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设计;全球化;地域文化
建筑是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的,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建筑,实际上也表达了时代精神。人们正是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及其深层所蕴藏的内涵。著名的芬兰建筑师与规划学家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rinen)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信息、物流迅速发达的今天;在世界民族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情况下,建筑师如何整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反映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建筑尤为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对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这道门槛作为文明的标志比任何其他标志都鲜明,尤其象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熔铸出不同品格的地域文化。如: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贵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就表现为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这种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跨文化特征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文化对抗与文化交流形成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复杂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然有别于 “草原文化”、“雪域文化”之类。
地域文化从整体上决定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而人们的精神除了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外,其主要还受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地域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个地域的建筑,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反映地域人群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是地域的灵魂,也是一个地域综合竟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形成良好的地域精神与道德风尚。比如:遵守秩序、讲究公德、待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诚信友善等。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必须是开放地与世界交流,不断汲取营养而发展状大,同时,又应发扬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使地域特征更为明显。例如,我国的哈尔滨市,它包容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情,通过对欧式建筑的保留与修复,对重点地带的建筑也做到尽量与周围环境的一脉相承,形成了哈尔滨市自己独特的韵味,体现了哈尔滨人的博大胸襟,并展示了哈尔滨“博大”的城市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古典主义首先登陆中国大陆,中国本土建筑师开始体验东方形式与西方逻辑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后期,功能主义风行全国,否定大屋顶的民族形式而追求现代主义的功能蔚然成风,特别是中国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建筑文化正受到来自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改良的功能主义开始兴起,推崇民族情调为时尚。正如日本著明建筑大师矶崎新所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种新自由主义经济,象征主义的微风又吹遍大地”。“小资情调”的建筑不断涌现。进入21世纪,中国本土建筑又悄然兴起,建筑思想展开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探索,如何在“意”的发展下激活思想,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内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具有巨大的建设量、惊世骇俗的地标建筑以及设计团队风格的多样化以外,建筑品质普遍滞后于外观形象的创新。大型公共建筑方面,各大城市的国家级和城市级重点项目几乎全都由处国建筑师包揽,新奇怪异的造型使中国建筑迅速挤进了国际建筑创意的第一方阵。如北京的“鸟巢”和广州的“小蛮腰”等。但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各城市自己本土风格的建筑还不很凸显,追求奢华、光怪陆离、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在不同程度上还表现在我国各大中城市。住宅地产开发方面,崇洋心态体现在西洋风格楼盘上,除了非洲以及南美洲,所有的西方建筑风格在中国楼市上都能找到复制品,各地都有罗马家园、威尼斯花园、欧陆经典等这样的楼盘,这些都反映出在文化上的不自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越是时髦的东西寿命越短,浮华如过眼云烟。建筑与城市的价值是需要文化的积淀以及前瞻性的眼光,一座城市的价值更多地是依靠技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来进一步提升。
三、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对策
中国特色的文化土壤与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建筑实践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经历了十分完善的发育过程,并承载着有着960万km2的广阔国土,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有着56个民族和超过3000年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厚重文化,使中国建筑艺术在整个中华文明之树中独放异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西方现代建筑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创作思想空前活跃。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反映地域风貌,通过建筑这一文化载体来具体体现地域文化,并表达一个地域人们的文化水准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是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去认真思考的。
(一)牢固树立植入地域文化因子的理念
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如何把当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风俗、生活方式、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通过主动的创作构思过程,对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风情等方面培育文化特质的土壤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创建新的思路,并将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作为两个重要设计因子着手进行综合设计,再兼顾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水性、适应性并注意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等,最后在形象化、现实化的成果中得以表现,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全球化背景下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
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的生产与消费总是处于一定环境和场所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看,地理、历史、人文都可以看作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们相互关联,进而形成了地域特征和地域气质。地质条件和气候、人文因素决定地域中建筑的地理位置,如地域轮廓、制高点的建筑、地域景观的设计、植物配置等,这些都赋予一个地域建筑的灵魂。因此,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使建筑设计变得简单而明了。具体来讲,在设计中要重视:①整体环境;②群体布局、建筑层次;③空间序列,院落空间,室内外结合;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⑤自然通风、采光;⑥当地风俗习惯;⑦当地文化特征;⑧地方建筑造型与色彩。例如,贵州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就颇具特色。侗族鼓楼所承载的文化使命,使其成为远离实用层面却又不可或缺的侗寨标志性建筑,从而实现了它作为侗寨可识别代码的形而下功能的价值转换。它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侗寨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侗族风雨桥是石墩木桥,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逶迤交错,雄伟壮丽。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从而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审美特征,展现了侗族建筑文化审美之精神风貌。
建筑师应当像一位好的裁缝或艺术家,无论采用什么简陋的材料,都能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把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的思想运用到设计中去,把客观条件对设计的约束看成是制约又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从建筑本身性质以及所在地点的物质与人文环境中,找出其蕴含着的“特色”与“地域文化”,设法从空间或形象上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让神居于形。古人云:精神居于形,犹火之燃烛矣。具体用什么手法表达这种意境,风格上是老一点或新一点,或兼而有之,视环境而定,以用得“切题”、“得体”与“适宜”为准则,创作出风格独特的建筑。
