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CR工艺具有所需空间少、占地省、设计集成合理、COD降解率高、空气氧利用率高且操作便利安全等优点。在纸浆和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中,其最大的容积负荷达到70kgCOD/(m3·d),反应器单体最大容积为1200m3,日处理污水量近23000m3,COD的降解率达到80%,而剩余污泥的产率小于0.2kgSS/kgCOD。
关键词:污水 HCR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历史悠久,自1914年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运行以来,已经80 多年了。近20年来,改进技术和好氧生物固定技术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是好氧生物处理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HCR工艺就是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
1 HCR工艺的主要特点
HCR工艺(High Performance Compact Reactor)是德国克劳斯塔尔(Clausthal)工科大学物相传递研究所于80年代发明的。该工艺的问世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一个飞跃,它融合了当今的高速射流、物相强化传递、紊流剪切等技术,并具有深井和流化污泥床的特点。因此,其空气氧的转化率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是当前为西方国家所广泛接受的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至今,已经在德国、瑞典、加拿大、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家建成了数十个HCR系统,并已投产运行,污水处理效果普遍良好。
HCR系统主要包括:集成反应器、两相喷头、沉淀池以及配套的管路和水泵等(见图1)。集成反应器为圆形容器,其外筒两端被封闭,连接着各种管道;内筒两端开口,两相喷头安装在反应器上部的正中央。循环水泵提升高压水流经喷头射入反应器,由于负压作用同时吸入大量空气。水流和气流的共同作用又使喷头下方形成高速紊流剪切区,把吸入的气体分散成细小的气泡。富含溶解氧的混合污水经导流筒达到反应器底部后,又向上返流形成环流,再经剪切向下射流,如此循环往复运行。于是,污水被反复充氧,气泡和微生物菌团被不断剪切细化,并形成致密细小的絮凝体。
由该工艺的工作原理可知,HCR的主要特点是:
(1)系统占地少,基建费用低。HCR系统占地一般很少,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系统设计紧凑,结构合理,减少了占地;二是反应器高径比大(为7∶1),部分被埋在地下,有效地利用了垂向空间,减少了平面上的占地;三是所需水力停留时间很短,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都很高,减少了反应器的体积。
合理集成设计、少占地是减少基建投资的主要因素,反应器和沉淀池的容积小,又节省土建投资或设备制造费用。根据工程预算结果对比表明,采用HCR工艺处理同样数量的污水,其基建费用比活性污泥法工艺要减少30%以上。
(2)空气氧转化利用率高,容积负荷和污泥负荷高。HCR工艺的方式采用射流扩散式,并通过垂向循环混合,使溶解氧达到最大值,这一过程实际上吸取了深井依靠压头溶氧的优点。高速喷射形成紊流水力剪切,使气泡高度细化并均匀分散,决定了该方法对空气氧的转化利用率高。据试验测定,其空气氧的转化利用率可高达50%,溶解氧含量易保持在5mg/L以上。
足够的溶解氧是保证好氧生物处理系统高负荷运行的条件,这也是HCR工艺的优势所在。一般情况下,HCR系统的污泥浓度在10g/L左右,最高可超过20g/L。反应器中生物量之大,决定了其负荷值必然高。试验和已有工程的运行结果显示,HCR的容积负荷最大可达70kgBOD5/(m3·d),小试可达100 kg BOD5/(m3·d);其污泥负荷值可以超过6 kg BOD5/(kgSS·d)。
(3)固液分离效果好,剩余污泥量较少。HCR工艺混合污水中的微生物菌团颗粒小,其沉降性能好,这是其显著特点之一,污泥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只需要40min左右。该工艺每降解1kg BOD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比其他好氧方法平均减少40%左右,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泥处理量。剩余污泥量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强烈使微生物代谢速度快,由此引起的生化反应可能加大内源消耗,剩余污泥量相对少;其二,由于反应器中混合污水被高速循环液流剪切,微生物的团粒被不断分割细化,团粒内部的气孔减少,使其密度相对增加,总的体积减少。
(4)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HCR为完全混合型运行方式,原水先与回流污水合流,然后再进入反应器,并立即被快速循环混合。高浓度COD或有毒废水冲击系统时,它们在进入反应器之前实际上已经被稀释,进入反应器后又被迅速均匀混合,使冲击液流的浓度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HCR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此外,强烈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加快后,也可能减少冲击所造成的部分影响。
工程实践表明,HCR工艺对甲醛废水、含酚废水、糖醛废水、树脂酸废水都能进行有效处理;如已有工程实例的进水COD浓度达到了20000mg/L;该工艺还有望提高污水脱氮的效果。
