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目 录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一、选题背景
在我国宏观调控的发展格局下,乡村的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习惯称之为“新农村建设”。从建国初期起,乡村的发展问题就进入我国的重要议程,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及我国工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历了其发展重心由政治性转向经济性,再由经济性转向综合性的探索过程。根据熊凤水在《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 个外出务工型村庄的调查》中的相关分析,1949年至1978年间,我国为稳定和调整乡村社会状况,对乡村的土地、人口户籍管理和迁徙、粮食收购与供应等方面进行了计划性的改革,通过土地和户籍制度将乡村人口限定在城市之外,并对城市和乡村进行了户籍身份、就业权力和流动自由的政策性区分,这个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和政府宏观调控特征,同时这个阶段也初步限定了我国城乡二元的发展状态。从1979年到2000年间,我国进入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分别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2年)推行土地国有化,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这段时期仍旧对乡村人口外出和就业执行相对严格的控制以保障下乡青年返程就业,如《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就业务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1981年)、《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1989年)、《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1990年)、《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000年)及各省市推行的地方劳动力管理措施,通过“农转非”的计划指标、限定外地务工人员总量和工种、制定职业资格门檻等,以限制乡村人口外出,使村民就业“离土不离乡”,城市就业招聘“先城镇、后农村”3,这段时期乡村的农业经济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乡村仍保持其传统乡土性和封闭性,城乡之间的隔阂仍持续扩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学科理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通常对单一专业的人员来说,较难理解并实际运用。因而,在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时,注重理论的普适性和较广的接受度,并注重理论在空间对象操作上的具体落实;定量的研究需要相对较多的成员和较复杂的计算程序,同时由于乡村这个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乡村建设实际操作的不可预估情况,因而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方式,由此建立的乡村营建体系也更便于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理解,少数人员通过较简单的培训,便可熟练运用这套体系,以便进一步的实践检验和理论体系调整。
乡村是个开放的系统,乡村的发展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因而对象和实践的系统复杂性,就进一步强调体系的系统性,涉及乡村营建的多方力量的相互关系调整、乡村建设的程序和内容方面都强调综合性和多元包容性。另外,具体建设过程受复杂的因素影响,与理想的实验操作和研究是十分不同的。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之下,即不是追求建立完美的、理想的理论方法,而是注重理论体系的动态调整性。
空间由人创造,并且为人所服务,因而建筑学的空间规划与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与乡村的发展不谋而合,发展的目的在于村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是为村民服务、以村民的内在需求为导向,强调以“民”为本的发展原则。
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地方的、民族的建筑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而损失衰弱,地域性的建筑传承与创新面临重大的考验,同时现代化的建筑理念由于对自然生态和人文传统的忽视,也逐渐表现出其过于工业化而造成“千城一面”、过于强调技术性、缺少人文关怀的缺点,并遭到人们普遍的质疑和反思。由此空间环境的塑造和改善,应更体现地域的多样化特征,尊重地方自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这样的地域性建筑理念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同。乡村建筑的地域性和乡土性是我国建筑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其发展不应一味追求高速现代化,而应在地方资源中寻找本土的发展模式和设计语言,因而本研究更强调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对乡村营建的本土化探求,对地域性建筑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徐杰舜等人归纳总结2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人类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团队开始形成,国内人类学者的研究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兴起乡村建设运动,同时引发大量的乡村人类学、社会学调查和人类学研究成果,并在30年代取得进一步发展。20年代末比较著名的有北平社会调查所对北平乡村社会的研究;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在1929~1930年由陈翰蜜、王寅生和薛暮桥等人分别主持了对江苏无锡、河北保定、广西乡村等地的调查;这段时期研究多表现为资料的详细收集和初步的自主研究阶段,社会调查尚未形成规范。30年代初燕京大学引入了西方人类学社区研究理论和参与观察的方法,由此研究进入了 “民族志”深描的时期,费孝通及林耀华以此研究体系先后对广西、江苏、福建展开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分别出版了《江村经济》、《义序的宗族研究》和《金翼》等著作,这些研究中剖析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情境,并提出了著名的“差序结构”和“均衡论”体系23。