诚然,改革开放30年来,全球化现象在各个领域里不同程度地表现,对于建筑的影响尤为明显。不少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涌入我国,给我国的建筑艺术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不讲建筑美基本原理的建筑垃圾,到处仿效纽约、香港等地的建筑,千城一面。呈现了面貌相似、场所感丧失等诸多问题,同时还日益成为人们所反感的城市趋同现象的主导因素之一。作为当代建筑师有责任探索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点,它是建立在当代文化、经济与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同时,还应与地域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保持着文脉关系,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反应地域文化的建筑。 (三)全球化背景下汲取地域文化的方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对中国文化也不断地进行影响、渗透、以致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大量地吸收各种各样的外部文化。就当代中国建筑文化而言,西方古典样式、欧陆风、东洋风、后现代的建筑思潮吹遍了祖国大地。然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又都出现了类似城隍庙、明代一条街等仿古的中国传统建筑。这两种现象反映了文化在演变中的一种规律,即文化像一个海绵体,一方面需要吸收外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又需要反弹,充分表现本民族的特点。目前,中国出现的多元文化,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因此,作为建筑师应多积累设计的具体方法,重要的是将地域性和全球化结合起来为我所用。在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变异自已的内涵和形式,既有一个继承——反思——综合创造的过程。对外来文化,有一个吸收——消化——创造的多次重复过程,如研究场地地理环境,包括人文、气候等;研究地方社会意识和民俗风情;研究原有城镇建筑空间的类型。对传统建筑进行分析归类,充分发挥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的设计理念,把客观条件对设计的约束看成是制约,同时又是很大的挑战。从建筑本身的性质、所在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中,寻求其蕴含着的“特色”与“地域文化”,设法从空间或形象上若隐若现地表现出来。如果建筑师能够自觉地认识这一过程,并将重点罢在注意创造、注意思考、注意学习,就能保持它的活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
(四)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特色的表达
建筑设计的含义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环境。这一含义,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目的。当然,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地方意识和民俗风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研究传统建筑设计时,我们并不只是研究它的具体做法,重要的是,研究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功能分布,以及它们是如何被优胜劣汰的。因为任何建筑在历史潮流中都只是一个片段,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建筑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被传承下来。只有用动态的方法研究,才能将传统与现实联系起来。在全球化这个动态的过程中,融入地域风格才不会显得生硬和牵强。
1、注重民族、民间特色
全球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及到了无数大、中、小城市。特别是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城市的基本建设速度之快让人来不及思考。在如此的背景下,欧陆式、法国式、美国式、现代式、古典式等等的设计如法炮制般地在不同建筑设计中表现出来。这些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是没有生命力的。让我们横向看国外,如日本、印度、俄国等,都曾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最终还是本民族的文化成了主流文化。诚然,中国当前所呈现的文化是多元的,与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笔者相信,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开放地与世界文化交流,不断汲取营养而发展状大,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经济、人文环境、思想、价值取向及审美观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现代中式风格的建筑设计,应是传统的中国建筑空间与现代建筑空间的整合,与现代美学观和地域文化的统一。建筑师如果不想随波逐流,照搬或千篇一律,就必须在地域文化、民族、民间特色中汲取灵感。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是母体的艺术、本元的艺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每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建筑风格。例如:上海世博会贵州馆的建筑设计,它汇集了贵州侗族的风雨桥、鼓楼,苗寨的银饰和贵州自然的山水瀑布等贵州特有的视觉因子,在建筑形态上将贵州少数民族少女的银质头饰做了大胆的夸张,充分展示了贵州的自然民俗特色,代表着人文与自然在贵州城市发展中的和谐融合。
再如:成都拉萨大酒店的设计,建筑师针对西藏独特的民族特色,创造了一个富有藏族文化韵味的中庭空间。其入口处是非常醒目的两根西藏风味的立柱,上部连接形成一个大拱门。这个符号色彩鲜明(大红,大绿),造型朴实、沉稳,木雕构件繁多,工艺精致。中庭上部的银色球形铰,钢网架上方架起的八张由白色细帆布铺底的蓝色“八宝图”(西藏著名的吉祥图),朴素别致,界定了向空中延伸的空间。在回廊上空一圈白色乳胶漆的墙面上,挂了一圈醒目的幡布,色彩鲜艳,再配上西藏特有的花布,使稍显沉静的室内一下子“活跃”起来,充满动感,并赋予民族特色。
2、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好坏的评定,除了满足其功能要求外,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满足情感的需求。在不同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族特色表达的基础上,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既富有神韵和内涵,又富有情感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更高要求,应是当代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自然环境是人类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筑设计对自然要素的引用成为必然。在高科技飞速发达、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环境的期望不仅是类似"小桥、流水、人家“诗情画意般的情感慰藉,也不仅是环境中的情调渲染,而是渴望建筑环境中加强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消除人与高科技之间的情感对立,找回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寄托。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改善人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不论是建筑内部,还是外部,也不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其绿化和绿化空间所展现出的幽雅、丰富的自然景观,日久渐长地给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提倡多用木料、织物、石材、藤、竹等天然材料,把自然界中的植物、水体、山石等引入到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让材料的纹理透显出清新淡雅,体现自然的亲切感,表现出悠闲、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例如: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的建筑设计,整座建筑采用天然藤条编织成的一块块藤板作为外立面,整体外形呈波浪起伏的流线型,阳光可透过藤条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使人们不仅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愉快,让人们在生存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研究表明,在地域文化、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协调下,通过物质条件的塑造与精神品质的追求,以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生态文明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体现出建筑设计的情感追求,使建筑空间更富有内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恢一.城市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欧阳玉.文化??传统??特色——全球化压力下的东方建筑文化思考[A].建筑与文化论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41-243.
[3]戴惠,班琼.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表达[A].建筑与文化论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63-266.
[4]罗德启.老房子??贵州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5]李道增,应惟敏,黄宏禧.神居于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