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EPC模式改造项目风险管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39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发展战略时期,现代化发展要求强调了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利用率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措施,国家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中也强调了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相应要求,提出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源环境矛盾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有效的实现能源节约,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国内在火电厂节能减排的改革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节能改造技术和应用,也有许多成功实现了的项目改造。为了促进和提升项目改造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EPC模式的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可控体系的完善化建议,以保障项目改造和实现的顺利化。工业领域中火电厂属于最为典型的能源相对粗化利用企业,但目前火电厂仍在国家电能供应中占据一定比重,因此,提高电能生产的经济性、能源消耗的节约性成为了火电厂能源利用优化的重要方向。从目前全球能源领域的发展来看,追求节能、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是普遍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火电厂作为典型的粗放化能源利用企业,有必要改革其能源利用模式,改善能源应用效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火电厂节能改造传统模式初始投资高、融资困难,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人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由专门的能源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投资进行节能改造项目,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改造后的利润,也能够免费得到ESCO提供的设备,在确保节能效果和项目收益的同时,规避了项目风险,减轻了火电厂的融资压力。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能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ESCO通常对火电厂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并向火电厂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ESCO承担了节能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可以说EPC是一项高风险投资,所以风险控制是该模式能够正常实施的关键。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的客观体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核心,而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内容,是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我国目前在节能减排上的要求逐步提升,最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手册》等中都提到了火电行业环保标准的提升要求,因此对于火电厂而言,节能减排的改革任务十分迫切。应对这一趋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PC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EPC模式设计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一方面可以推进企业节能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为系统改造中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经济效益,同时达成基本的节能改造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建设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无论从时间方面还是从空间方面考虑,工程投资项目具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等特征。现代工程投资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影响深远,因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后运行的整个周期中都必须重视风险管理。虽然风险管理在中国已逐渐被采用,并且在大型项目管理中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国内对工程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迫切需要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普及和提高。另外,加强风险管理对各项目组和整个经济、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计划对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整体特点进行分析,利用EPC模式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并基于火电厂辅机变频节能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与说明。于理论角度而言,EPC模式在目前改造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通过对典型的粗放化能耗管理企业-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研究,有利于完善相应理论的应用理论,为其他节能改造项目在效益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于实践应用角度而言,本次研究将完成对EPC模式在火电厂改造项目管理中的全方位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可以为国内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变频节能改造技术的可行性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火电节能改造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完善化的系统和方案,在理论研究上也相对完善,近年来少有对技术可行性的研究,而在可行性的考量中将环境和能源的潜在收益权重设计较高,因此一般均认为变频节能技术改造具备可行性。
我国在节能改造项目与技术的发展商相对落后,时间应用也相对较少,因此在近年来的自有改造技术应用上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探讨研究,近年来也不乏对节能改造技术应用可行性的分析。2004年江洋在研究中对火电厂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市场调研,总结出目前国内相应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了技术应用和改造的表面收益较低,而在研究领域相应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随着国家相应能源集约化发展政策的落实,变频调速设备生产厂家的数量不断提升,这一类型的项目改造受到了政策引导、行业趋势、公众选择推动以及经济效益改良等多个因素的引导,具备较高的可行性[1]。王义飞、刘峰等人[4-6]在研究中提出,变频技术改造更是与辅机英勇,尤其是对风机的改造,刘长军[7]也在研究中提出了变频技能技术应用的技术方向分析。2007年蒋多晖在火电厂辅机变频技术的研究中进行了总结,认为变频节能改造不仅能够带来表面的成本节约,还可实现十分显著的积极效益,同时能源控制以及污染排放的有效降低也能够降低污染以及政策控制的风险[28]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研究

Steve Sorrell(2007)等分析了英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经验,认为市场驱动是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2];M.Benghanem(2000)阐述了在建筑业中引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的机遇和挑战[3];Kawata(2000)也研究了通过节能保险可以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的转移,提出要加快开发与节能服务产业相关的金融产品[4];Sorrell(2005)认为能源服务公司为提高能源效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调查了38个国家能源服务公司的数量,通过这些调查分析能源服务公司节能潜力,以及影响能源服务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有金融、融资、EPC专业知识、节能设备和检测技术、信用等因素,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也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5];Istvan Schmidt(2001)阐述了节能项目的金融和执行风险,以建筑部门能源金融风险分析的实例,从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分析能效风险的来源,介绍了包括经济、概念、技术、运营和测量检验在内的能效项目风险矩阵,提出变异系数和Monte-Carlo模拟模型两种风险分析技术对能效项目进行风险的量化和管理,但是并没有用这两种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和度量[6];J.Pou,D(2005)等人指出了燃料价格波动风险和电力成本严重影响节能服务公司的利润,并定量分析燃料波动风险以及实证分析[6]。葛平(2011)、刘桦(2012)等就建筑类工程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源控制中应以成本控制、节能目标实现两个参数为前提进行分析,需要同时保证成本与风险的有效控制[7-8]。熊焰(2010)、彭涛(2010)、孙宏宇(2010)等在研究中针对合同能源管理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了分析,主要提出了项目风险的量化、度量方案[9-11]。张岩(2010)、黄芳(2011)等在研究中提出了针对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企业在能耗改造项目中的合同能源应用模式分析,主要提出了项目融资风险方面的具体对策[12-13]

3)总承包工程风险管理

笔者对刘峰等人关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14-18]进行了整理,总结我国工程承包行业中总承包模式(简称EPC模式,在此为区分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差异,以下全文EPC简称仅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总承包模式使用全称)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项目质量管理中的理论性技术的应用较为肤浅,大多数现代设计者和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理论认识较高,且在管理程序、设计意图中等有所体现,而实际施工中的操作流程、实际施工则存在与计划和规范不匹配的问题,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管理失效;其二,大多数承包商企业缺乏对施工过程风险的考虑,在承包类工程,尤其是总承包类的项目普遍存在长周期问题,施工过程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项目的完工质量或计划工期的实现;其三,传统承包模式下工程利益相关者数量不降反增,最终导致各方管理失效。本文分析基于总承包项目展开,在前期资料整理中发现除上述问题外,工程质量还存在分包商协同效应、工程质量目标控制、内部质量/进度激励模型等问题,因此本文也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总承包模式下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4)风险管理与识别研究

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己开展了有关风险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风险研究学者通过结合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的手段和经验,以管理学的最新工具为基础形成了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风险分析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性工作,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决策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在风险的分析中造成失误或偏差,将会给项目投资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随着风险管理运动的进一步扩展,各种组织出现,他们定期出版刊物,互通信息,召开会议并进行专题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引进我国。少数企业试图用国外的先进经验去识别、估测、评价和控制风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Keiju Matsui(2000)提出项目风险分解结构法(RBS)解决项目内部风险和项目外风险,项目内风险是指项目执行者能直接控制和影响,项目外风险是项目执行者控制能力之外的[14]。孙慧(2004)也在研究中指出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风险管理与识别方案,提出了应用CIM模型评估风险与收益的分析方法[15]。总的来说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选择风险识别方法时必须选择一种最适合项目的。风险辨识的参加者可以是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风险管理团队、专家、客户、利益相关者。风险识别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因为项目的进展新的风险会贯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张玉庆等(2011)在研究中指出,现代企业发展中对于能源控制的要求逐渐增加,但主要来自于外部条件,而在过程中通常存在各类技术不足、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改造方案的风险防控,其也提出了简单的基于能源使用目标实现为基础的项目风险控制管理方案[16-17]。蒋明昌(2010)、杜祥琬(2011)、王敬敏(2011)等在研究中提出了EPC模式在火电厂能耗改造项目方面的风险识别方案研究,提出了基于我国能源发展于使用控制要求下的项目改造风险识别,主要以节能目标实现风险为导向进行分析和讨论[18-20]

