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5093 日期:2024-01-24 来源:论文网

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id=zoom>  摘要:信息技术课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的前沿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素养 培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会应用网络,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同样成为现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作为以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信息技术课来说,更应该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在此作一些探讨。
  一、学生网络应用能力的现状分析
  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有一到二节课。到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都购买了电脑,并接入了网络。学生操作计算机、上网的机会大量增加。据调查,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使用邮箱QQ等工具进行网络交流,浏览网页,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少部分同学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学生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教育信息化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都得到了完善,并在省“校校通”工程中接入了教育城域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网络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校或老师害怕学生沉迷于网络,以及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恐惧。再一就是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教会学生识别、抵制不良信息,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切不可因噎废食。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充分利用局域网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搭建课程专题网站,论坛等形式构筑网络学习平台。将每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及课件收录其中便于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平台。
  例如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搭建了“信息技术学习网”的专题网站,设置了“office专题”,“图像、音频处理专题”,“FLASH专题”“网页制作专题”等,各专题内收录了相应章节的教学内容,操作视频,重点难点指导等,学生可以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边学边操作练习,实现同步学习。不会的部分可以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同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标。同时在网站中搭建学习论坛,让学生展示作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建立师生,同学间交流的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限制,不同班级的学生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互联网上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且更新较快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是对课本知识很好的补充。如何用好这些资源呢?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如:网易学院,新浪科技,闪客帝国等网站上提供的教程、示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或进一步深入学习,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并且于此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习“FLASH制作动画”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完成课本的“风车”制作后,结合本节内容,我们选择了“IT世界网”上的“Flash实例:可爱的小青蛙闹钟”让学生自己按教程制作,从此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动画的绘制,动画补间的设置,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图层的概念和用途,并学习到了利用“复制变形工具”制作表盘刻度线等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到论坛上进行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良好信息素养。
  3.合理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网络的海量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搜索引擎又是我们获取这些资源的有力工具。引导学生在碰到问题时,能够合理利用搜索引擎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够从多种方案中筛选出最佳结果。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获取网络信息”这部分内容时,正好一台机器内存故障,发出报警声。学生都比较好奇,又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就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让学生以当前情况输入合适的关键字进行搜索,看谁搜的结果既快又准确。通过这个实例操作学生既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又理解了关键字的选择对搜索结果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网络交流工具,掌握现代通讯方法。在现代生活中,网络通讯以功能强大、方便快捷、易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所采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同学间借助电邮、QQ、MSN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网络通讯方式,增强他们的网络交流能力。
  5.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观,作好预防工作。由于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丰富知识和便利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认识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信息观。同时教师要及时作好监督预防工作,如屏蔽不良信息、利用软件进行屏幕监控等。发现问题及时控制和制止。
  以上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可以拓展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提供了学生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