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论司各特苏格兰小说的生态意识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意义
华特•司各特( Walter Scott,1771--1832),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历史小说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7部历史小说,因其对历史小说体裁及写作技巧的完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生活的年代,是英国发生巨大历史变革的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得到了确立。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令人失望的现实让人们萌生出回到以前未被现代文明破坏的生活中去的想法。正像所有的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司各特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文化有着一种深深地抵触情绪,认为它破坏了过去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某种仁爱的关系。司各特生于爱丁堡,一生挚爱苏格兰,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成为他以后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他的心目中,苏格兰是一个古朴自然、和谐优美的地方,然而随着产业革命的推进,古朴的苏格兰也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以其特有的残酷性强行掠夺了苏格兰山民的土地,改观着苏格兰的自然风貌,改变着苏格兰山民的生活方式,过去弦歌不断、古朴自然的苏格兰渐行渐远。司各特对这一现实是十分不满的,他的27部历史小说中有9部是以苏格兰的历史和传说为题材的,这些被称之为苏格兰小说。通过他的苏格兰小说,司各特发出了与那个相信“发展”与“历史进步”的时代不和谐的声音,为这一逝去的“风景”谱写了一曲哀惋的悼歌。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实际上彰显了司各特对苏格兰的生态关照。
综观国内外对司各特历史小说的研究,笔者发现关注到司各特对自然风景的特别偏爱的研究者也不再少数,然而大多把它归结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而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其内在的生态意识,故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一个领域,值得探究一番。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征服自然带给人类的福利的同时,也在遭受自然的惩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的口号日益强烈。近年来,生态批评日渐成为文学批评的热点,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人类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对自身的反省。而研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时的作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其超前的生态意识,从而找出这一问题的根源,警醒当今人们,这无疑是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学术界,司各特是属于被遗忘在角落的作家,对他的研究亦属于门庭冷落这一状况。从70年代至今,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研究司各特的各类文章约60篇,其中对作家作品作一般性简介的就有7篇,另有对司各特诗歌研究的学术论文3篇,对其历史小说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约有50篇。从总体上看,研究呈现出不够深,不够透的状况。但可喜的是近年来以司各特历史小说为主题的硕士论文有星火燎原之势,共有11篇(包括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另外还有一篇博士论文。综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在评论:
1.主题研究,如河南大学高灵英的博士学位论文《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塑造——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研究》,从民族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视角,系统、宏观地研究了司各特的九部苏格兰历史小说主题,即完成对苏格兰民族形象的建构。论文的研究注重司各特九部苏格兰历史小说的历史性、描述性和归纳性,从司各特的苏格兰历史小说中寻找事例来具体分析司各特怎样把文学叙述的方法应用于他的历史小说写作中,分析其怎样通过对苏格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苏格兰的现代骑士和苏格兰高地人的描写来建构苏格兰的民族形象。
2.影响研究(包括所受影响和对外影响),如天津师范大学彭立伟的硕士学位论文《在接受中发展——论司各特对欧美小说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了司各特对法国、俄国、美国和欧美其他国家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后者对司各特历史小说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他认为法国率先受到司各特的影响,司各特的风俗历史小说由巴尔扎克演化为一项社会研究,在雨果笔下则发展为伦理历史小说。俄国继之,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在把司各特艺术完善的基础上又体现了独特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堪为一部集大成之作。在美国,司各特不仅影响了库柏,而且他先进的历史发展观和种族主义也影响了美国内战前后许多南部小说家。在波兰和意大利,司各特历史小说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当地的民族解放思想相结合后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小说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最后得出结论:司各特历史小说作为己发表的“第一文本”,存在一些空白和待定之处,它在众多后继者手中得以丰富,而后继者在吸收他影响的基础上又各有创新,文学画廊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3.比较研究(如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鲁迅的《故事新编》、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等的比较研究)。