5)项目投资效益

节能改造项目的管理涉及了多个领域,涵盖能源控制、项目管理、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国内外针对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性的分析成果也相对较广。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项目后评价分析理论,在将近80年的发展后,目前美国已经成立了十分完善的项目后评价体系,从法律、行政规划、机构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我国对于项目改造后评价的发展起于1984年,在三十一年的发展后也实现了初步的规范完善和机构体系完善工作。在火电厂相关的改造工程方面,最新规范是由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印发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在节能减排性的改造项目经济效益理论分析方面,美国学者J.Bowers等在研究中指出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不同于的传统工程,其设计了节能收益、环境收益、成本收益、社会收益、舆论收益等多个内容,其综合经济效益包含了显在收益和隐性收益两个方面,同时也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多指标的节能改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21];我国学者张文泉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针对电力生产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提出了完整方案,其以案例电场辅机节能改造为基础,提出了涉及改造资金投入、节能效率指标、盈利提升指标、静/动态投资回收指标、节能收益指标等模块的评价模型,并由此对比了案例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论证了评价模型在经济效益控制与管理上的可行性[22]

6)节能改造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项目流程、项目成本、项目收益以及项目质量管理四大核心内容,作为节能改造项目,火电厂节能改造中还要额外考虑技术本身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关于改造项目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涉及电力生产企业的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则很少出现,多集中在个别流程过程和内容上。
国外研究中相关性研究较少,Charles A Goldman在研究中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EPC)方法的应用分析,以节能服务公司(ESCO)的视角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机制,提出工程改造能源效率审计、改造项目设计、项目施工与检测、工程管理及效益评价的一系列应用与建议,从本质上实现了兼顾节能收益和经济收益的项目管理方法[23]。国内同类研究也相对较多,陈波等在2012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在节能项目中使用的潜力,指出EMC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十分有效的能源控制效果,并在工程管理中具有应用可行性[24]。熊月宏在研究中提出了运用六西格玛技术控制节能改造项目的管理方案,利用质量流程控制思路实现了对工程改造目标的实现率提升[25]。秦瑜提出了工程造价的总体控制[31]。综合对比国内外关于节能改造项目的管理研究来看,目前很少有针对火电厂辅机变频节能改造项目的管理研究,但在理论应用上有相对完善的成果和方案,可以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1.3 研究重点与创新方向

由于本次研究特别针对了火电厂节能改造为目标进行改造项目风险评估,其中设计了节能量改造目标因素,在统计过程中可能出现计算难度大等问题;以火电厂辅机改造为案例的改造项目风险评估实在仿真情况下进行,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具体评估可能存在一定障碍。本次研究基于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为基础,在EPC模式的应用中,考虑了项目分解和风险分解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风险识别体系;并采用阶段式风险评估模型,更符合火电厂节能改造风险指标特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火电厂辅机变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进行分析,探讨项目管理中EMC方法的具体应用:从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角度进行分析,探讨项目本身的实现基础;从EMC理论出发,提出节能改造工程中的流程规范与管理、成本与效益管理、节能减排质量控制等方式以及具体实现过工程。结合系列流程提出工程最终的经济与节能效益评价与验收方法。
首先,简述本次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同类研究的现状,最终制定本次研究的方向、方法、路线等。
然后,以火电厂节能项目风险管理为基础,对节能改造项目的特点、EPC模式理论进行大致说明,界定相关概念,明确EPC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再者,分析讨论风险识别基本方法与风险控制方案。提出风险分析的应用说明,提出具体的风险识别体系建立工作。探讨节能改造项目风险控制的常用方案,分析阶段性风险控制的应用方法。
最后,应用EPC模式对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涉及具体的EPC管理方案、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仿真方案分析具体的风险识别于评估过程,模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最终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讨论。

第2章理论基础

2.1合同能源管理理论

2.1.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基本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全称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单位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制定节能项目控制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向业主单位提供必要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业主单位依据节能控制目标的实现成效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合理的利润,这一整套机制就是合同能源管理。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说,合同能源管理是将能源开支削减和控制作为一项购入服务,向节能服务公司购买的业务,其本质上属于项目投资,是成本投入的一个部分,但目标在于实现更大规模的成本节约和控制。目前国内合同能源管理标准一斤过于国际接轨,其国家标准时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国家支持和鼓励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享受财政奖励、营业税免征、增值税免征和企业所得税免三减三优惠政策。

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出现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渐凸显,节能改造成为我国“十二五”发展计划的重要目标。在此期间,我国节能改造行业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数来那个逐渐增加,目前在主要的工程项目领域(例如工业建设、民用建筑、交通建设、公共机构建设、照明工程建设)等领域均已形成了十分专业的节能服务产业。2014年年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已经接近900亿元,对传统行业、企业的节能改造以及能源消耗控制提供了重要帮助。

2.1.2 合同能源管理的常规运作模式与特点

目前国内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与国际上基本接轨,主流模式有节能收益共享、节能目标保障、节能服务公司托管能源资金三种模式,以下笔者对这三种运作模式做以简单说明:

第一,节能收益共享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由节能服务企业向业主单位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改造条件实现业主相关运行设施或项目的节能。双方通过合同对节能目标进行约定,节能服务企业向业主单位提供能源节约的具体方法,双方收益的实现主要在合同中进行约定,约定内容主要为业主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约能源部分的特定比例成本,将其作为收益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最终节能效益归业主所有,节能服务企业接受约定比例部分能源成本的等值资金。目前国内较具代表性的有北京源深、辽宁节能、山东节能等节能工程公司,这三家公司都以国际机构援助资金实施节能项目,常见项目技能收益分配为4:1,即节能服务企业向业主单位收取约定时间内节约成本20%的等值资金作为收益。这一模式的主要收益目标在于节能行为实现的收益再分配,节能服务企业以此获取应有收益。

第二,节能目标保障模式。该模式主要由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供节能目标的影响保障,一般在合同中约定业主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的项目资金,节能公司向业主提供约定周期内的节能目标实现服务,具体合同规定了节能的目标、指标检测标准、具体的节能率或节能量等,有些合同以能源节约量为标准,有些则是以能源市场价格为标准。大多数节能目标保障模式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会采取长期跟踪式服务,相关服务费用的清缴也多以分期方式支付,但考虑到节能改造的长期收益,因此节能保障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费用收取有周期上限限制。
第三,能源资金托管模式。这一模式在国内目前尚未大规模推广,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大量应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业主将能源系统的管理和改造业务直接外包给节能服务公司,双方签订外包合同,合同中约定能源使用的基本质量目标,并由业主直接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既定目标能源资金,具体的资金使用由节能服务公司自行安排,在保障能源使用目标的前提下,所有能源成本的节约收益由节能服务公司获取。双方的收益通过合同约定实现,节能服务公司向业主提出低于市场标准的能耗成本,业主向节能公司提供满足能源使用需求和标准的相关服务费,节能服务公司再从中赚取差额作为自身利润。这一模式更有利于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但目前国内的应用范围较低,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影响力和信用体系构建尚不成熟,因此这一模式在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反倒会增加应用风险。

无论是何种模式,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节能改造项目的改造技术或节能高在施工的管理者,其本身是项目的投资者,因此节能服务公司必须能够达成节能目标并且同时实现成本控制。所以,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更高的经济风险,甚至是双倍的经济风险。以能源资金托管模式为例,如果双方采用定期结付托管资金,而节能服务公司出现技术问题未能实现节能目标,托管资金将无法顺利获得,而节能服务公司前期的垫付资金也会损失,这种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便出现了双倍的经济损失。从这一特点来看,节能服务公司实际上承担了更高的风险和责任,业主则大量消除了自身风险,当然这一风险的产生与否也是取决于节能服务公司自身的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外部市场变动,本文对于EPC模式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是站在节能服务公司的角度上进行讨论的。