(5)系统操作简便灵活,处理效果有保障。HCR系统的反应器循环水量、补充量、污泥回流量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便于选择最佳的组合效果。正因为如此,采用HCR工艺容易保证较高的COD去除率。图2显示了HCR反应器容积负荷与COD去除率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尽管其容积负荷变化较大,COD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
从目前已经运行的数十个工程所反馈的信息表明,HCR系统启动较快,操作管理比较方便,适应的环境条件很宽松,运行中很少出现故障,其推广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 应用实例及其效果
已有HCR工程处理的废水类型有:奶品加工废水、酵母生产工艺废水、造纸厂废水、化工废水、印刷业废水、屠宰废水、填埋场渗滤液及城市污水等。其中,尤以造纸废水的处理工程最多,已分别在德国、挪威、中国、法国、加拿大等地建成投入运行(表1)。
参数 |
处理量 (m3/d) |
废水COD浓度 (mg/L) |
反应器体积 (m3) |
水力停留时间 (h) |
所在国家 |
酵母 |
168 |
11000 |
25+10 |
4.99 |
德国 |
玻璃工艺 |
241 |
11000 |
25 |
2.49 |
德国 |
橄榄业 |
138 |
4000 |
5 x 3 |
2.62 |
意大利 |
造纸工艺 |
2500 |
14000 |
2 x 250 |
4.8 |
挪威 |
造纸工艺 |
14000 |
1500 |
2 x 300 |
1.03 |
加拿大 |
造纸工艺 |
13000 |
1720 |
2 x 300 |
0.90 |
中国 |
造纸工艺 |
22000 |
3500 |
2 x 1100 |
2.37 |
挪威 |
造纸工艺 |
6926 |
1350 |
300 |
1.14 |
法国 |
屠宰业 |
14400 |
1700 |
2 x 250 |
1.2 |
韩国 |
造纸工艺 |
21000 |
3000 |
1200+800 |
2.29 |
挪威 |
实例1 拉维克市雀斯科夫锐兹公司(TreschowFritze, Larvik)的半化学纸浆废液,其COD浓度高达20000mg/L,采用HCR工艺处理,其容积负荷达80 kg COD/(m3·d) ,COD的降解率达〖CM(22〗到了70%。废水中含有过氧化漂白污水,但它对于水处理的效果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其剩余污泥的产率约为0.2kg SS/kg COD。
实例2 在威尼斯拉市的汉斯霍司公司(Hunsfos,Vennesla),亚硫酸盐化学纸浆浓缩液(来自化学再生系统)COD的变化范围为5 000~10000 mg/L,污水中同时含有糖醛,因而对附近纳污区的鱼类构成危害。用HCR工艺处理,容积负荷平均达60 kg COD/(m3·d) ,COD的降解率为80%,糖醛的去除率达100%,剩余污泥的产率仅为0.15 kg SS/kg COD。
表2列出了某地城市污水采用两种方法处理的主要效果参数。可以看出HCR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充氧速率、容积负荷、污泥负荷、二沉池表面负荷、剩余污泥产率、水力停留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2 HCR工艺处理某城市污水效果对比
参数 |
活性污泥法 |
HCR工艺 |
充氧速率(kg/(m3·h) |
<0.06 |
0.5-3.0 |
能耗(kg/(kW·h)) |
0.7-2.0 |
0.5-3.0 |
容积负荷(kg BOD5/(m3·d)) |
0.75-1.0 |
<40 |
污泥浓度(kg/m3·d) |
2.5-3.0 |
1-8 |
污泥负荷(kg BOD5/(kg MLSS·d)) |
0.3 |
<15 |
去除率(%) |
<95 |
80~90 |
停留时间(h) |
4~8 |
<0.5 |
耗能容积率(kW/m3) |
<0.05 |
1~2 |
污泥指数(m3/kg) |
100~150 |
<70 |
二沉池表面负荷(m3/(m2·h)) |
<1.5 |
2~8 |
剩余污泥产率9kg MLSS/kg BOD5 |
1.0 |
<0.6 |
3 HCR工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分析
根据HCR所具有的特点,我们认为该工艺在中国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前景:
(1)普通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国工业企业的废水种类很多,变化也很复杂。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因其废水量不大,或因污染物浓度不太高,而且废水中又不含明显的有毒物(即普通工业废水),故一直未进行达标处理。根据当前的环境保护要求,这类废水也是非治不可的。然而,原来厂区规划又大都没有考虑废水处理的场所。鉴于这些废水的特点及处理场所不足等矛盾,选择占地少、适应性强的HCR工艺,有望解决这类废水的处理。
(2)特殊工业废水的处理。有一些工业废水含有某些毒性物质或可能致毒的组份(称特殊工业废水),往往无法采用常规好氧或厌氧工艺进行处理。如防腐产品工业和农药产品工业等产生的废水中,多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且对微生物具有致死的毒性。过去多采用焚烧方法或固化填埋方法进行处理,但是成本很高,并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HCR工艺采用快速高效的氧传递转输方式,溶解氧多保持在5mg/L左右,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快速适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的变化,这对于特殊工业废水的处理十分有利。前面谈到的甲醛废水、苯酚废水、苯甲醛废水等,采用HCR工艺处理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且运行状况良好,就是较好的实例。