40-7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和国内的动荡政治格局的影响,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遭到大幅减少或取消,而且研究的区域多随高校和研究机构迁移到西部和西南部,这段时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费孝通的《禄村农田》、《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等著作也是在这段时期完成并出版。国外人类学者对我国乡村的研究从20世纪末就开始了,而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沪江大学美籍社会学教授葛学溥与学生在1918~1923年对广东潮州凤凰村的田野调查,他在1925年出版《华南农村生活》中详细描写了凤凰村的人文社会情况,为中国后来许多学者对凤凰村的再调查提供了珍贵的图文资料。1940-1942年间日本战前对我国华北乡村的调查汇编成《中国农村惯性调查》,其中对乡村的家族、组织、宗教信仰和土地经济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试图解释乡村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性质,该研究资料成就了美国黄宗智、杜赞奇和马若孟等人的后续研究。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研究的背景,描述乡村建设外力和内力各自主导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洽释和判断,认为内外两种力量由于二元独立的状态而无法充分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从而造成了乡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分别对建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两方面在乡村有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目前研究的不足;对主要的概念和研究目的、意义进行阐述。
第二章对以文化人类学为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和阐述,主要借鉴文化人类学研究他者文化反思自身文化的研究特点,改变内外力量二元的状态;通过主客体研究理论、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论、文化发展规律,以及相对应的在场调查视角、人本视角、优势视角、综合视角和互动视角对乡村建设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建构;接着通过对国内外文化人类学乡村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和归纳,挖掘可供我国的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第三章从乡村“软件”建设的“文化态”层面,对乡村营建体系的建构进行解读和阐述,在认识到乡村对象的现代化、多元化特征,以及现阶段参与乡村建设力量的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基础上,提出乡村营建应建立建设内容具有综合性、建设过程具有系统性、村民多元参与的营建体系,改变内外各自独立,内容过于片面,途经较为单一的建设问题;营建注重的软件和硬件建设的同步,以及具体实践操作的反馈与调整;该层面主要促进乡村内力提升、引发外力调整,从而为后续发展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石出。
第四章从“空间态”层面对乡村营建的具体策略和方法进行阐述,将营建扩展为识别准备阶段、设计实施阶段、评价调整阶段和后续发展阶段,从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内外两种力量相互互动、相互影响,在营建过程中逐步完成各自的调整,建立以内力为主、外力为辅的营建力量,在完善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乡村营建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章和第六章以遵义华润希望小镇的具体营建案例对乡村营建的策略方法进行实证操作和检验,从“文化态”和“空间态”措施的具体实践中,发现理想环境建立的理论体系与复杂现实环境实践之间的差异,藉此对理论进行佐证、检验和调整。
第七章对乡村营建进行总结和提升,认为乡村营建的意义在于将有限的空间建设工程发展为无限潜能的乡村家园事业,并从制度、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对并阐述本研究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研究的愿望和展望。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致谢 6-7
摘要 7-8
Abstract 8-9
目录 10-14
图目录 14-19
表目录 19-20
1 绪论 20-56
1.1 研究背景 20-37
1.1.1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状况 20-23
1.1.2 我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 23-32
1.1.3 两种乡村建设问题的诠释 32-37
1.2 研究现状 37-46
1.2.1 乡村的建筑学研究 38-40
1.2.2 乡村的人文社科研究 40-44
1.2.3 乡村研究的现状问题 44-46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 46-50
1.3.1 研究对象与视角 46-47
1.3.2 相关原理与概念 47-50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0-52
1.4.1 研究目的 50
1.4.2 研究意义 50-52
1.5 研究框架 52-56
1.5.1 研究内容 52-53
1.5.2 研究方法 53-54
1.5.3 研究技术路线 54
1.5.4 研究创新点 54-56
2 乡村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56-88
2.1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相关理论 56-74
2.1.1 主体与客体及在场研究视角与人本视角 56-61
2.1.2 文化相对论与优势视角 61-65
2.1.3 文化整体论与系统视角 65-68
2.1.4 文化发展观与互动视角 68-74
2.2 国内外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74-86
2.2.1 国外乡村发展经验 74-82
2.2.2 国内乡村发展经验 82-86
2.3 三个层级: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乡村营建策略 86-88
3 “文化态”:乡村营建的“软件”建设 88-127
3.1 对“谁”进行营建:解读乡村现状 88-107
3.1.1 乡村具有多元复杂性的现状特征 88-102
3.1.2 乡村发展具有综合性与地域性特征 102-103
3.1.3 乡村发展的机遇 103-107
3.2 “谁”来营建:整合乡村营建的综合力量 107-118
3.2.1 三位一体:注重内源动力,引入外援助力,中介桥梁积极有效 108-111
3.2.2 平台作用:内外力量的乡村营建观念调整 111-116
3.2.3 虚实结合:潜在观念影响——人员流动、文化传播与媒体宣传 116-118
3.3 如何营建:综合的系统性建设 118-127