4.叙事研究,如武汉大学万信琼的硕士学位论文《司各特的历史叙事研究》,首先论述了司各特对历史叙事的兴趣和他开创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进行历史叙事。随后考察的是司各特的历史叙事的内容:描写了苏格兰被英格兰殖民化的历史及殖民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试图在道德上和文化上找回苏格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失去的身份,重新树立起苏格兰的民族形象。最后分析了司各特的历史叙事的模式:虚构故事的历史真实,将个别人物的命运和真实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以虚构的情史作为编织史事的叙述链,实现了小说趣味与历史趣味的有机统一,诗情和叙事也由此而具有历史主义的特质。
5.艺术特征,如发表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的王光碧的《从艾凡赫看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史诗性》,认为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主要特点是史诗性,即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矛盾,包括阶级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矛盾冲突,力图描绘出时代与社会的全貌,从而揭示出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另如四川大学王光碧的学位论文《余音袅袅的末代行吟者之歌——浅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以《艾凡赫》为主要对象总结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主要特点,从司各特所处的时代、对欧洲小说传统的沿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与中国传统历史小说的异同等方面,探讨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源流和意义,从而肯定了他在欧洲文学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与本文相关的三个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如下:对《威弗莱》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篇:四川大学郑琦的硕士学位论文《<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他认为这部小说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在作品中的作用来看是一部成长小说,但从叙述的主要故事来说是历史小说,而就历史小说而言,威弗莱是一个假的主人公,这就存在一个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主人公的错位。然后分析了作者这样设置的内在原因在于便于叙事,但这样叙事也存在一些缺点。最后得出结论是威弗莱是历史小说的假的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是高地氏族的首领弗格斯,威弗莱只是充当叙述者。安徽大学英语语言学姚石的硕士学位论文《司各特在〈威弗利〉中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以及最终与其合谋》,他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探索作家和文本背后的文化历史根源。他认为司各特试图在这部小说中纠正主流话语对苏格兰形象的歪曲,重构苏格兰的真实历史和文化。然而,作者在《威弗利》中试图颠覆主流话语的努力反而与主流话语合谋。最后得出致使作者与主流话语合谋的最终原因是帝国主义霸权所产生的话语暴力这样一个结论。另外还有一篇来自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李蕾的一篇学术论文《从〈威弗利〉看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她以《威弗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主要特征为历史的整体感和广阔性,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浪漫主义意识和妥协调和的思想倾向,体现了深厚的史诗性和历史底蕴。对《红酋罗伯》的专题研究只有一篇,就是发表于《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的何孔鲁的《试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红酋罗伯〉》,谈论了这部小说的情节与主题,主要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对《中洛辛郡的心脏》的专题研究则尚未有人涉足。
司各特的研究在国外一直比较活跃。作为欧洲历史小说之父的司各特爵士,不仅在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而且在整个19世纪都产生深远影响。在他的小说出版之时,就有同时代的职业评论家、大学教授、神职人员甚至律师法官纷纷发表批评见解。这里有托马斯•卡莱尔,威廉•葛德文,威廉•赫兹利特。单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讲,后代诸多文学评论家都在各自著作中阐发对其历史小说的艺术和思想成就的理解。比如十九世纪的巴尔扎克,别林斯基,托尔斯泰,勃兰兑斯,以及二十世纪的普列契夫,利维斯,福斯特,安尼特•鲁宾斯坦和戴维•戴希斯等等。这些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文美惠编著的《司各特研究》中,成为国内研究司各特的原发性材料。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近代历史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女性主义者所倡导的非范式主义批评实践的兴起”,对司各特历史小说的研究状况达到新的起点。其突出特点是,研究的领域比较开阔,并不拘泥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成见,也不被以往的研究领域所束缚,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有所创新。