2.2 火电厂节能改造理论

2.2.1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一般要求

火电厂作为传统电力能源生产企业,在我国能源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中更加追求能源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火电厂的节能改造即包括了常规节能改造工程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火电厂节能改造与其他所有改造项目一样,都属于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节能性技术改造,其目标在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尽可能的提升或者保持原有的生产力,与所有的节能改造项目一样,火电厂的节能改造有三个基础要求:其一,改造项目追求成本与原始结构的最大化利用,一般改造不会对原有厂址、设备等进行大规模替换,目标在于改建而非新建;其二,强调以技术改造为核心,即最大化的替换原有生产技术,而非原油生产设备,优先级为技术改造,如果可以利用工艺或技术改造实现能耗节约,则不采用其他高成本方案;其三,节能改造工程均具备持续性特征,业主的改造工程周期通常远高于与节能服务企业签订的改造项目周期,也即是说对于业主而言眼下的改造项目只是大规模、长周期改造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当下的节能改造项目也需要考虑长期改造和发展的相关需求。
单就火电厂项目节能改造而言,由于其改造目标和类型具有项目特殊性,例如节能改造项目通常针对锅炉、汽机、风机等进行改造,较为复杂的技术性因素使得最终节能改造的结果无法十分准确的定位。因此在目前国内火电厂节能改造中,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是向火电厂提供组合式的改造服务,其中一些关键性技术大多采用国际标准并引用国外技术,在改造技术组合的情况下,系统云新数据的变化存在难以量化、难以精确预知等问题,所以节能改造的最终高效益存在较大的波动空间。对于项目改造企业而言,大多数改造项目最终的节能测量结果与目标值会存在偏差,而这一偏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终节能量地域预期目标,由于设备负荷与工艺环境的复杂特点,以及物料市场环境的频繁波动特点,所以火电厂的节能改造通常会出现改造效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大多数国内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在业主要求方面,都会提出高于节能标准或者为节能目标留有冗余的计划目标,以其节能服务公司能够最终实现预期的能源节约量。

2.2.2 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国内所有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都可被归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设备改造,一种是日常耗电改造,其中前者是重点改造项目,后者除少数专门改造工程外多外前者的附属改造部分。
在生产设备改造方面,火电厂节能改造一般会针对锅炉或汽机进行节能改造。在锅炉改造方面,一般会采用下述几种改造方式:其一,优化锅炉燃烧率,一般来说燃烧工况不理想时煤碳原料的利用率也会不理想,例如较差的燃烧工况会降低锅炉热效率,在优化技术上,一般会采用合理配氧以提升燃烧率、调整风量以降低排烟影响等;其二,蒸汽参数优化,火电厂发电主要采用锅炉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一般来说热耗最大化的转换为蒸汽推动力是保证能源优化利用的基础,一般锅炉运行中蒸汽温度降低会导致热耗增加,进而增加煤耗,因此控制蒸汽温度使其维持在目标气温内能够改良热循环利用率,降低煤耗。在汽机改造方面:汽机运行工况直接影响蒸汽动力利用率,如果汽机工况不佳(例如循环水温高于标准会导致内部结垢增速、汽轮机效率下降的问题)则会引起煤耗增加,据统计25MW火电发电机循环水温高于标准1°C,汽轮机的效率会下降0.45%左右,煤耗增加1.94g/kW·h。
在生产用电改造方面,作为电能自产企业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耗电,耗电点主要集中在机组设备用电,其中供用电一般要从生产电能中直接剥离。例如国内不同机组规模的火电厂用电率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定在5-10%,假设一个年产6亿度的电厂一年生产用电率降低1%,那么每年就可节约600万度电能,所产生的经济增益也在数百万计。

2.2.3EPC模式下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流程

从EPC模式出发,火电厂业主在将节能改造项目转包给节能服务公司后,节能服务公司将承担从项目能源改造设计开始的大部分工作(如果项目承保模式为总承包模式,则节能服务公司将承担出节能目标包括项目设计、施工、实现到后期维护的所有工作)。在此,笔者以总承包模式为例,说明了合同能源管理下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处理流程:
第一步,由节能服务公司接收火电厂业主关于节能控制的目标文件,其中说明了能耗削减的基准线。以此开始,节能公司接手节能改造项目的所有设计性、建设性和维护性工作。节能服务公司依据业主提供的能耗削减基准线制定节能控制目标,调查火电厂运营情况和目前的能耗情况,进行初步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最大化挖掘节能潜力,为双方寻求更大利益。
第二步,节能改造项目细节方案优化设计,在完成初步设计后,对改造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技术优化空间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行方案的全面优化。这一过程中需由火电厂业主进行参与,以保证设计方案能够符合生产需求实际。
第三步,火电厂业主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能源管理合同,选择合适的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一般而言,在大多数同类改造项目中,行业内主流模式是节能目标保障模式,即由火电厂提供改造项目既定资金并向节能服务公司提出节能基准线和检测方式,由节能服务公司保证实现目标效果,至目标达成后,业主一次性支付改造工程费用(有需要的情况下,定期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后期维护费用)。部分项目也会采用节能收益共享模式,这模式下建设过程中所有投资均有服务公司承担,最终节能效益在节能服务公司的主导下分配。
第四步,项目改造的实施与验收,其中改造实施主要包括了设备改造和人员培训两个方面,在设备改造方面主要采用与前文说明类似的两大类生产设备盖在,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改造后设备的节能使用规范、操作方法、保养方法等进行培训(如果双方约定由节能服务公司在长周期合同内负责维护则不需要进行保养方法培训,这一部分工作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最终项目改造成果依据业主提出的节能量基准线以及节能量监测标准进行检测,如果目标达成,则双方依照预定的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否则将按照合同约定内容追究节能服务公司责任,直至节能控制目标达成。


2.3 EPC模式改造项目的风险特点

2.3.1 EPC模式改造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主要风险

由于EPC模式下节能改造项目的承包商在利益分配中呈现弱势(弱势地位主要由于技术性条件与目标并不能形成绝对明确的评估和对比标准),因此节能改造项目中承包商承担了绝大多数风险。就行业实际来看,在所有的节能项目改造中,基本都采用了总承包模式,以火电厂节能改造为例,火电厂作为建设项目业主,将所有的建设目标和责任承包给节能服务公司,业主仅以节能基准线为验收目标,也就是说这一目标在合同签订后已被限定,任何影响该目标实现的因素都可能成为项目风险并需要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所以说节能服务公司在EPC模式改造项目中承担了绝大多数的风险,笔者在EPC模式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分析中也是站在节能服务公司的视角进行讨论的。
从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本身来说,业务形式具有几个突出特点:第一,业务具有很强的商业性,能源节约控制线最终体现为能源成本,业主追求降低能源成本实现更多的盈利,而节能服务公司也是以节能目标实现来获得合同能源控制收益;第二,共赢特点,EPC模式改造项目受模式特点限制,最终的利益分配必然是业主与节能服务公司(个别情况下也包括改造设备供应商以及银行),利益的共有性使得EPC模式项目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第三,风险高度转移特性,首先来说EPC项目多采用总承包模式,这一承包模式中项目建设风险就已经开始大量向节能服务公司转移了,而EPC管理模式中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约定上承担了更多的项目责任,这也使得节能服务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更高。总体而言,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作为价值的产生点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只有良好的预制和处理风险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业务的成功率。
对于EPC模式改造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而言,项目风险涵盖了多种类型,从项目的选择、改造方案设计、项目建设、改造后项目的投产运营全过程都可能存在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对于节能服务公司而言影响工程项目的各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业主付款风险,指当项目完成后且节能控制线目标达成,而业主无法及时付款,这类风险表现为客户信用风险;其二,技术风险,即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设计的改造技术或设备无法达成计划标准,这种风险会对最终建设质量造成影响;其三,项目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宏观经济条件下项目成本投入以及节能效益产出的测算目标与实际财务环境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节能效益计算出现误差而产生项目最终质量风险;其四,材料市场风险,项目改造中所使用到的材料、设备存在供应商信用风险,如果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或设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终影响工程质量节能服务公司也将无法及时获得相关回报。上述风险类型也是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下文在风险识别方法中也会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2.3.2 EPC模式改造项目风险的主要特点

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具有自有特征在,这些特征实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所产生的,总结此类特征主要有三点:
第一,EPC模式改造项目的风险与节能改造收益一样具有浮动性。节能改造项目虽然都有质量目标,但由于节能改造项目的具体收益要从未来的运营中出现,只要在运营周期内节能服务商都应对未来运行中的节能效果实现障碍问题进行处理,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就属于风险显化;前文分析中也提出,节能改造项目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也存在质量目标的可变性。
第二,EPC模式改造项目的风险具备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计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三个阶段:在计划阶段,主要容易出现方案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风险,如果未被及时发现并随着项目进入到施工阶段,则将转变为实际问题;在施工阶段,材料、施工技术、市场条件变动等因素可能影响最终节能目标的实现,进而产生风险;在运营阶段,随着实践的推移节能目标的失效可能出现波动,当波动范围超出预期目标是就可能转变为实际风险问题。
第三,EPC模式改造项目的风险因素具备复杂性特征。仅就EPC模式而言,因为多以节能改造为工程建设目标,所以这类项目通常都是国家性的能源企业或公共项目,而项目周期相对较长(主要指项目周期包含了后期运行时间),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动可能会对项目建设目标造成较为复杂的影响。在常规的EPC模式下,项目并不是简单的由业主直接提交给节能服务公司,而是通过担保单位、银行直接或间接提供项目资金和担保,节能服务公司作为总承包模式下的一级承包商,可能也会向下分包子项目或出现额外采购,由于参与者的多样化特征,最终风险的诱因也将更为多样化。而且,由于项目参与者身份众多,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工程项目的干预程度、干预方式有所差异,所以风险最终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


