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沟排水又称表面排水,它是利用设置在基坑内、外的明沟、集水井和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集水井中不断排走,保持基坑处于干燥状态。这种施工方法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降水费用低,管理维护容易。
关键词:基坑 明沟 排水 计算
明沟排水又称表面排水,它是利用设置在基坑内、外的明沟、集水井和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集水井中不断排走,保持基坑处于干燥状态。这种方法方便,设备简单,降水费用低,管理维护容易。<?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排水沟、集水井应设在基础轮廓线以外,排水沟边缘应离开坡脚不小于0.3米,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4-0.5米。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1.0米,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通畅。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基坑采用明沟排水,流入基坑内的渗水量与土的种类、渗透系数、水头、坑底面积等有关,可通过的,抽水试验或凭经验估计,或按大井法估算。按大井法估算是把矩形基坑假想为一个半径为r0的圆形大井,其流入基坑内的涌水量Q,为从四周坑壁和坑底流入的水量之和,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基坑总涌水量(m3/d)
K:土的渗透(m/d)
S:抽水时坑内水位下降值(m)
H:抽水前坑底以上水位的高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按下表选用
抽水影响半径R值
土的种类 |
极细砂 |
细砂 |
中砂 |
粗砂 |
极粗砂 |
小砾石 |
中砾石 |
大砾石 |
粒径(mm) |
0.05-0.1 |
0.01-0.25 |
0.25-0.5 |
0.1-1.0 |
1.0-2.0 |
2.0-3.0 |
3.0-5.0 |
5.0-10.0 |
所占质量(%) |
&<70 |
&>50 |
&>50 |
&>50 |
&>50 |
— |
— |
— |
R(m) |
25-50 |
50-100 |
100-200 |
200-400 |
400-500 |
500-600 |
600-1500 |
1500-3000 |
a、 b为基坑边长(m)
U为基坑周长(m)
A为基坑面积(m2)
系数η值
b/a |
0 |
0.2 |
0.40 |
0.60 |
0.80 |
1.00 |
η |
1.00 |
1.12 |
1.14 |
1.16 |
1.18 |
1.18 |
在选择水泵考虑水泵流量量,因最初涌水量较稳定涌水量大,按上面涌水量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涌水量应增加10%-20%。
二、水泵功率计算<?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水泵所需功率N(KW)按下式计算:
式中K0 安全系数
Q 基坑涌水量(m3/d)
η1 水泵效率,一般取0.40-0.50
η2 动力机械效率, 一般取0.75-0.85
计算得出N,当涌水量Q&<20m3/h,可用膜式水泵、潜水电泵。膜式水泵还可排除泥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