首先是英国学者杰弗逊在《简论瓦尔特•司格特》认为,司各特的作品深刻影响到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影响到当时读者关于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影响到近代社会思想意识的形成。作者继而认为,在英国国内的文学教育中存在着对司各特作品的误解与忽视,从而强调当今的评论家应该对司各特的小说重新进行研究。其次是布朗•伊安、德克•乔治分别从司各特小说的古董收藏、风景描写两方面对司各特小说所作的研究。美国学者德克•乔治在其《浪漫旅游小说:安拉德克利芙、司各特、雪莱》一书认为上述三人的风景描写,既来源于他们旅游时实际的所见所感,也受到他们的小说整体构思的影响。关于司各特小说的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的特点研究,罗伯特•埃文和麦肯托斯分别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司各特的艺术见解两方面加以探讨。乔恩斯.凯瑟琳在其著作《文学记忆:司格特的“威弗莱”小说与叙述心理学》中探讨了在苏格兰和美国两地存在着“恒久的”十八世纪记忆与司各特小说叙述的关系。而李永训在《民族主义与反讽:伯克、司格特、卡莱尔》论文谈到,以司各特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民族主义在创作中如何积极探究反讽叙述的潜力,以此来激发市民、民族的凝聚力。大卫•斯泰恩的文学研究则另具特色,将小说创作和法律问题相结合从而评价了律师这种社会职业在司各特的小说创作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总之,在国外学术界,对司各特的研究非常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其历史小说进行了研究,这与其大家的地位是十分相称的。
本文的写作拟使用的参考文献如下:
一、司各特作品:
[1](英)司各特:《威弗莱》,石永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英)司各特:《红酋罗伯》,李铕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3](英)司各特:《中洛辛郡的心脏》,章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其他作品和著作:
[1] 茅盾:《司各特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钱乘旦、许浩明:《英国通史》,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美)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藏佩洪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美)乔治•H•米德:《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7]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安徽省临泉县第二中学子课题组 朱成天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和努力申请,我校申报的子课题——“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获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课题组的批准,并允许正式立项,我校也被总课题组命名为实验学校。
今天,由我代表临泉二中课题组作开题报告。
一、子课题的提出
1、当前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日趋功利化,考试分数几乎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考试成了教育的起点,也沦落成教育的终点。而人文关怀、个性趣味等这些教育的应有之意被残酷地忽略。当前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急切呼唤更加具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而校园文学活动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当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毋庸置疑,当前学校的作文教学存在费时耗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很多语文老师不满于现状,可是一时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其实,稍作讨究便会发现,缺少训练阵地和缺乏写作动机是作文教学陷于困境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校园文学活动,这两个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极大提高当前的作文教学效率。
3、校园文学活动方兴未艾。其实,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校园文学活动就已经蓬勃开展,而且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就我校而言,晨曦文学社阵容壮大,创作活动十分频繁,创作成果也很丰富,《晨曦》杂志陆续出版,校园文学创作网站十分活跃,和兄弟学校文学社的交流活动也经常举行。目前,校园文学活动急需要进行理论指导,并且从宏观上进行规范,这也要求我们对方兴未艾的校园文学活动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说
1、校园文学活动
从广义说,校园文学包括一切发生在校园的文学现象,如校园文学创作活动(学生的创作、老师的创作、其他人员进行的校园文学创作)、校园文学批评活动、校园文学交流活动、校园文学鉴赏活动、校园文学教学活动、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学理论研究活动等等。
从狭义说,校园文学活动仅指校园文学创作活动。
2、作文教学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据此,我把作文教学定义为:按照一定的计划和步骤,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文学创作和应用文写作,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
三、理论依据
1、我们将尊重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规律,让高雅的文学活动熏陶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文学活动中来,自觉创造优美的、健康的、高雅的人生形式。
