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6521 日期:2024-05-12 来源:论文网
摘要:地理是一门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人文社会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
关键字:地理教学 创新教育 应用
  美国的小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做游戏时,不小心将皮球掉到了洞里,如何才能把皮球从洞里拿出来呢?这个问题如果是问中国的孩子,他们会很自信的回答"用水灌"。可是美国的孩子却对这个答案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水呢,如果洞漏水呢等" 美国的教师让每个孩子都想出一个答案而且不能重复,当然也可以对他人的答案提出质疑,于是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某些固定思维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进入21世纪,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那么如何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地理是一门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人文社会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教育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自2006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首先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新课程理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新课程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培养,这是与传统教学过程的显著区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
  第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模式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充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新课改教学评价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的价值不仅只在于能够传授知识,更在于能够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传递知识是一个中介过程,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将创新教育更好的应用在地理教学中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烈、唤醒、鼓舞。",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应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将问题抛给学生分析解决,并及时鼓励他们。 为此,我在课堂中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呢,你怎么想的,你会怎样做等。课堂中多这样的评价:太棒了,非常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将新的教学方法纳入地理教学中
  在新课程下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伍,我们应多采用自学讨论法、发现法、合作式、探究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必修一第二章大气运动被认为是一难点,在讲热力环流时,我采用了实验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做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空,风车会自动转起来。然后把酒精灯熄灭,风车不在转动,让学生总结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这个实验简单实用,学生在实验中理解了冷热不均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三、合理的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学生课堂活动是以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合理巧妙地设计学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精心设计提问,激活学生知识的储备,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组织过程要循序渐进,尽可能涉及悬念。活动的过程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活动规则,学生过度兴奋要及时调控,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地理课堂上用"地理头脑"分析问题。比如说在讲交通出现的问题时,学生反响比较强烈,压车现象随处可见,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办法减轻或解决大连的堵塞问题?"由于结合学生实际,因此讨论效果较好,而且学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在学生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牛顿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便他们出现了一些误区也要允许他们提出问题,讲出道理,同时允许他们敢于和同学争论,敢于同老师争论 ,绝不可以随意否定学生的观点、意见等。比如说:在讲我国大江大河的洪涝问题的解决对策时,我鼓励大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想一想都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办法。除了基本的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建立蓄洪泄洪措施外,有的学生还提出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能否将多余的水资源收集起来用于干旱地区,这样可以双利。
  总之,为了更好的将创新教育运用在地理教学领域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参考文献


  [1]罗秋官: 《深化课程改革 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 2009 第12期  
  [2]卢明森: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教学2009第8期    
  [3]徐红梅: 《初探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