3.3.1 乡村营建的内容:以局部空间建设带动多方面综合协调发展 118-122
3.3.2 乡村营建的途经:系统性建设过程与村民的多元参与 122-127
4 “空间态”: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 127-167
4.1 乡村营建的策略与原则 127-129
4.1.1 营建策略 127-128
4.1.2 营建原则 128-129
4.2 空间态:乡村营建的“硬件”建设 129-167
4.2.1 识别准备阶段:整合互动 130-133
4.2.2 设计实施阶段:因子的同位借入和牵连借入 133-158
4.2.3 评价调整阶段:消化吸收 158-161
4.2.4 后续发展阶段:选择创新 161-164
4.2.5 小结 164-167
5 实证研究:贵州遵义华润希望小镇营建案例 167-238
5.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167-173
5.1.1 案例选取的背景 167-171
5.1.2 营建目标 171-172
5.1.3 基于文化人类学的乡村营建方法 172-173
5.2 文化态:小镇营建的“软件”建设 173-188
5.2.1 营建对象:解读希望小镇现状 173-181
5.2.2 营建成员整合:小镇建设的各方营建力量的组织 181-187
5.2.3 营建途经:确立希望小镇的综合营建内容与目标 187-188
5.3 空间态:传统优势延续及现代适宜因子借入的乡村营建格局 188-236
5.3.1 识别准备阶段:内外初级互动及地方特征与需求的提取与归纳 188-197
5.3.2 设计实施阶段:小镇优势的传承与现代性调整 197-236
5.4 实践总结与调整 236-238
6 结语 238-248
6.1 总结与提升 238-241
6.1.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操作性与不可量化的社会效益并重 238
6.1.2 已完成与未完成:阶段性与持续性并重 238-239
6.1.3 模式与调整:针对性与普适性 239
6.1.4 对等的追求:内外互动而非上下二元 239-240
6.1.5 乡村本质的把握:传统的继承从符号的模写到本质的表征 240-241
6.1.6 身份的转化:从建筑师的主观表征到地方性的需求表达 241
6.2 乡村营建的延伸:内外的融合需要社会性支持 241-245
6.2.1 从短期的空间行为到长期的家园事业:制度与舆论并行 242-243
6.2.2 从有限的空间建设活动到无限的资源分享:信息数字化技术应用 243-245
6.3 问题与不足 245-246
6.3.1 样本数量有限 245-246
6.3.2 理论的应用修正不足 246
6.3.3 定量研究的不足 246
6.4 愿望与展望 246-248
6.4.1 扩大实践 246-247
6.4.2 广泛参与 247-248
参考文献 248-263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3]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5
[4]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OurCreative persity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Culture andDevelopment (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WCCD).广东人民出版社.UNESCO PUBLISHING,2006
[5]赵传海.文化基因与社会变迁一一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5
[7](美)罗启饼.那仲良,主编.家一一中国人的居象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1
[8]王诺.系统思维的轮回(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9]陈晓剑,梁梁.系统评价方法及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
[10](奥).L 贝塔兰菲著.秋同、袁嘉新译(M).—般系统论.1987
[11]郭诛、薛达元、杜世宏著.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一一规划与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2]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同济大学出版社
[13](英)凯瑟琳.蒂著.袁海贝贝译.景观建筑的形式与肌理:图式导论(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4]余秋雨文.钱海燕图.历史的脸谱(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15]乌两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16]黄永材总主编.姚体均等著.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一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黄永林主编.谈国新,钟正著.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8]王云才编著.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9]肖剑忠.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0]龚建文.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1]余小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村庄建设(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一一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3]卢福营等著.杨建华主编.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4]桑国元.文化人类学与课程研究一一方法论的启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5]徐杰舜、刘冰清著.杨宏峰主编.乡村人类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黄河出版传媒集团.2012
[26](美)康德拉.菲利普.科塔克著.黄剑波、方静文等译,人类学一一人类多样性的探索(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7]李培林.村落的终结 羊城村的故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8]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一一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9]冯健.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M).商务印书馆.2012
[30]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朴偿研究——以浙江省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