2、我们还将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念,尊重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客观规律,还原艺术行为的本色,保持校园文学活动的原生状态,维护校园文学的纯洁性。
3、我们开展的子课题研究,还将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到学习、写作和科研中来,极力构建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研究目标
1、推动校园文学活动更加健康的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指导当前校园文学活动,团结和带动一批有志于文学的学生和教师,开展校园文学创作和研究活动,努力掀起校园文学活动的新高潮。
2、弥补当前学校教育的不足。通过本课题研究,大力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丰富二中师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二中师生的人生品位,能够弥补当前学校教育人文精神的不足,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帮助作文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
3、为临泉二中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本课题研究具体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然为参加新高考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另外,我校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在硬件设施、办学理念、科研能力等方面,必将有较快的发展,这也能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发展壮大。
五、子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校申报的子课题“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打算把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的关系作为研究的终极目的和研究过程的主线。围绕这个目的和主线,打算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
1、校园文学活动研究。
具体研究校园文学创作、校园文学批评、校园文学交流、校园文学的概念、文学社团活动等内容,力图得到对校园文学现象更深刻的认识,弥补当前校园文学研究理论的不足。
2、作文教学研究
包括作文教学策略研究、作文教学理论研究、作文教学与人格培养研究、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原则研究等内容,力图通过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作文教学的理论认识,总结规律和经验,指导当前作文教学科学发展。
3、校园文学活动和作文教学关系研究
具体研究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校园文学活动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等内容,通过研究建立理论体系,指导校园文学和作文教学。
六、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注意研究师生在校园文学活动和作文教学活动中的行为,长期观察,总结规律,形成个案,为理论研究提供必要信息。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个体采访、典型分析等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课题研究的必要信息和数据。
比较研究法:将本校课题研究开展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的相关性信息;将本校和外校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得出课题研究的成效性信息。
2、实施步骤
申报与立项阶段(2008年4月-5月)
该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 A、准备子课题申报材料和实验学校申报材料,确定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 B、正式申报,等待批准。C、撰写并修改开题报告。
实验阶段(2008年5月-2009年12月)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A、召开开题会议,确定科研方案,落实研究措施。B、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发动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活动中来,及时沟通信息,组织研讨,积累材料。
总结阶段(2009年12月)
汇总科研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进一步修改科研论文,推广研究经验,并将科研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3、预期成果
形成典型个案,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开发校本教材,推介晨曦文学社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①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王子贺 临泉二中校长、校党总支书记 高级职称
副组长:李兴志 临泉二中副校长 高级职称
王宗涛 临泉二中教导主任 高级职称
杨治国 临泉二中教科室主任 高级职称
②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 张晓庆,临泉二中教科室副主任,高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创作和欣赏研究。