(3)城市中水工程中应用。城市中水工程所处理的原水具有水量少,变化幅度大,且COD浓度不太高等特点;中水工程对出水的水质要求也不太高(主要用作冲洗水或绿地用水)。要满足这些条件,HCR工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首先,它可以根据不同水量水质的变化来灵活地设计工艺系统;其次,因HCR工艺采用封闭式结构,系统产生的废气用管道收集外排,这种设计有利于城市小区的环境保护,工程附近的居民可以免遭恶臭之苦;再者,HCR系统充分利用了地上和地下空间,设计别致,造型美观,容易和小区的景观融合在一起。
4 几点认识
(1)HCR工艺采用高效的空气氧传递转输方法,合理利用了射流技术,应用了压头和快速强制溶氧的原理,并利用紊流剪切扩散和均匀分布的作用,使空气氧的传递转输率高达50 %,是一种高效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2)已经运行的HCR工程系统表明,该工艺适应范围广,负荷率高,COD去除率高,运行效果好。其占地面积少,综合经济效益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3)中国工业污水的种类复杂多样,城市中水工程正有待开发,HCR工艺在中国大有发展前景。必须提醒注意的是,应该以技术引进为主,尽量采用国产的设备和附件,使之更加符合本国的国情,以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4)HCR工艺存在的问题:一是能耗,当污水 COD去除率在80%及其以下时,所需能耗低且效益好;如果COD的去除率要求过高,其能耗就直线升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盲目地选用HCR工艺。第二个问题是泡沫,HCR在处理某些废水时,也和常规好氧工艺一样会产生泡沫,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参考文献
1 顾夏声. 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式.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2 秦麟源. 废水生物处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3 Wachsmann U,N Raebiger and A Vogelpohl. Effect of geometry o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compact reactor. Ger Chem Eng,1985,8. 411~418
4 M K N Yenkie,S U Geissen and A Vogelpohl. Biokinetics of wastewater treatme nt in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act reactor (HCR).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 al,1992,(49). B1~B12
5 Sprehe M,E S Gaddis,A Vogilpohl. On the mass transfer in an impingingstre am reactor. Chem Eng Technol 1998,21(1):19~21
6 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 E A Naundorf,D Subramanian,N R*]biger and A Vogelpoh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the compact reactor. chem Eng Process,1985,19. 229~233
8Vogelpohl A. Das HCRVerfahren,ein Hochleistungsverfahren zur aeroben Abwa sserreinigung. Bioengineering 1988,3. 141~143
9 Vogelpohl A. The HCRProcess for Compact,High Performance Waste Water Trea tment. Pollution and waste Management,1991. 140~145
10 U Wachsmann,N R*]biger and A Vogelpohl. The compact reactor-a newly develop ed loop reactor with a high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Ger Chem Eng,1984,7. 39~ 44
11 Lübbecke S,A Vogelpohl und W Dewjanin.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a biologica l high-performance system with high biomass concentration. Wat Res,1995,29(3):79 3~802
12 Kim S-M and A Vogelpohl. New processes for the removal of carbon and ammon i a from wastewater. The Water and Wastes in Our Future. DEPRI Report,1996,19(3) P usan,Korea
13 Jungblut J,M Sievers,A Vogelpohl,etc. Dynamic simulation of wastewater trea tment:the process of nitrification,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1997,5. 689~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