压在学业上。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看课外书,极少有学生到图书馆去借书或到阅览室去浏览报刊,因而许多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形同虚设,读报栏、读书专栏撤了或根本就不设了,学校也很少举行读书交流会和读书方面的知识竞赛,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在教室里围着成绩转。
(2)课堂教学以讲代读,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搞一言堂,讲得太多,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同一种授课模式——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概括作品写作特点、布置课后练习等,教师面面俱到,认为嚼得越细越好。而学生对这种千篇一律、重复拖沓、刻板生硬、毫无重点的讲课方式索然无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也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
(3)缺乏必要的读法辅导。有的同学课余时间也会偶尔看点课外读物,但缺乏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导,使学生在读物的选择上往往饥不择食,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甚至看一些不该看的读物,对名著、精品图书似乎没太大的兴趣。在阅读方式上,很多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和中心,囫囵吞枣,读了跟没读没多少差别。因此,教师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阅读量会减少,读书速度跟不上,继而无趣、无心去读,读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然也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了。
3. 家庭因素
一些家长不重视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是看“闲书”“消磨时间”。他们未给孩子提供课外阅读的支持和指导。另外一些家长功利性强,围着考试指挥棒转,逼孩子抄作文,背作文,使学生课外阅读变了味,使学生在家长压力之下失掉了阅读的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要拓宽中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怎么办?可用作家的伟大精神或顽强意志激励学生;可用故意设疑法吸引学生;可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法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等。如作者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就叙述莫泊桑从福楼拜谦虚勤奋、坚持不懈投身创作,后成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故事,激起学生对这位伟人的崇敬热爱之情,激起他们阅读其作品的渴望,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项链》《羊脂球》等名著,自然而然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向了课外,又进行了励志教育,真可谓一箭双雕。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性,他们关注的是人物的悲欢离合,欣赏的是情节的离奇曲折,要他们不仅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读健康的、科学的、深浅适宜的、分量适当的课外读物。每学期开始,师生共同商讨、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规定每生每学期读三四本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规定阅读范围,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必读篇目。除此之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作品配合语文教科书学习。如学了《老王》,我向学生推荐了钱钟书的《围城》,学到《信客》,我向学生推荐余秋雨散文名集《文化苦旅》。还把《读者》《意林》中优秀的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作精当点拨。寒暑假是课外阅读的好时光,要求学生完成一两部名著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写下阅读心得。
3. 办好班级读书角
在所带的班级创立读书角,书籍来源于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和学生自愿捐赠和班级购置。首先对班上同学捐赠的图书作指导性的筛选,把好图书“质量关”,那些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的作品,拒绝进入班级“图书角”。编写《读书指南》,印发《推荐书目》,让学生定期进行书籍交流阅读。在教室内张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既美化了阅读环境,又营造了良好阅读氛围,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阅读成长。
4. 科学指导阅读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这要求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的方法技巧辅导。(1)介绍一些实用的阅读法,如自读一本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略读的方法等。(2)引导学生会做并且做好读书笔记,如在笔记本上做一些必要的记号批注、优美句子摘录、常见提纲收录、概要和书评范本等。(3)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查工具书,怎样做书间评点。作者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作读书笔记的方法:第一种是词语笔记,即在阅读中对一些优美的词语,随手一记,勤收集勤积累储存,时间长了,这便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第二种是摘录式笔记,即分类记下名言警句、谚语、典故、人物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社会的认识与剖析等;第三种是心得笔记,包括评论和赏析,凡有所得便随时记下片断或成篇均可。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学生经过课外阅读,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收获。因此,教师要提供舞台,让学生面向广大师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研究成果和情感收获。开展的语文活动有:(1)举行课外知识讲座;(2)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复述或背诵精彩的片断;(3)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选出十佳读书笔记;(4)利用学校文化艺术节的契机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作文比赛,展览优秀作品,营造热烈的阅读氛围;(5)每周确定3个读报时间,轮流指定2人快速阅读后全班点评;(6)组织学生参加县、市课外阅读知识竞赛;(7)挑选优秀作文,定期向报刊投稿。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许多学生说,我们原先以为只有电视电影好看,没想到语文读物也这么吸引人。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总之,课外书对一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谢象贤.语文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