第3章 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3.1项目风险类型总结

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可知,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存在较为复杂的、有可变性和阶段性特征的风险特点,而且通过分析也得出了EPC模式项目成功与否的很大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于风险的控制效果。考虑EPC模式改项目的风险特点,只有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估,才能够更准确的在大量潜在的风险因素中寻找出真正可能转化为实际风险的因素,并将其彻底消除。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运行中的项目都存在各类风险,绝大多数风险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只有是可预测的风险,其管理目标就在于消除和降低风险的不稳定性因素,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风险的准确识别上,只有准确的识别风险,并将风险影响结果评估出来,才能真正准确的判断风险影响,制定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目前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分类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据风险的产生方进行分类,一种是依据项目阶段特点进行分类,前文分析中提出了EPC模式改造项目风险相对复杂,而这两种方式正式基于这一特征而定义,例如前者是依据项目参与者多样化为特征进行风险分类,后者是以项目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风险分类。下面笔者也对这两类风险分类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1.1基于风险引发者的风险类型划分方式

依据EPC项目特点来看,项目风险的引发者主要有三类群体,即业主、节能服务公司、项目供应商,这三类群体可能引发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业主风险。业主风险主要为信用风险与经营风险,其中:信用风险较多,例如因客户信用度不足导致的账款无法及时缴付的风险,客户在合同签署前就隐瞒项目问题而诱使节能服务公司进行高风险的项目投资,客户在后期项目运行中非法转移节能收益而压缩节能服务公司利益,客户企业改制(主要指公有制企业)后领导班子不履行浅浅合同等;经营风险表现十分单一,主要是指业主因自身经营能力不善而导致盈利能力不足,因自身原因无法及时缴清款项,或者因经营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实现节能效益而引发节能效益分配无法顺利进行的风险,这类问题会导致节能服务公司的效益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的彻底损失。


节能服务公司。作为项目的主要管理者和建设者,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但其中最主要的风险还是来自于自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投资行为风险,目前国内节能服务公司的资本规模通常有限,而EPC模式改造工程需要节能服务公司事先投资,因此大多数公司会采用先行贷款投资,在考虑利率变化的情况下测算节能效益,而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的金融风险因素更多,节能服务公司如果没有能够全面的考虑金融风险因素,则可能出现节能效益计算的误差问题,最终导致收益不足;企业技术能力风险,如今国内节能服务行业虽然已经初步成型,但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不具备成熟的、体系化的技术储备,在很多改造项目中都采用了技术组合(即自有节能技术加技术购买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存在技术组合最终可行性的风险,一旦节能技术无法实现计划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也需要承担相关风险;节能量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最终的节能量是由业主所提出的,这也包括了量化标准,节能服务公司要想取得可靠收益,就需要保障预期目标完全实现,但如果节能服务公司未能准确计算项目节能量,或者在项目实际投产中因评估机构的标准与节能服务公司标准不同而出现评估结果低于预期的问题,那么节能服务公司就需要自行承担这一风险。另外,能源价格市场波动也可能导致节能效益实现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例如能源政策调整、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工业结构调整等都可能导致能源价格产生变化,最终必然导致节能效益的分配出现冲突。以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在EPC项目上所采用的节能目标保障模式来看,合同中约定的节能目标如果与能源量为标准,业主可能在能源市场价格变动后改变利益分配倾向;如果采用合同签订时的能原解约量的等价资金为标准,当能源市场价格变动后也容易引发利益分配矛盾,进而导致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风险。

项目供应商。项目供应商作为节能改造项目中重要物料、设备、维护人员的供应商,其对工程施工乃至后期运行质量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由其引发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供应商信用风险,即供应商所提供的物料、设备、维护人员未能达到供应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导致项目施工或后期运行维护的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节能服务公司产生利益损失;其二,维护人员供应企业在EPC项目中通常担任了分包商角色,即负责项目运行阶段维护人员的供应、培训等工作(也有部分节能服务公司会自行承担该工作,不将该子项目进行分包),如果分包商无法按照预期进度完成相应工作,最终项目质量风险或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实效风险都会由节能服务公司来承担。

3.1.2 基于项目阶段的风险类型划分方式

考虑到EPC项目的显著阶段性特点,其风险问题也大多集中在三个实施阶段中,其中金融风险通常被归纳在项目规划阶段,但此类风险发生时一般会在施工阶段的早期,因此为了更准确的进行风险分类,笔者采用了计划阶段、投资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四阶段划分方式进行风险分类。

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以及方案的设计阶段,该阶段是整个EPC改造项目中最有可能产生不可逆风险的阶段,此阶段所产生的各类风险都可能直接影响项目可行性分析结果以及设计方案的施工可行性。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可以总结为三大类型:第一,政策与法律风险,在我国虽然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但市场经济中仍有部分计划经济的体制遗留,目前的政策对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呈现优势表现,但由于EPC项目的周期普遍较长,可能未来能源政策的改变也会对项目产生风险影响,例如火电厂改造以降低煤耗为主,近年来国家能源政策倾向于减少工业与生活耗煤,压低煤碳价格(弱化煤炭产出)的问题,如果火电厂改造仍以煤炭资源量为基本收益分配指标,节能服务公司未来可获得的收益可能会下降;第二,技术风险,主要指节能改造建设方案的技术性风险,包括节能技术是否有效、是否可行、实施难度高低,另外技术风险也反映在节能改造技术的先进性限制期,节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较短,在相对较长的运行周期中如果节能实效在短时间内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节能服务公司也可能承担相应的维护成本激增风险(例如需要追加投资进行设备或技术的更新维护);第三,合同风险,即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签订的能源管理合同中关于风险范围的约定、能源价格波动处理的约定、节能收益分配年限约定、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管理责任等有不合理因素时所产生的风险。

投资阶段。一般的EPC项目阶段分类中不会将投资阶段专门列出,大多数企业会将该阶段纳入计划阶段,考虑到EPC模式项目的特殊性,笔者将投资阶段分离出来,专门讨论这一阶段的风险。投资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一般有三种表现:一是融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节能服务市场发展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普遍存在资金规模较小的问题,而EPC项目作为此类公司主要的业务方向,且这一类型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先行投资,当资金不足时必须进行贷款,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融资渠道,因此融资渠道单一是投资行为的一个潜在风险;二是因贷款投资而引发的利率风险,由于绝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的EPC项目都是以贷款为资金来源,这就是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效益计算中徐奥考虑贷款利率,而利率的波动是不可确定的,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对财务分析以及投资策略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物价波动风险,在EPC改造项目大多属情况下是以技术改造、设备改造为主,但总的来说这类项目仍归属于建设类工程项目,其中必然涉及了物料采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的工资发放,这些因素都受物价波动的影响,因此物价波动对项目的财务管理而言有一定的风险影响。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EPC模式节能改造工程另一个风险集中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工程参与者较多(大多数以总承包模式为主的工程还可能出现工程分包,工程参与者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这使得施工阶段的风险更为多样化。但总结起来,施工阶段的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其一,常规生产建设风险,即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外部条件影响,设备、施工条件无法得到有效实现而致使工程短时间停建、延期等风险,这是所有建设类项目都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在合理的风险管理条件下此类风险的出现几率也是最小的;其二,项目管理风险,节能服务公司作为EPC改造项目的主要管理方和承建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承担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任意一项工作的事物都可能导致工程目标实现障碍等风险,例如资金周转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施工停滞或质量不足,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部分子项目成本过高而影响自身收益等;其三,分包商风险,分包商风险表现相对复杂,一般涵盖了技术能力、信用能力、人才储备、运维分包质量等风险,前文在风险诱发者为基础的风险分析中也对这类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不做敖述。

