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5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进入 21 世纪以来,信息全球化和通讯工业革命对各国公众的态度和言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公众意见又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响着各国政府和国际事务的走向。这种发展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使外交进入了公共外交的时代。虽然国与国之间的传统外交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公共外交的影响与效用正与日俱增。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公共外交的开展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国家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升,对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公共外交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关乎中国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进程,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未来发展走向。本文认为,中国是以文化立国的国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已经渗入大众观念、习俗、思维、情感、行为,而变为民族共同心理状态,并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因此,中国公共外交的开展必须立足于已成为中国人“潜意识”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如同美国的公共外交立足于已融入美国人血液之中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念一样。

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外交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到了这样一个特定的阶段,即“中国已经面临不能不考虑‘后赶超时期’的历史任务。她在经济上的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中国文化传统的复兴,并对全人类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提供有益的价值观和思路。中国融入世界的大前提也绝不可能是全面接受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即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中国有改造和纠正欧洲中心论的重大国际责任。而且,”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才更加重要和引人注目,因为作为以文化立国的国家,中国的公共外交无疑需要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才可能提出具有全球视野、超越时代局限、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核心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中国文化确立起全球公共权威的地位。

另一方面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开始陷入主体意识萌发和不断膨胀、物质主义和感官欲望永无止境的人造泡沫之中,从而导致人类整体精神状态、价值理念的沉沦以及全球性的失序和浩劫。当人们沉浸在科学主义的巨大胜利和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特征的所谓”普世价值“所造就的梦幻语境之中而意乱神迷之际,”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精神危机、经济危机、人口膨胀等危机也随之而来且挥之不去。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以信仰缺失、道德堕落、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为代价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西方文化所孕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

二、研究综述

近几年来,中国学者对公共外交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涌现了一批相关的专家、学者,但在相关的研究中,系统深入地研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外交价值资源的着作和成果比较少,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专门的着作出版,与公共外交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论述多散见于以文化外交为主题的论着中 ,且不成体系,不够系统。国外此方面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只有系统论述”软权力“概念的约瑟夫·奈于 2005 年 12 月 9 日在《亚洲华尔街日报》撰文描述中国的”软权力“资源时,明确指出中国最突出的”软权力“是中国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但并无进一步论述。

如上所述,与公共外交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尚未有专门的着作出版,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散见于以文化外交为主题的着作中,主要包括《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董秀丽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年)、《文化外交与中国软实力》(彭新良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李智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以及文化与国际政治相关的着作如《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张骥 刘中民等着 人民出版社,2003年)。

在《中美外交的文化解读》一书中,作者为了分析中国的民族特性和外交政策特点,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与外交政策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道家是”天地人合一“,在佛家是”出世主义的终极关怀“.其基本特征包括七个方面: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视伦理,提成道德之上;高贵的人格品质,提倡忠烈节义,必要时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尽忠;主张勤劳刻苦、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鞠躬尽瘁;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重实际求稳定。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述基本内容和特征对历史上”华夷秩序“的形成和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作者倡导”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风格独特的中国外交新格局“,并进一步认为”中华民族特性里的君子之风很少为国际社会所了解,这就需要通过文化交流加以促进和沟通“.从这一点来说,作者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公共外交的概念、特性及其以赢得人心为核心目标的价值指向,同时介绍并界定了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公共外交领域中的定位,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是中国公共外交重要的非物质资源;传统文化是与西方文明相反相成的另一文明体系;传统文化是争夺全球价值制高点的核心资源;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公共外交。

第二章内容通过对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中发挥的不同作用的分析,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对外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的历史渊源,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助力对外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开展的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及缺失,为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当前公共外交中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作了铺垫。