副组长:苏超众,临泉二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职称,负责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成员:A、朱成天,中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关系研究。B、王坤,高级职称,负责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原则研究。C、李锐,中级职称,负责文学社团活动研究。D、梁军,中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批评和校园文学交流研究。E、于彩虹,中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理论研究。F、张云程,中级职称,负责写作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研究。G、张琳,中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学活动与语文教学关系研究。H、许晶晶,中级职称,负责校园文学活动与人文素养关系研究,并且负责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工作。
③课题指导小组
陈同文:临泉县教研室主任
马红梅:临泉县教研室副主任
周莉:临泉县教研室副主任
2、课题研究的管理
①经费:学校提供经费并管理。
②教研:根据《临泉二中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子课题“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研究”实施方案》进行。
③课题组自我管理:课题组共有十位成员。大家分工合作,每人着重开展一个领域的研究探讨,并将研究成果形成文字。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1、课题组成员素质过硬。
2、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3、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4、课题组管理规范有序。
2008年6月17日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论《布朗德》和《培尔•金特》中的矛盾本质
一、立论依据
(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1、论文的研究意义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挪威的杰出的戏剧作家,他一共创作了26个剧本和为数不少的诗篇。这些作品被译成了多国文字,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成为世界文学宝藏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易卜生在中国已被人们耳熟能详,他被介绍到中国来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易卜生的中期剧作“社会问题剧”往往是被人们研究最多最全的。而他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或由于题材所反映的挪威地方色彩偏重,或者因为象征主义的气氛浓厚,不易为读者们所接受。因此他早期的浪漫主义剧作,研究者甚少,以致研究资料比较匮乏。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1)通过塑造古代的英雄形象,宣传民族独立精神和爱国意识,歌颂民族团结统一,借以教育人民的,有《英格夫人》(1855)、《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2)描述古代爱情和婚姻矛盾的悲剧,抨击资产阶级社会中婚姻的现金交易、金钱关系的,有《苏尔豪格的宴会》(1856)、《恋爱戏剧》(1862)等;(3)表达愤世嫉俗、与陈腐的社会秩序对抗,用以谴责小市民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精神状态的,有《布朗德》(1866)、《培尔•金特》(1867)。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易卜生的早期浪漫主义剧作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它本身拥有着多重代码,瑰丽丰富的内容,代表着易卜生的早期戏剧创作思想,同时对易卜生中期的社会问题剧和后期的象征主义诗剧创作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他的早期剧作的研究资料甚少,《布朗德》和《培尔•金特》这两部作品却是“冷点中的热点”,不仅如此,这两部长篇作品还是易卜生早期浪漫主义戏剧的重要代表,其中许多的线索都向他早期其余的戏剧辐射开来。因此,对这两部剧作的研究,即是对其代表的早期浪漫主义戏剧研究的一个总结,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二、关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资料不多,大多数论述散见于作家生平研究或作家作品综述中,真正独立成篇论述的还不到十篇,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从戏剧演出的角度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十分分散。本文对这个角度的选取,可以补充关于其早期戏剧的研究资料。
三、由剧作研究上升到对于易卜生本人的创作个性和创作思想研究。易卜生曾说:“《培尔•金特》是写完《布朗德》之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这两部剧作在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有着暗合和对比的联系,因此评论家们把它们称为“姊妹篇”。曾有评论家说:“布朗德加上培尔就是易卜生本人。”由此可见,这两部作品对于研究者们挖掘深层次的易卜生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这两部剧作从不同的人物形象系列,剧作主题等方面,从截然不同的矛盾的两个侧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易卜生。剧作中暗含的矛盾思想,由剧作的矛盾思想继而深掘到易卜生本人创作个性中存在的矛盾思想,以及产生这种创作个性的根本原因,和由它辐射开来,对中期社会问题剧和后期象征主义剧的影响,都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
自易卜生创作至今,国外对《布朗德》和《培尔•金特》的研究从未停止,中心仍然集中在挪威,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中。1956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杰尔•查文著,李相崇、王以铸译的《易卜生论》。1982年12月出版了高中甫编选的《易卜生评论集》,其中收录了28篇研究易卜生及其作品的论文。美国的哈罗德•克勒曼著,蒋嘉、蒋虹丁翻译的《戏剧大师易卜生》于198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挪威评论家海默尔著、石琴娥译的《易卜生——艺术家之路》于2007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研究:
(一)批判主题。讽刺、抨击挪威国民性中的消极因素,如自私自利、回避责任、自以为是、用幻想来代替现实。
