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互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关键词:写作;兴趣;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了使学生学习写作,学会写作,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指导——写作——批改——评讲”的过程中,我又加进了一点,即“互批”,在教师批改前,让学生先互相批改。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学习,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与能力。
一、对作文互批的认识
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学生写作文,老师批作文,天经地义。为什么要学生批?他们懂什么?老师这样做,是否想偷懒,敷衍了事?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学生还处于青少年阶段,不懂、不会的还很多,需要老师多多指点,但由于师生的阅历、经历不同,因此,教师带有明显的居高临下感;而学生和学生年龄相近,经历相仿,他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对事物的看法,却各不相同。同样一个题目,可写出各不相同的文章,为什么?这是因为各人看问题的角度、语文水平不一样。而让学生互批作文,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从同学的文章中发现别人的长处或不足,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不比光有老师批改、讲评强许多?再说,同学的互批,对老师的触动也很大:①可从学生的作文互批中,发现学生认识上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差异,便于老师讲评和个别交换意见。②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教师再批改,既读原文,又改评语,叙议结合,双管齐下。③读学生的眉批、总批,好似面对一位小先生,本身是学习的过程,并有促进、启发作用,常常为“所见略同”而叫好,为批改全面、准确而欣喜,为理解偏颇、评改错误而着急,这又为后面老师的批改、作文的讲评准备了内容。④学生从写作到批改,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他能说出文章的优、劣,写出眉批、总评,也是对自己思想认识的一个整理、总结的过程,因此,对写作不无裨益。每批一次,不管是同桌互批、前后互批、男女生互批,都是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二、作文互批的过程
教师在作文互批前,先要向学生讲明批改要求,明确各种批改符号,强调每次作文的写作要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批改。
1.通读全篇小修改。学生每人每次只批一篇作文,因此,要求批改前,先要通读文章,明确本文的中心,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做小修改,即改错别字,并说明用错的原因,再在旁边空白处画上订正符号。
2.精读部分再修改。在改正错别字的基础上,再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看是否有语句上的毛病和意思上的表达不清,就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作适当的修改,并说明修改的原因和理由,即写出眉批。
3.总览全篇写总批。在上两步的基础上,再观全文,对照每次的写作要求,看文章是否达到要求,或有哪些创新和不足之处,有一点写一点,有两点写两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有针对性。
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很乐意批,因为他们尝试到了当小老师的感觉,也从别的同学文中发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更让他们明白了反复练习写作的必要。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作文互批的作用、意义
1.提供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每个人考虑问题,总有他的特点和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写作也是如此,每写成一篇文章,总会有遗憾、不满意之处,而读读其他人的文章,你会茅塞顿开,很受启发和鼓舞,因为每个人的作文中,都有他闪亮的一点或两点,这也许就是你未想到的。因此,每互批一次作文,就给学生提供一次学习写作的机会,它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帮助,缩小差距;有利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开阔视野、扩展思路的目的。
2.提供实践的机会。每次互批作文,既是学习,又是实践。可让学生在互批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会到批改作文的艰辛,有时为了修改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要推敲几次,费时费力,还要写眉批、总批。同时,也时时提醒他们,写作时,一定要认真,切忌马马虎虎,用词造句的准确,关系到文章的整体水平。这样,每互批一次作文,就像和那位同学在谈心、交流,切磋技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提高分析鉴赏的能力。在作文互批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挑剔的老师,为了能说出文章的好坏、优劣,他们必须认真阅读、思考,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分析、鉴赏的过程。他们会为批到一篇佳作而叫好,为批到一篇劣作而叫苦;并不时被文中的情节所吸引,急作者所急,想作者所想,甚至引起自己丰富的联想和共鸣。
作文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要敢于创新,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