运维阶段。运维阶段的风险出现率相对较低,但出现后往往会对节能服务公司产生严重的利益影响。一般而言,运维阶段的风险会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业主单位因诚信问题对于运行阶段节能收益分配的私自更改,例如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节能改造实现了目标要求的节能效益,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节能收益需要由业主单位支付,而业主单位存在诚信问题而不予支付、延迟支付、减额支付等会对节能服务公司造成收益损害;第二,长期节能效应的维持风险,以节能目标保障这一EPC管理应用模式来说,合作费用的支付分为一次性支付部分和运维阶段分期支付部分,其中一次性支付部分按照合同承诺内容有业主在工程完工且检验合格后一次性支付,运维阶段分期支付部分则依照约定运行周期检查改造后的项目投产后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节能目标,业主在这一目标达成后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本期费用,如果不达标则不支付或削减一定比例支付本期费用,直至约定运行周期结束,而节能改造项目在实际运行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对于长期节能效应的维持而言,有相对较高的风险;第三,运维人员能力风险,EPC节能改造项目在投入运行后,可能还需要专业运维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维护,以此保障节能目标的落实,如果运维人员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节能目标的实现出现风险,进一步引发前一类风险问题。

3.1.3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风险识别的目标在于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并依照最大化的风险因素分布进行风险分析,进而制定最优的风险管理模式。一般在风险管理领域中风险识别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基于主观信息源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基于客观信息源的分析方法,前文提出的两类风险分类方式本质上就是风险的识别模式,这两种模式均是以信主观信息源为基础的分析法。仅从方法分类上来看,两者的差异性较小。

从风险识别的五种常用工具对比来看:德尔菲技术主要基于主观信息源,以大量专家意见或大规模问卷为基础确定风险类型;头脑风暴法也是通过大量相关专业人员集思广益以获得充分的风险清单;SWOT分析法更适于解决某种特殊环境下的分析方法;检查表方法需要大量可靠的客观信息源进行分析;图解技术一般基于系统过程或流程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中提出的两类风险识别体系来看,基于风险引发者的分类方式实际上属于头脑风暴法,但本文研究中缺乏足够数量的分析参与者,故此种方式在风险识别应用上不完全成立;后者属于图解方法,是将EPC项目的整体流程进行结构,分析各个阶段的风险,因此在风险识别上也可以更为全面且更具针对性。对比两类风险识别体系来看,基于工程不同阶段的风险识别全面涵盖了基于风险引发者分类方式的所有风险类型,通过此种方式更适于和精确发现风险因素与问题。因此,本文将采用依照工程阶段分类的风险识别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进行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设计研究。

3.2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3.2.1 评估方法的构建原则

在EPC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前,应当先确定风险识别方法和评估体系构建原则,前者用于为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上一节已经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用于指明并限定评估体系的目标和标准,保证最终真正有效的服务于风险管理。

在具体的风险评估指标构建上,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原则:
第一,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原则。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上,必须保证模型的科学性,因为最终的评估结果不仅仅影响到风险的识别结果,还影响了针对风险表现所须投入的风险控制成本以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因此,评估模型必须保证科学性,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应当能够反映具体的风险类型、影响程度,同时为应对型处理方案的成本控制提供收益范围的参考。
第二,有明确的目标性。即应在衡量风险是否可以忽略时,应有明确的标准,对于最终得出的不可忽略的风险,都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或物力成本进行解决。因此评估目标应当建立在可以得出目标风险结果的要求之下。
第三,可行性原则。指所涉及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既符合前文所提出的风险分类与识别体系,同时能够真正用于实践,所有的评价指标及评估结果必须容易理解(不存在歧义问题),且评估结果信息能够正确反映风险程度。

3.2.2 基于EPC项目阶段分类风险识别方法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建议

依据前文所提出的按照EPC模式项目的四大阶段进行风险分类与识别的方式,建立如下(图3.1)的风险指标体系。

图3.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考虑这种风险识别方式的主观特性,因此将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义为信息匮乏性系统,即多数信息为未知或不完整的,这类系统可以被定义为灰色系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可对风险评估指标模型的各个指标权重进行逐步分析。

参考灰色系统理论我们可以对图3.1中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化处理:一级指标定义为M;二级指标定义为M1、M2…Mn;三级指标定义为{M11、M12…M1n}、{M21、M22…M2n}…{Mn1、Mn2…Mnj}。确定指标层次结构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而确定权重。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假设风险因素Ai中i=1,2,…,n,建立如下表所示矩阵。

图3.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通过参与者评分的方式对aij进行评分,归一化处理后权重可表示如下:
式3-1
为了保证判断矩阵的合理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计算最大特征值,公式如下:
式3-2
然后,计算移植性指标CI,公式如下:
式3-3
最后,依据矩阵结束检查平均随机移植性指标RI而得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R,公式如下:
式3-4
依据上述流程检验,按照3阶矩阵RI标准值0.58对比计算可知构建矩阵的一致性可以被接受。
在具体的指标影响程度对比分析中,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大量专家评分,笔者受研究条件限制采用了行业内专业从业者评价方式,选择m位行业代表人数对前文所述的第三季指标进行评分。为方便计算设指标属为n并构建矩阵T,依据权重矩阵T计算全中间的相似系数Eij(第i位评价者对第j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而得出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3-5
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相似系数矩阵E,并采用公式3-6剔除偏离度较高的权重评价以保证真实性,公式如下:
式3-6
其中, 为相似系数矩阵E中第i行的和,表示这位评价者与其他评价者权重意见的总体偏离程度,P值越小则说明这位评价者与其他评价者的权重意见差异最大。限定偏离化程度上限为(Pmax-Pi)/Pmax*100%,如果偏离化程度高于次程度,可以删除这位评价者的权重评价意见。在完成真实性评价处理后可以得出新的权重矩阵。


第4章 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讨论

4.1 计划阶段风险管理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计划阶段所产生的风险问题主要在于计划的可行性,这一阶段在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方案设计、合同内容明确等三个方面应当被节能服务公司高度重视。综合前述风险表现问题,节能服务公司需要确定计划阶段的风险防范目标:其一,保证项目业主的信用程度;其二,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其中包括施工的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可行性;其三,节能改造方案中所应用的技术、设备乃至方案本身都能够在一定周期内保持其先进性或领先性,或者为可能会在短期内被淘汰部分进行冗余方案设计。
对于上述三类风险管理目标,笔者提出了如下的计划阶段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建议:

第一,在项目投资计划制定前,首先要保证业主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主要应注意几个重点问题,即资料反映的项目改造可行性、资料反映的原项目能耗情况/使用年限/改造空间等、资料中反映的业主对与项目改造后节能目标的准确性以及量化方式等。通过上述内容的明确,规避业主信用风险,防止业主隐瞒项目条件问题,避免因此而引发的改造施工成本高于预期的问题。

第二,调查业主单位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评估企业资信水平。这一部分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了解企业经营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在项目资金支付、以往经营信用、节能改造后项目效益实现能力几个方面的表现,在保证业主单位具备足够支付能力、有良好信用且能够发挥节能改造后项目效益的情况下,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至此,项目的基础条件以及经济可行性管理工作基本完成,项目业主方面的风险因素基本可以得到规避。

第三步,明确约定合同内容。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的特点在于合同能源管理,其核心有两个方面,一是能源管理优化,二是合同约束,也正是由于这两个条件的存在才促成了节能服务公司的提前投资需求,这同时也说明了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风险控制方面有着更高的需求。明确约定合同内容是预防合同风险的重要条件,其中重点工作主要包括明确节能改造的能源节约目标(一般以能源节约量或者节约比例为准,并且在文本中需要注明业主单位原项目的能耗水平作为参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未来能源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依据该情况进行服务费用调整的方案进行约定)、约定项目节能收益的具体分配方式/周期(以节能目标保障模式来说,合同中应约定一次性费用应当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投产前,节能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后期运维阶段费用的支付方式、扣款方式应做明确说明,并在合同中对任何一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以及追责方恨死进行约定)、约定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节能改造项目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并引入保险机制进行协同处理(考虑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在合同文本中进行详细说明,避免业主单位彻底将此类风险转移给节能服务公司,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此类风险)。

