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活化 情境 原形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既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以还给学生与生活联系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数学过程去,从而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脱离了实际。特别是小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掘生活素材,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同时,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意义时,我创设了画“裤子平面图”的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能把这么长的裤子画到自己的练习本上?学生想出办法,把裤子缩小,就画到纸上了。接着,我又追问:“缩小多少倍?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小学学生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生活实例、领悟知识内涵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小学学生由于以局部思维为主,他们对有些知识的认识只能局限于表面形式的感知,很难上升为理性的东西。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适当改编教材,设计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将教学内容置于模拟的、但接近于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对现实的问题的解决中学习数学、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例:同学们会玩牌吗?请你把这些牌发给前面这两个同学,大家注意他是怎样分的?接着提问:他是几张几张分的?(一张一张地)你们二人数一数自己发到几张牌?他们俩手里的牌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小结:这种一张一张地分,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这样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分东西的实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对除法的第一种含义——“平均分”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寻找数学原形,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本身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数学大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特别是几何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个难点,所以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现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例如:在二年级教学“角的认识”时,尽管学生看到过角,但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不能形成空间观念。对于什么是角?角由什么组成的?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等等,学生很难理解掌握,仅是纸上谈兵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我分了以下几步:先让学生观察角,使其对角有初步了解;再让学生根据角的表象找出生活中的角;再用纸折角;用小棒摆角。然后教师小结提问:什么是角?这样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在看、找、折、摆的过程中获得“角”的空间观念。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四、返回生活天地,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小学数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他们今后参与社会打下基础。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其深刻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极其魅力,逐步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师生要去大泽山郊游,出发前,教师拿出平度地图,要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到大泽山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车速算出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学生算出后,教师不加评改,引导其在实验中验证。这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题目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使他们在争论中、应用中开悟、通窍、增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生活内涵,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德珍 现代中小学教育.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陆晓平 小学教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程惠玉 教学案例.银声音像出版社,2003年。
4.贾再洪 沈菊华 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2005年。
5.高健 小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学院出版社,2010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