(二)自我主题。表现“易卜生主义”的又一力作。反映了易卜生对于自我的哲理探索,表现了个人精神的反叛。
(三)道德主题。道德剧的浪漫式扩展,对读者们进行道德上的指引。说明人如果在道德追求中失败,就意味着身份的丧失,那么最终自我也就完全消亡了。例如挪威的阿斯比昂•阿尔塞斯的《易卜生的道德剧:阅读<培尔•金特>的几点建议》。
(四)女性主义主题。男人把他美好的自我,把他想爱但却不能去爱的一切全部反映在女子身上,并通过分离更易于达到一种所竭力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境地。例如奥托•魏宁格尔的《亨利克•易卜生及其诗剧<培尔•金特>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四
梁晓声创作在知青文学中的地位
一、文献综述
(一)引言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文革对文学的负面影响是令后人十分惊悚的,但另一个不可磨灭的事实是文革也塑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革作家群,由此而形成的众多文学形式和流派中,又以知青文学最为明显和突出,在当时那个疯狂的年代独树一帜。如今,知青文学仍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刺激,有着自己的精神资源,有着对时代的独特体验和思考,有着对时代或含蓄或直接的反应。[1]在文革期间,知青作家身受严酷的批斗与迫害,但时代的疯狂与喧嚣可以伤害人的身体却无法触及灵魂,他们超越了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人性、欲望等主题,显示出处于逆境中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恩格斯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文革开始了知青文学的一个崭新时代。 “红色浪潮”席卷神州大地,立体而纵深,给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知青文学提供了一个深广的物质基础。知青这段历史,已经无法从知青记忆里抹去,这根敏感的神经,轻轻一碰,就会疼痛。即便疼痛,知青生活的书写一直在继续。[2]粗略数来,80年代及以后走红文坛的作家中,就有竹林、铁凝、郭小东、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史铁生、韩少功、张抗抗、王安忆、郑万隆、王小波等下乡知识青年以文学创作反映知青生活。这些作家创作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们的作品其时就达到多高的艺术水准,而在于以群体的方式,为知青文学注入活力,扩大影响,形成了规模优势。
梁晓声是知青作家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当代理想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在梁晓声迄今的全部作品中,知青文学大概只占五分之一,却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刻下的最深的痕迹。本文抛却了对知青文学的整体研究,包括对其产生、发展、流派等的研究,着重探讨其中的一位代表作家——梁晓声的创作在知青文学中的地位,从某一位作家个体来看知青文学,不是简单的研究某一位作家或简单阐述某一文学流派,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探求其间关联性与差异性。
(二)研究成果和空白
到目前为止对知青文学的研究,其上限已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杨健的《中国知青文学史》就将1953年团中央组织高小、初中生回乡务农文件的下发,一些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作品的出现,作为知青文学产生的起点。[3]文革中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就成了知青作家一份特殊的精神资源。王尧先生曾经谈到:“‘文革’和‘文革文学’曾经是我和我们成长的思想文化资源;历史的残酷在于它开了个玩笑,一个曾经是‘正面’的资源终于成了‘负面’。大多数从文革走来的作家都经历了这样痛苦的蜕变,完成转变(或基本不变)则又千差万别。从这个意义说来,80年代(乃至90年代)领一时风骚的知青文学,是应该感谢于文革的。不管怎样反思那一段创作,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也是一种生活的历练。[4]
下面把对梁晓声与创作及知青文学的研究的整体状况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回顾和分析:
1. 对梁晓声及其知青作品的总结。
梁晓声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插队北大荒,1974年进入复旦中文系。他的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创作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为新时期注入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充满着火样的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5]气势雄浑、沉郁悲壮、浓郁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代表作主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其中,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多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短篇小说《浮城》浪漫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原则相结合,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或许正因为曾有上山下乡的经历,以及长期清苦的生活,梁晓声一直以“平民代言人”的身份活跃在文坛上,描写挣扎在社会底层百姓的喜怒哀乐。 “青春无悔”是贯穿梁晓声创作的基本主题,作家从知青的苦难历程中汲取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力量,使小说富于了慷慨悲壮的感染力。[6]梁晓声写“知青”的作品,并没有回避“文革”在青年人身上留下的伤痕,但他更着力于表现青年人身上壮美的情怀。这也源于他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唐达成曾说,梁晓声的作品有一种“高怀观世壮气横天”的境界。
2. 知青文学的表现与梁晓声代表作分析。