以上三个步骤的工作中,第三项属于节能服务公司常规风险管理中必须处理的内容,前两项是最容易忽略且一旦发生就会对自身造成严重利益损害的问题。由此,笔者也对前两个步骤中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收集的业主单位信息进行详细说明,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的信息:

第一,业主单位基本信息。所需收集和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业主单位成立、注册时间以及资本情况、股东信誉等,这类信息一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例如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运营能力、信誉等问题,如果资本规模较小也需要考虑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等,相对而言成立时间长、资本充足、股东实力以及信誉度较高的业主单位风险也相对较低;业主单位的经济形势,节能改造项目的业主大多为国营或公私合营单位,其中民营单位数量和比例都相对较少,一般而言民营单位的合作风险较高,但个别情况下非民营单位因为体制问题也可能出现放弃合同的情况,具体要视区域或企业情况而定,无法确定时可优先参考前一项信息的判断方法;调查企业组织结构,包括企业子公司数量、控股公司数量、参股公司数量以及上述各类公司的经营情况,此类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主要用于了解业主单位的经营、运作能力,用于发现企业是否具备保障节能改造项目收益良好实现的能力;企业综合素质,这类调查信息主要包括业主单位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单位在区域内的社会评价、单位内部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员工面貌等,由此可以辅助评价业主单位当前额经营情况或未来发展可能。

第二,业主单位财务信息。所需收集和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业主单位主营业务和兼营业务及其经营状况,收集此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EPC项目属于业主单位的主营业务内容还是兼营业务内容,一般来说主营业务更受企业重视,相对而言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如果为兼营业务内容,节能服务公司还需要考虑分析企业管理情况分析业主单位的信用水平,二是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多业务经营管理中各业务的经营情况平衡度直接反应了业主单位的整体经营能力,如果经营能力较差则说明业主可能存在未来项目投产运行后无法发挥实现节能效益的风险;收集业主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情况以及具体的财务信息,通过收集和分析财务审计情况可以更为准确的判断企业当前的负债水平(以此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通过判断和分析相关报表的审计情况可以收集业主单位财务审计报告的情况,从而调整节能收益的分配方式以降低自身风险。

第三,业主单位的重要历史信息。这类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为了解决前述信息无法完整获取时的企业评价需要,所需收集和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客户近期进行过的大型建设项目或投资项目,同时了解企业内部体制改革计划,例如转制计划、资本结构调整计划、高层大规模变动计划等,这些问题的收集可以帮助节能服务公司更好的了解非私营体制业主单位内部是否会出现因内部调整而出现忽视、不接受当前合同的问题,另外也需要基于大型项目或投资的进行情况,了解业主单位是否因此面临重大法律诉讼或者出现过重大经营损失的情况,以此可以大致判断业主单位在管理以及盈利能力或信用方面的基本水平,例如如果出现过重大法律诉讼则业主单位可能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其次,收集业主单位近期的资产、负债项目信息,如果存在异常则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收集此部分信息的目的主要用于解决缺乏业主单位足够的财务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资产和负债异常情况的收集来判断业主单位的业务状况、财务制度及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无法完整获取EPC项目业主单位的全面财务数据,只能通过此类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判断业主单位的实际资产状况,当然这类信息的收集渠道一般是通过银行、其他客户或者业主单位的上级部门进行收集。

4.2 投资阶段风险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不仅要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风险,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采取一定的投资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风险。
采取投资组合策略。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优化投资策略,分别投资多个潜在的项目或企业。由于不同项目情况不一样,可以保证盈利的平衡,避免出现全部资金都压在一个项目上的情况。一般来说,投资的所有项目都失败的情况比较罕见,这样可以分散一部分风险。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马考维茨教授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若干项目的总收益等于这些项目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并不等于这些项目的加权平均风险,而是比它要小。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风险。
釆取联合投资策略。由于有些项目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全部的资金风险,如果项目的规模比较庞大,节能公司可能存在资金链断掉的风险,如果某个项目属于高投入高回报的项目,节能服务公司可以要求其他投资公司或银行、财团一起进行投资分红,从而进行风险分散和部分转移,则平均下来,每个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会变小。事实中,对于投资额较高、风险较大的项目,节能服务公司往往会与设备制造商共同承担风险,共享节能效益。采取阶段投资策略。针对大型项目,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采取分阶段投资的策略,进行分阶段的节能改造,当改造后节能收益可观,再进行下一个阶段投资。这样也可以增加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公司的信任度,从而也可以在下一阶段的合同谈判中争取更大的优惠条件。节能服务公司针对项目的情况可釆取分阶段投资,既可以使用能单位对后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产生认同感,由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规避风险。
节能服务公司应根据自身综合实力及发展规模,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投资风险随着节能服务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会变小。

4.3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施工阶段作为EPC项目另一个风险高发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也十分重要。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可知,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常规建设风险、资金周转风险、项目建设管理风险、分包商风险,其中分包商风险可能还表现为更多的情况。以下,笔者也针对这四类主要风险问题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

第一,设立现场调度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以规避常规建设风险。现场调度制度的重点在于辅助现场施工的顺利开展,一般而言传统的工程项目大多会考虑在施工现场监理工作调度室,目标在于调动参建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争取主动权提前完成施工任务,达成建设施工的既定目标。对于EPC项目而言,现场调度工作的重点主要用于解决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传统风险,例如现场安全问题、工序安排、技术实施、设备操作等实际施工中因管理或协调因素导致的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此类问题最终会直接影响EPC改造项目工程的完工质量和进度,但并不会直接作用于完工时节能效应。笔者建议,现场调度制度的建立应以现场发现、了解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为目标,由节能服务公司设立专职人员于现场进行施工重点、难点工序的监督,及时收集基层员工反馈并解决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安全检查制度的建立是针对常规工程风险中的安全生产风险(这类问题产生后往往会对整体工程产生牵连,致使工期拖延)而提出的,笔者建议安全检查制度应以两项工作内容为核心:其一,施工过程安全检查,节能服务公司制定安全检查规范,定期(一般可以7-10天为一个周期)对现场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较大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对当事人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应给予处罚
其二,阶段性施工质量安全检查,依照工程质量标准或要求,对自身承建或者交由分包商建设的部分,进行阶段性施工质量安全检查的,保证阶段性施工质量,进而保障最终的节能控制目标。

第二,合理安排资金以消除资金周转风险。EPC节能改造项目在本质上仍属于建设类工程项目,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节能服务公司应当依据自身先进情况以及融资条件设定预计的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由此,笔者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点,科学编制施工中的资金需求计划,预测项目各阶段的资金需求,科学地编制资金计划,是合理筹集资金和高效使用资金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项目前期投入的费用要分摊到整个施工过程,加上工程收款又滞后于工程的实际进度,因此项目施工前期或中期,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后期则逐步减少。第二点,科学管理和利用融资渠道,大多数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的流动资金都是有限的,EPC节能改造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建设方和前期投资方其流动资金更是短缺,因此绝大多数的节能服务公司都需要运用资金管理和运作能力来保障工程施工中的资金稳定性。考虑到节能服务公司一般以贷款为单一融资渠道,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充分利用EPC应用模式(不同类型的节能效益分配模式),合理利用工程预付款项,减缓资金周转压力。第三点,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降低流动资金需求以削弱施工过程资金周转风险。对于使用周期短、价格昂贵的机具设备,尽量采用租赁方式,不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购置,以免占用资金过多、过长;尽量减少各种间接费用,确保生产资金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严格控制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和业务招待费,但要保证职工工资的及时发放,以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项目资金要纳入公司资金的“大循环”系统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公司、项目经理部两级资金调度管理,集中合理使用资金。

