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德育;数学;催化剂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实处呢?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关于自然发展和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要培养学生这一基本观点,掌握科学世界观。所有这些都需要渗透在整个教学之中。例如,小学数学中的多与少、已知与未知、直与曲等体现出客观的对立统一性;又如,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这些都是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说明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再如,进行四则混合运算、解答应用题都是解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
2.通过一些数据、史料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学生将来为社会主义祖国积极服务的思想基础,所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首先选取现代化建设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材料、有关的数学史料进行教育。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然科学的皇后——数学对人类的贡献及其影响又是极其之大,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如祖冲之、陈景润等,都是值得自豪的。
3.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渗透思想。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说明它不仅可用于农业,还用于军事、科技等各种行业。初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小学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选择实物及日常生活实例辅助教学。例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可带领学生到马路上测量,到野外测量,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又快又深刻地理解领会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4.课堂教学之中的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概念课、计算课、应用题课、复习课、练习课,都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容,抓时机,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在概念教学中,根据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知识结合起来。如一年级学生学习2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尊敬师长、拾金不昧、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等思想教育。应用题教学中的思想内容更丰富,差不多每一道题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例如两位数乘多位数中有一道题: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钟,绕地球52周需要多少分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可以向学生进行科技方面的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学习劲头。
6.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不管课前预习、上课、课下复习都要认真对待。一名哲人说得好:“数学使人严密”,这就要求学生学习要认真严格,有条理,要具有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养成勤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作业认真,不马虎,实事求是,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这些都是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意志的磨练。老师时常做正面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坚持不懈。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质始终如一发扬下去。
7.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学生所喜欢的、思想性强、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数学眼界,培养数学兴趣和爱好,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定期组织创办班级活动、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受益。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又巧妙地沟通同学情、师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意识,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如举行挖宝活动:把一些数学趣题写在纸条上,用土埋上,让学生去找,去解答,优胜者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学好数学具有催化作用。它能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识数学,以饱满的热情学好数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