“知青”存在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知青作家的精神历程又有着十分独特的一面,这使得知青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种独特形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独有景观。“知青文学”的命名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从狭义上看,其题材取自于知青生活;从广义上看,指知青作家以知青意识、知青情结来完成作品。在创作中,知青文学充当了那一时期集体宣泄的渠道,其作品取材于知青生活而又超越了知青生活,知青作家普遍而又独特的心理经验使得“知青文学”在这一时期高潮迭起。中国青年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姿态,对土地、对民族做出沉重而又坚韧的道义承担和情感负荷,对个体生命、人生价值进行着执著而又无悔的追求。他们对自我和现状有一种理性的超越和深层的思考。
80年代初,知青文学冲破了伤痕文学的已有规范,迅速强化了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在兴起的过程中,由浪漫主义到逐渐具备了冷静的思索和整体关照的品格,真正确立了知青文学的境界。他们站在一定的历史制高点上,把知青作为一种媒介,挖掘出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如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史铁生的《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描写了一个知青小分队,为了征服一个叫“鬼沼”的地方开进了杳无人烟的大沼泽,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小说的另一线索是知青之间的爱情纠葛和情感升华,两条线索相交,使作品焕发出寻找人生价值的理想光茫。唤起我们的是豪迈的、使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精神,颂扬了知青一代建设荒原,献身荒原的奉献精神,充分肯定了知青一代的人生价值。作者通过这些作品证明“尽管时代是荒谬的,但这一代人的理想是神圣崇高的”。[7]知青作家在知青的历史中,既品味到人生的苦楚,同时也感受到知青历史对自我塑造的力度,开始意识到上山下乡这段经历使他们的人生有了一种沉甸甸的价值。如叶辛的《蹉跎岁月》、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这些作品以其轰轰烈烈、悲悲怆怆的风格撼动人心,写出了这些动荡年代中的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的冲撞中迷惘、苦闷和执著的多种形态,并最终以知青精神完成对自我的塑造。知青返城的现实使知青与社会发生了更广泛的联系和更尖锐的矛盾,在尖锐的现实矛盾中,知青作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曾经走过的那段岁月,从中汲取现实中坚强生活的勇气,努力寻找一种自强自立精神, 强化了知青生活磨炼意志的一面,在崇高悲壮之外,增强了理性思考,增加了深沉因素,其审美品格开始由悲壮崇高转向深沉凝重。梁晓声在他的《雪城》中把返城知青的这种矛盾心态真实地宣泄出来,并且强化到严的程度。返城知青在新的现实生活面前尴尬无奈的窘迫相表露无遗。董淑华说:“知青文学描绘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令正常人性震颤的扭曲、裂变和青春毁灭的悲剧”。[8]
梁晓声在《北京文学》撰文指出:知青上山下乡,“是文学蕴藏内容极其丰富的矿脉。前期对它的创作采掘有点儿像‘开发热’,我是太追求眼前效益的急功近利的采掘者之一。这并不意味着破坏了它的‘资源’。……只不过我们的孜孜以求,却都没有采掘出它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它后来的沉寂是好事,埋藏久些,形成的矿质更高些。也许10年以后,也许20年以后,或会有知青题材的上乘之作”。梁晓声的这一段话代表了知青作家对于知青文学的一种反省精神。
3.梁晓声创作中对人性欲望的描写。
梁晓声20世纪80年代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登上新时期文坛,随后又有《今夜有暴风雪》、《荒原作证》等一系列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赢得了知青一代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也深受广大读者的信任与喜爱。作品中展示了特殊年代的年轻人特有的痛苦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思索后对自身及过去经历的肯定,表达了较为复杂的情感内涵,梁晓声因此成为“青春无悔”知青文学的典型代表。[9]裴晓芸(《今夜有暴风雪》) 是梁晓声笔下鲜明的知青形象之一, 她对于荣誉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是惊世骇俗的, 为了荣誉活活冻死在哨位上。英国哲学家休谟说, 人出于某种本能具有对于名誉的欲望, 对于荣誉和价值的追求当是人性之使然。因此, 梁晓声在知青文学中贯穿的人们对荣誉和生命价值的追求是超时空的, 是对人性欲望的抒写。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欲望内容是不同的,欲望及其所引导出来的人们的行为, 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流变性。在那个特定的年代,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政治荣誉是人的最高荣誉。梁晓声80年代知青文学中反映的知青们的欲望, 显然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政治荣誉的信仰。裴晓芸用血写申请书, 为了得到一支具有革命象征意义的枪, 并且为了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坚贞, 直至在暴风雪中冻死也没有离开哨位,为的是表达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从中也可以看到裴晓芸内心潜在的荣誉欲望之强烈, 超过了人对生命的本能渴求。按照休谟人具有追求名誉的欲望理论, 知青们的行为指向即是他们的欲望所在。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泯灭。
梁晓声另一类作品是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 90年代以来的《浮城》、《泯灭》等, 塑造了另一批有着别样欲望的人物。《泯灭》是梁晓声90年代的一部力作, 谢世洋、樊义安将其称为“一张欲望支撑的圆桌” [10]。主人公翟子卿奋斗不息的一生, 充满了一个又一个欲望,欲望使他从此一“围城”跌入了彼一“围城”。梁晓声的知青文学以及90年代的创作, 是他对社会、人生、人性的长久思索与忧患。可以说,六七十年代成就了知青一代崇高理想的梦想,正如梁晓声所说:凡留下开拓者足迹的地方, 便必定有卓越精神之闪光。但时代成就了知青一代, 但同时也使知青一代成为了时代的殉葬品。
4. 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与心理基点。