第三,组建专项项目建设管理团队以降低项目建设阶段的管理风险。为了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防范相关的风险,节能服务公司应组成一个由相关人员参加的项目建设团队。项目建设团队负责项目建设,以及与用能单位、设备供应商、安装方等各方进行沟通和协调。在具体的工程管理团队建设上,笔者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团队建设建议:首先,明确管理目标,团队内部能够形成自主为工程项目全局考虑,为局部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团队间、员工间呈现出积极、努力、团结的局面;其次,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方式,沟通要体现双向、真诚、尊重,沟通要有所准备并具目的等等,沟通平台的构建目标在于实现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同步进行,一方面要求内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和解决,另一方面实在面对材料购置、设备租赁、分包商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应有这一沟通平台作为渠道、管理团队作为协调方进行处理;再者,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保证管理团队内部成员能够积极、主动的为项目管理的理想效果而努力,能够产生自主的风险预防心理;最后,要注意管理团队中的责任分工与合理授权,当工程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项目的目标会逐步分解,责任也应及时落实到专门的管理人员,通过合理的权限下放也让管理效力得到最大化发挥,在提升管理实效的同时也提升底层管理员工的积极性与忠实度。
第四,通过验收小组建设以及分包商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分包商风险管理。分包商诚信问题以及供应商物料供应问题都可能导致EPC建设项目出现质量风险,为了全面规避这一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阶段性工作验收和分包商协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首先,建立全面的阶段性验收机制,对于应用供应商物料的,在物料入场前由现场有物料验收员(由节能服务公司内部提供)进行物料现场检验,对于不合格的生产材料、设备不予批准进场,从根源上消除物料或设备的质量问题;对于分包商参与的现场阶段性工程建设,在工程完工前进行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完工后、交付前进行综合工程质量检验,由节能服务公司和第三方监理单位共同对分包商建设阶段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调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由检察方签署书面文件,以避免分包商在未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无据可查。其次,建立协同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协同约束机制实现对分包商建设行为、质量控制目标的有效约束,建议节能服务公司与分包商签署分包合同时要明确每一项奖惩制度的要求,尽可能的提高惩罚力度,控制奖励幅度,一方面保证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真正起到提升分包商质量控制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总承包商自身能够获取有效的利润收入(避免因奖励制度产生过多的协同质量控制支出)。

4.4 运维阶段风险管理

从前文分析可知,运维阶段的风险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为节能效益的后期分配风险、运行期节能效应持续能力以及运维技术人员自身风险,其中运维人员风险实际上也归属于运行期风险,我们将其放在同一问题下进行讨论。

节能效益的后期分配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信用风险防范和回款保障两种方式进行规避。首先,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应确定业主单位是否存在无力付款或出现恶意欠款的可能性,由于此时节能效益的分配已经进行了一大部分,后期效益一旦无法合理分配节能服务公司也将承担较大的损失,面对这一问题节能服务公司可以考虑风险转移方式,例如在工程交付后、一次性款项支付前,节能服务公司要求业主单位提供的债权保障,一般可以由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机构的选择应有节能服务公司主观选择),以此来规避和预防业主单位的信用风险。其次,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汇款保障来降低风险,由于EPC模式限制了项目核心款项的支付方式,但EPC模式中节能目标保障这一方式通常不对运维阶段支付方式进行限定,因此为保障业主单位的回款,节能服务公司首先要对业主单位运营情况、合作态度、经营体制变更情况进行调查(此类信息在计划阶段信息调查中已做说明),如果发现客户存在汇款障碍,则需要通过资金第三方托管和法律约束的形式限制业主行为,要求业主单位将运维阶段应属于技能服务公司的款项交予第三方资金托管单位托管以降低回款风险,通过法律手段来最大化的提升回款风险并保障自身利益。

运行期节能效应持续能力是一种发生率相对较低,而一旦发生就会对节能服务公司造成较大损失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早期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节能目标设计,这一部分设计目标是要保障项目改造完成后投产过程中能够购实现节能目标,设计目标是基于节能量基准线而设计的,根据此节能量条件下自身可获得利益来分配节能技术方案,保证技术、材料、设备、建设生产等投入能够限制在合理成本范围内;另一部分是项目后期运行过程的节能效应维持周期,这一周期的确定即决定了最后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运维期长短,也决定了节能服务公司可获得运维阶段收益的时间长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节能服务公司必须在设计阶段对运维期可能出现的节能效益维持问题进行考量,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运维阶段节能服务公司必须提供冗余方案或备用方案,以便在最低的成本条件下实现节能量的保障,避免对业主单位生产运营产生影响(若影响显著也会减少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前一种情况主要是指运维阶段工作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但目前国内节能服务公司承接的改造项目多为非私营企业项目,此阶段工作节能服务公司很少直接承担,一般采用向业主单位直接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的方式(个别情况下采用分包方式,这一方式比例较低暂不做讨论),在这种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无法完全保障业主单位所提供的专职人员是否能够保障运行维护的效力,为了规避这类风险,节能服务公司可以定期(10-15天)至业主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业主单位内部运维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以此来保障节能效应的有效持续。

第5章基于火电厂EPC模式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实证研究

5.1 案例概况

2006年国务院提出电能生产单位节能工作规定,H省提出了两个五年内实现行业内能耗下降20%的超高目标,其中火电厂作为煤耗大户成为重点检测和节能改造目标。2008年KF火电厂进行一期实验性节能改造,当期项目实现生产能耗节约8%,内部年电耗下降2%的可喜成绩。随后该火电厂提出了全面低碳化生产改造。2014年年底KF(开封)火电厂2*600MW褐煤塔式炉机组进行节能改造招标,目标实现直接跨越燃油改造,实现煤改气锅炉改造,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于建设当中。

5.2 风险识别与分析

结合前文分析得出的风险评估体系模型(图3.1)以及评估体系构建方案(3.2.2小节),本文研究中对KF火电产锅炉煤改气节能工程进行风险评估与分析,分析过程中主要邀请五位行业内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风管经理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条件所限,本次研究中未能直接邀请到相关研究的专家进行项目风险指标评估),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如下表(表5.1)所示的判断矩阵。
表5.1 一级风险指标判断矩阵

计划阶段 投资阶段 建设阶段 运维阶段
计划阶段 1 6 2 4
投资阶段 1/6 1 1/3 1/2
建设阶段 1/2 3 1 2
运维阶段 1/4 2 1/2 1

根据公式3-1我们可以得出A矩阵为A=(2.632,0.408,1.316,0.707),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可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为A=(0.520,0.081,1.260,1.140)。根据公式3-2、3-3、3-4可分别得出该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4.010,CI=0.003,CR=0.004,有结果可知CR<0.1,因此该剧真的一致性可以被接受。
然后构建权重矩阵T,如下:
式5-1
根据公式3-5进一步计算相似系数矩阵,如下:
式5-2
经过公式3-6计算矩阵P,如下:
式5-3
由此可进一步得出偏离化上限Pmax=4.926,而无为评价值者的评估结果偏离值分别为0.003、0.012、0.000、0.004、0.001,由此可见所有的5位评价者所给出的评估结果都符合要求,不需要进行剔除。
通过上述评估和处理,可以得出KF火电厂EPC改造项目以及指标的权重如下:
式5-4
依据图3-1所示的二级风险指标分类和数量,进一步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如下
式5-5
依据上述权重我们可以得出KF火电厂二期节能改造项目(锅炉煤改气工程)在四个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如下:
计划阶段,技术风险(0.350)、能源价格波动风险(0.165)。
投资阶段,融资渠道风险(0.741)。
施工阶段,资金周转风险(0.151),项目建设管理风险(0.414),分包商风险(0.254)。
运维阶段,节能效益分配风险(0.254),运行期节能效应持续能力风险(0.
648),运维技术人员风险(0.122)

5.3 风险管理建议

依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笔者对KF火电厂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四个阶段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计划阶段建议。从评估结果可知,该项目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在技术风险方面,经调查了解主要为煤改气工程跨越了燃油过度这一过程,虽然降低了中间成本,但实现技术相对复杂,如果仅对锅炉改造难度较大,如果想要实现目标结果则需要大面积的项目改造,成本又相对较高,如果要获得合理的收益需要压缩一次性支付部分比例,增加运维阶段支付比例;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受目前国内煤炭、燃气价格下降趋势的影响,如果合同采用节能量的能源比例为标准,最终节能服务公司可能出现获利下降的风险,因此节能服务公司应当在合同中争取以合同签署时节能量标准等值资金作为支付价格,以消除此类风险。

第二,投资阶段建议。从评估结果可知,该项目投资阶段风险主要为融资渠道风险,经调查了解到在建项目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资金近来源于银行贷款,这导致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相对紧张,而且本项目投资规模较大的,回报相对而言较低,风险分散和转移能力相对较弱。由此,笔者建议在合同中,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采用子项目分包,这样可以转移一部分资金使用风险,在项目投资回报稳定可获得时再向分包商支付款项,以降低自身风险。

