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课标下数学的创新型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5153 日期:2024-01-25 来源:论文网

小议新课标下数学的创新型教学小议新课标下数学的创新型教学

id=zoom>  摘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新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一种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教师也应创造性地教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能做的是听讲、记忆、模仿、机械的练习,难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欲。鉴于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多创设情境,努力营造创新意识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因此,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善于从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便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二、改变教学方式,走“自主——探究——引导——创新”之路
  在课堂里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教师要收集探究性的素材,要设计问题系列,要做好课堂管理,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要有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要有较高的认知发展水平。解决数学问题要求教师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探究性学习的体现。
  如:在讲抛物线中弦的性质时,教师讲了这样一道高考题:
  AB是抛物线中过焦点F的一条弦,BC平行于x轴并交准线与C,求证:A、O、C三点共线。
  同时深挖了这道题,给出了三个条件:①A、F、B三点共线②BC//x轴③A、O、C三点共线,我问同学们: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命题是否正确?也就是我给出了两个猜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AB是抛物线中的一条弦,C为准线上一点,A、O、C三点共线,BC//x轴,F为焦点,那么A、F、B三点共线吗?
  2.AB是抛物线中过焦点F的一条弦,C为准线上一点,A、O、C三点共线,那么BC//x轴吗?
  有鉴于此,适时给出了类似的一个猜想:AB是椭圆中过左焦点F的一条弦,BC//x轴并交左准线于C点,D是左顶点,那么A、D、C三点共线吗?
  这样通过以上三个猜想,学生对于抛物线中焦点弦的性质铭记于心,同样也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拓宽了思维。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阶段就是思维内化的形成期。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因而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模式。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学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如何探索一种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