知青作家进行叙述的心理起点,应当说是知青生涯那种由于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磨难和心灵的创伤,那种不可铲灭的记忆所形成的“灵魂的十字架”, [11]但他们进行文学创造时,精神视点却落在知青人生和知青体验的各不相同的侧面,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姿态。
在新时期初短暂的展示“伤痕”、控诉诅咒之后,中国文坛就出现了新的类型的知青文学。这类作品往往回避从社会历史角度对知青运动的总体评价,而以辩证的眼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主体人格基调,着力开掘知青生涯在人生历程中的正面价值。其代表性人物有张承志、梁晓声、孔捷生、史铁生、叶辛和晓剑等作家。主要由他们的创作及其精神价值趋向,构成了80 年代中国文坛知青文学的主导性话语。其中,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白桦林作证》等力作,以难捺的激情,富于雄辩的笔调,把人物推向命运极境、人生关口进行刻画区别的艺术构思,浓墨重彩地渲染知青一代的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爆发显现的群体情义,努力地挖掘知青身上被当代畸形政治文化所掩盖扭曲了青春光彩和人情、人性的美好及其世俗英雄主义的品格。在这类作家的创作中“青春无悔”是显示给中国文坛的共同精神姿态。知青文学主流的主要特征是寻梦与寻根,是建立在自恋之上的英雄主义叙述,以梁晓声、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史铁生等知青作家簇拥着的主流知青文学正在向读者展览一批奋进的、充满梦想和责任感的知青形象。[12]这些形象将知青文学的主流姿态推向极致,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也造就了80年代令人振奋令人激情的文学历史。知青作家的“智慧之最深的本源”和“观念的天赋可能性”, [13]是青春时期那本性再生时期由生理和精神本能所导致的“典型情境”,以及在那种情境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体验,知青文学和知青作家群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这种独特性,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风貌与格局。
目前,知青文学研究已颇受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学界关于知青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诸如知青文学发展脉络的研究,知青文学发展体系、阶段的研究,知青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历史的研究,知青作家群的生活经历及创作特色的研究等等。当前,关于知青作家梁晓声的研究也已不少,主要研究其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具体特色,研究其作品中的社会化、人性化描写等。本文将文学派别和作家作品相结合,以知青文学为基点,以作家梁晓声为契机,联系知青文学的各方面,着重对梁晓声知青文学创作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梁晓声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殊同,进一步剖析其作品在知青文学创作中的特色,在书写梁晓声知青小说文体风格的基础上,表现梁晓声知青文学的独特性,综述梁晓声创作对知青文学的影响,阐述梁晓声创作在知青文学中的影响、作用和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69
2 王周生.曾经沧海——知青的书写与被书写.文汇报,2008(8)
3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6
4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 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276
5 康长福.论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齐鲁学刊,2000(6)
6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1
7 董之林.走出历史的雾霭.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131
8 董淑华,张景忠.试论知青文学对精神家园的寻求和重构.东疆学刊,2004(4)
9 孙旋.作家梁晓生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 2005(3)
10 谢世洋,樊义安.一张欲望支撑的圆桌——解读梁晓声的<泯灭>.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
11 郭小东.流放者归来.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扉页
12 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 粤海风,2005(5)
13 荣格.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87,40、225
二、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一)研究重点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特色,其创作与其他知青作家的异同,及梁晓声创作在知青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研究难点
一是研究梁晓声作品中的知青文学;二是研究知青文学的发展脉络;三是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研究范围
本篇论文以知青文学为基点,通过论述梁晓声的知青文学创作特色,从梁晓声作为典型的知青文学代表之一出发,联系知青文学的各方面,比较梁晓声与同时代作家的殊同,综述梁晓声创作对知青文学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 宏观分析与具体内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 系统联系与分析法。把知青文学的发展和梁晓声创作特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3.文本分析的方法。联系其具体作品,分析、阐述梁晓声的知青文学的创作思想和特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联系现当代知青文学发展的现状,举例、对比说明梁晓声与其他知青文学作家的异同,进一步把握梁氏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