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具体来说,第三章从国内视角入手,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重建文化自信、恢复道德秩序和重建礼仪之邦、建设生态文明和重现青山绿水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等方面的公共外交价值。公共外交总是以一国国内的现实状况为基础的,只有当国内实现经济繁荣、政通人和、山川秀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公共外交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从国际视角,也就是东西方文化比较和西方现代危机反衬的视角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由西方文化派生出来的现代化既在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也导致了当前世界深重的灾难和危机,如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及相应的精神危机、生态危机等。那么,与西方文明相反相成另一文明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在危机面前能提供哪些价值指导,就成为人们关注和迫切想要了解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外交价值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世界观“视角彰显其公共外交价值。所谓新世界观是相对于以机械论、还原论、客观论为特征的传统科学世界观而言的,新世界观完全颠覆了传统科学世界观,它以有机论、整体论、生态论为典型特征,而中国传统文化恰是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宇宙观,也就是说,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崭新的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代表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外交价值的一个重要侧面。

第六章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公共外交意义,即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全球性价值理念,它们分别是:天下意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理念;义利兼备--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理念;兵者,不祥之器--全球化时代的军事理念;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念;天人合一--全球化时代的生态理念。

四、提纲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理论框架:公共外交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公共外交

一、公共外交的界定

二、公共外交的特性

三、公共外交:赢得人心之战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释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

一、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外交的非物质性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相反相成的另一文明体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争夺全球价值制高点的核心资源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公共外交

第二章 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建国以来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建国初期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及传统文化的角色

二、新中国与亚、非、拉等新兴发展中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三、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树立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二、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外交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三、中苏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新发展与传统文化

四、传统文化对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成就、收获与不足

一、孔子学院的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影视传媒的拓展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文化艺术的推广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新闻出版走出去与中国传统文化

五、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分析:国内视角

第一节 正本清源,重建文化自信

一、”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偏失

二、儒家核心价值的真义与文化自信的重建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与文化自信的重建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的回归:重建礼仪之邦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情怀

二、亲善和睦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关系的重建

三、确立义利兼备的市场经济价值导向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重现青山绿水

一、中国生态危机的现状与应对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价值资源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平崛起“: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崛起之路

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分析:国际视角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

一、西方文化的特质

二、中国文化的特质

三、中西文化特质的比较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西方文明危机的反衬

一、精神危机和人生意义的失落

二、人的物化和异化

三、国际冲突的内在根源性

四、自然生态危机

五、西方文明危机反衬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分析

第五章 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新世界观价值

第一节 传统的科学世界观及其特征

一、传统科学观的发展历程

二、传统科学观的特征

第二节 新世界观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新物理学带来的变革

二、新世界观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世界观内涵及其公共外交价值

一、儒家:人伦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二、道家:宇宙视野的有机整体论

三、中国传统文化新世界观内涵的公共外交价值

第六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价值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天下意识: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理念

第二节 义利兼备:全球化时代的经济理念

第三节 兵者,不祥之器:全球化时代的军事理念

第四节 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理念

第五节 天人合一:全球化时代的生态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是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因此,比较分析法在本文中占有较大的分量。中西文化是异质而又互补的文明体系,这种异质表现在诸多领域,如思维方式、语言文字、哲学理念等;同时,西方文化被认为是”阳性“的、动的文化,东方文化被认为是”阴性“的、静的文化,这两种文化既是对立的、差异的,又是互补的、相成的。正是在这种对立和差异、互补和相成的比较中,才能发现和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

(二)历史分析法。在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研究。

(三)定性分析法。文化是包罗万象的一个宽泛的概念,中西文化所涵盖的命题大同小异,但侧重点却极为不同,因此,才在亚欧大陆两端产生了两种异质的文明。本文正是在确定中西文化基本性质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比较与研究的。

六、创新之处

(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中发挥的作用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二)首次从中西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对比的角度挖掘和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共外交价值。

(三)尝试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提出适合全球化时发表展的一套价值体系,为探讨如何确立中国文化的全球公共权威奠定初步基础。

七、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八、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肖前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国际社会与文化》[M].梁守德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3.《美国文化与外交》[M].王晓德着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 年版

4.《中国文化与外交》[M].张利华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3 年版

5.《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M].张骥等着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年版

6.《传统与对外关系》[M].(美)相蓝欣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版

7.《新冷战史研究--美国的心理宣传战和情报战》[M].于群着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9 年版

8.《文化与国际关系》[M].潘一禾着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9.《中国文化视角与世界文明前景--评”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M].程麻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10.《文化与国际关系精选文献导读》[M].邢悦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