第三,施工阶段建议。从评估阶段可知该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较多,包括了资金周转风险、项目建设管理风险以及分包商风险,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建议:首先,合理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充分利用资金管理渠道,定期向资金托管公司支取当前建设阶段资金并作记录,实际资金使用中主义自行减缓资金压力,尤其是控制短期大额资金支出,除必要设备购置外,所有的租用设备、非生产性费用均严格限制,避免资金支出率过高而引发资金周转风险;其次,全面构建项目建设管理团队,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团队工作核心目标,管理团队主要分配现场管理责任以及第三方沟通责任,现场管理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基层员工诉求第一时间反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并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第三方沟通主要收集分包项目中分包商遇到的问题,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扩大,同时也可辅助降低分包商风险;最后,与所有分包商签署包含约束机制的分包合同,约束机制中约定分包项目收益比例、支付条件、支付限制、质量目标要求,如果分包商无法保障相应要求(例如物料供应分包商无法保障物料质量、分包商无法保证阶段性建设任务建设质量等),节能服务公司有理由根据合同规范拒绝支付,以此规避分包商风险。

第四,运维阶段建议。结合前文风险评估结果来看,本项目运维阶段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指标均相对较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节能效应持续能力风险,经笔者调查了解到,该项目改造方案设计受高要求的限制,采用大比例设备更换和改造方案,这也是引发运维阶段风险的主要原因,具有原因和应对策略如下:首先,由于建设过程成本过高,因此节能收益分配比例也相对较低,超过40%的节能收益将在运维阶段在支付,但项目改造后投产到节能实现仍需一段过程,主要是内部培训和新生产环境适应,这一阶段的效益分配主要集中在前期,笔者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中约定项目投产后无论是否进入正式营运都应支付节能收益资金,或者压低这一时期的支付额度来保障基本收益;其次,运行期节能效应持续能力风险,由于本次项目改造规模较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而且不同能源的节约量的衡量比对可能出现误差(误差主要来自于煤炭和燃气能源的价格波动比例不一致),从本质上来说节能效应的持续并没有根本问题,主要在于节能量的核算标准上,因此合同中必须约定节能量计算的前后标准参考,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最后,由于KF火电厂提出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技术培训人员进行内部员工培训,自己复杂后期运维,考虑到业主要求,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采用前文提到的培训与检查跟踪服务,定期到企业内部进行培训和检查,避免因业主自身问题引发后期运营节能效益风险。


第6章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相关理论、风险识别与管理方案、实证研究最终实现了EPC项目风险管理的框架,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说明,总结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对比了合同能源理论、火电厂节能改造理论,基于上述理论总结力EPC模式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风险,证明了这类项目中风险主要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且风险表现出收益浮动型、阶段聚集性、因素复杂性的特点。

(2)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EPC项目风险识别体系的构建研究。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EPC项目的具体风险类型和表现,分别以风险引发者和阶段分类的方式进行风险类型划分与说明。结合风险识别方法的对比,论证了基于阶段分类的风险类型划分方式更适于EPC改造项目。并基于类型划分结果制定了风险评估体系,作为风险识别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灰度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设计。

(3)针对EPC项目阶段性风险分类方法,笔者也提出了四阶段风险管理的参考建议。

(4)最后以KF火电厂二期节能改造项目为例,对前文提出的风险评估与识别模型的应用进行实例说明,总结了该项目中四个阶段分别存在技术风险、能源价格波动风险、融资渠道风险、资金周转风险、项目建设管理风险、分包商风险、节能效益分配风险、运行期节能效应持续能力风险、运维技术人员风险。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笔者结合前文提出的EPC改造项目风险管理建议,提出了应对方案。

本文通过整体分析和研究基本得出了EPC模式下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评估、识别和管理的应用体系,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说明。但受条件所限,在案例应用中未能得到足够数量专家的评价支持,因此在应用方案的指标评估方面仍存在数据精确性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笔者也会对这一问题尽心改善,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内节能改造项目中的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JianHu,Jin Hua Sun,Jian Ming Yan,ZhenLiu,YuRen Shi. Multi-Objec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 in EPC Risk Control[J]. ProcediaEngineering . 2012:13-17.
[2] Jon Kellett,Stephen Pullen. Prospect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n Australian buildings: a review of current opportunities[J].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 . 2012,(2):85-93.
[3] BenediktHuber,WolfgangPuffitsch,MartinSchoeberl. Worst‐case execution time analysis‐driven object cache design[J]. Concurrency Computat.:Pract. Exper. . 2012,(8):04-09
[4] Alberto Faro,DanielaGiordano,FrancescoMaiorana. Mining massive datasets by an unsupervised parallel clustering on a GRID: Novel algorithms and case study[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 2011,(6):52-57.
[5] Richard West,PuneetZaroo,Carl A. Waldspurger,Xiao Zhang. Online cache modeling for commodity multicore processors[J]. ACM SIGOPS Operating Systems Review . 2010,(4):186-194.
[6] PetrJurcik,AnisKoubaa,RicardoSeverino,MárioAlves,Eduardo Tovar. Dimensioning and worst-case analysis of cluster-tree sensor networks[J]. 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 (TOSN) .2010,(2):22-31.
[7]刘桦,李亮亮.居住建筑的合同能源管理[J].城市问题.2012,(02):09.
[8]葛平,陈德华,沈力.扬州市合同能源管理案例及节能效益[J].能源技术经济.2011,(12):62.
[9]熊焰.创建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J].建设科技.2010,(16):34-35.
[10]彭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风险和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0,(08):92-95.
[11]孙宏宇.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15-16.
[12]张岩.融入碳减排交易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模式设计[D].天津大学2010:33-45.
[13]黄芳,俞自涛,胡亚才,陈琦.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节能技术.2011,(04):282-285.
[14] Francesca Cuomo,AnnaAbbagnale,EmanueleCipollone. Cross-layer network formation for energy-efficient IEEE 802.15.4/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Ad Hoc Networks . 2013,(2):636-639.
[15] Chen Fang Yuan,Zhang Dong Song,WangZhi Ying. Static Analysis of Run-Time Inter-Core Interferences for Concurrent Programs in Shared Cache Multicore Architectures[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198):75-76.
[16]张玉庆,徐化岩.钢铁企业能源中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冶金自动化.2011,(04):52-54.
[17]刘峰.风机节能改造分析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5):73-74.
[18]杜祥琬.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1:78-82.
[19]蒋明昌.火电厂能耗指标分析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3-36.
[20]王敬敏,刘端媚,刘海南.EPC模式下火电厂节能改造项目的风险识别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05):52-54.
[21] Shi-Wu Lo,Kam-YiuLam,Wen-Yan Huang,Sheng-Feng Qiu. An effective cache scheduling scheme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in multi-threaded processors[J]. 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 . 2012:09-11.
[22] Li-ChienHuang,Hong-Chan Chang,Cheng-Chung Chen,Cheng-ChienKuo. A ZigBee-based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safety[J]. Energy &Buildings . 2011,(6):77-83.
[23] Kushwah, JitendraSingh,Gupta, JitendraKumar,Yadav, MahendraS,Madan, Hitesh. Modified LRU Algorithm To Implement Proxy Server With Caching Polic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Issues (IJCSI) . 2011, (6):01-06.
[24]陈波,时章明,陈通,唐艺芳,谭果,姜信杰,沈浩.合同能源管理在余热利用项目中的潜力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2,(01):88-89.
[25]熊月宏,邵俊,应伟.六西格玛方法在节能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0,(11):73-75.
[26]王义飞.高压变频器在烧结机余热风机上的应用[J].变频器世界.2011,(03):233-237.
[27]赵鑫.变频技术在锅炉引风机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18-23.
[28]刘长军.对变频节能技术节能原理的几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33-34.
[29]田利瑞,李健身.冀中能源集团东庞矿煤矸石电厂变频调速技术改造[J].变频器世界.2010,(10):10-15.
[30]刘凤袖.高压变频器在广州发电厂给水系统改造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22-24.
[31]秦瑜.设计院EPC总承包项目的造价控制[J].福建建筑.2010,02:130-13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