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多球训练法对组合战术发展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8758 日期:2023-08-13 来源:论文网

  多球训练在我国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网球等运动项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也是普遍采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是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乒乓球多球训练对提高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专项身体素质方面、保持我国乒乓球在世界先进水平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而且日益被各级教练员所重视并大量应用至今。在日常的训练和应用过程中广大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多球训练经验和研究成果 , 使多球训练这种训练方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 而且研究工作也在进一步由定性分析阶段向定量研究阶段推进 , 并向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上发展。

  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是 60 年代原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李仁苏从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排球训练法中移植过来的一种训练方法。几十年来乒乓球多球训练法对我国乒乓球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 对提高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及专项身体素质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并且日益被各级教练员所重视和大量应用。在日常的训练和应用过程中广大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 使多球训练这种方法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 从无到有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 而且研究工作也在进一步由定性分析阶段向定量研究阶段推进 , 并向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上发展。为了解我国乒乓球界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法的研究现状 , 文章分以下几个方面对过去有关多球训练法的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综述 , 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和依据。

  1. 多球训练的概念

  多球训练是指将数十个、数百个乒乓球放在一个筐(或盆)内,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与要求连续不断取球,并采用不同的供球方式将球击至练习者的台面,从而达到提高练习质量的目的。

  1.1 乒乓球“一球一击”训练方法的概念

  “一球一击”指多球训练时,练习者对每一个球只击一次,接击下一个球的练习方法。讨论:1. 供球人可能是有一人,也可能有两人,也可能无人(如用发球机);2. 练习中可快速供球,也可变换节奏或有意放慢速度节奏,应该依照不同的训练对象和训练目的进行不同方式的供球;3. 双方也可以不分“供球方”与“主练方”,每人对每球均击一板,每人均有各自的训练任务和要求。

  “一球多击”指多球训练时,双方按要求对每一个球进行多次对击的练习方法。讨论:1. 主练者不一定非要把球击到陪练者的某一台,有时也可按要求击到另一半台或全台其他落点;2. 下一个球的第一板击法有多种,不一定是指通常的“发”球。3. 队员之间相互练习时,也可不分供球者(陪练者)与主练者而是按要求各练各的内容。

  1.2 组合技术的概念

  组合技术是指在乒乓球比赛中 , 由两个以上单一技术或单一技术在不同情况下连续使用构成的技术组合 , 也是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基本练习形式。

  《乒乓世界》中一篇关于乒乓球组合技术的文章阐述了单个技术和组合技术的意义和关系,即:(1)对单个技术质量的要求:各种技术都有各自相应的质量标准,尽管这些标准不可能做到量化,但仍然存在着明确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来源与当前比赛中该项技术的最高水平。如此类推,我们可以把当今各种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为我们单个技术的质量参照体系,这样,我们对技术的质量标准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评价。(2)对结合技术的质量要求:上述建立单个技术质量评价体系的方法同样适合于对结合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所不同的是,建立结合技术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对单个技术质量的评价外,还要考虑到打法类型、技术风格和个人特点 ( 包括特长技术 )。

  2. 多求训练队组合战术的影响

  (1)多球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组合技战术有重要作用。

  (2)多球训练中采用两至三人供球对提高乒乓球组合技战术比一人供球的效果好。两至三人供球更接近单球训练和比赛中的球,这种较新的训练形式能够调动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组合技战术的训练。

  (3)多球训练有助于增强运动负荷,提高训练效果;有助于提高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体能,可解决单球练习不易解决的训练质量和强度问题。

  (4)经过多求训练的队员相持能力提高度比常规训练提高度高。

  3. 多球训练对其它因素的影响

  彭瑞指出 :“在乒乓球的训练中常采用多球进行摆臂速度的训练 ,”通过多球以快速递送的方式可以发展运动员的几快.李凤朝曾提出 :“我的多球指导思想是要快、要难 , 要从实际出发 .”李凤朝还提出 :“快送引来了反应快、步法快、出手快 .”这个观点与王家正等提出的“多球训练法对培养运动员判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有些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采用不同的方法供球一定能做到快速判断 , 快速应变.反应快 , 就要有判断的成份.步法快、出手快又含有随机应变的成份,所以多球训练 , 对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会有太多的制约 .“无论训练哪些内容都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相应提出要求 ,运动员水平提高了 , 要求也要提高。

  4. 多球训练法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乒乓球多球训练法从 20 世纪60 年代的第一篇文献发表至今已经 40 多年 , 在这几十年中 , 中国乒乓球界的教练员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科研人员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 使乒乓球的多球训练法向着更完善、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 也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总结和研究。侯少文提出“对业余体校少儿和成年专业组运动员的多球训练模式及多大的强度 , 多大的量更为适宜还需进一步研究.在技术方面的临场观察还只是定性的问题 , 今后还有在定量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李凤朝提出“多球训练更应从实际出发”。

  5. 建议

  (1)在平时训练中应该多使用多球训练法中的“一球一击”的训练形式来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

  (2)在较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队中,对组合技战术的多球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这种两至三人供球的形式来替代一人供球的的形式。

  (3)根据每人的打法风格,进行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组合技战术的训练内容。

  (4)进行多球训练时注重与体能训练相结合。

  (5)供球时应注意与实际比赛相结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