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的读思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489 日期:2024-01-19 来源:论文网

语文学习中的读思录语文学习中的读思录

id=zoom>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有好的方法,就可事半功倍。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升华,让写作成为追求。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之道。
  关键词:教学;读书;思考;笔记
  
  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课堂获得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读、思、录。在读中要有思,在思后要有录。使读、思、录结合,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我在工作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读,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把这句话落实到课堂上。有的老师搞“一言堂”,不给学生留一点读课文的时间,有的老师只让学生课下读,还有的只让学生课上默读一遍,就开始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这样就使得许多学生在不读内容的基础上去理解课文,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这样就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思,是语文学习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学生在读书时既要熟读,又要精思,以及表示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每天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要让学生在读中思,即养成有目的读书的好习惯。我们提前布置好预习作业,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
  另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求同学们不要急于求教于别人,独立思考是把死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的最有效方法。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一定要独立思考,想一想要表达的精神,就理解了。碰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一但弄明白,再思考为什么这样?而我们的一些同学,懒于动脑筋,耻于问人,这样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遇到问题独立思考。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固有的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旧的思维框框,充分发散思维,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思维方式。
  录,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多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思考的同时要写读书笔记,把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也要把自己阅读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记下来。经常这样做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了。思也是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和提升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也一直让学生保留着这个好习惯。如: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把自己在朗读中的感受或体会进行记录;在思考预习作业时,我会要求他们把找到的答案写下来,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中教学中,我会教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在辩论中,我让学生写好辩论时的内容提纲;在学完课文后,我会让他们写出自己的学习体会或学习收获。让他们时刻把笔握在手中,养成习惯。同时,我还尽量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练笔的机会。例如:在学完古诗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联系诗中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诗的意境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画面以小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再如:读完《骆驼祥子》这一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记下自己最美好的回忆,鞭策自己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读、思、录三种能力的提高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语文课堂教学要围绕着三种能力的展开教学。只要是有利于这一目标达成的方式方法都是好的。语文教学要将工具性的学习与人文性学习结合起来,使课堂不枯燥,让学好语文成为学生自发的要求。要让活动成为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挖掘无处不在的信息源,通过视觉听觉各种感官进行学习。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升华,让写作成为追求。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之道。
  只要同学们发愤苦读,深入思考,勤于笔记反复训练,那么,大家基本上便学好语文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