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601 日期:2024-01-20 来源:论文网
儿童心理认知发展分为感觉运动时期(0-2岁),思维准备时期(2-7岁),思维时期(7-11岁)和抽象思维时期(11-18岁),那么初中时期是学生从思维阶段向抽象思维阶段过度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语文学习中,思维常识可以大体上统领各类语文知识。语言现象中的常用字、句型、段式、章法就一个具体的思维流程来说,都遵循一条基本法则,就是必须从思维起点开始,逐步走向终结,即有一条思路。不论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也不论是求同思维还是求异思维,都是如此。只要捉摸住思路,就能提挈有限的常用词、句型、段式、章法。思路的条理性,要求用词准确、造句通顺、段落分明。这样就可以把语法、写作手法等等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周密的思路,形诸于语言文字,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等,这就又把修辞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贯通了起来。这样,就找到了贯通各类语文知识的线索,获得了解释各类语言运动形式的钥匙。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而来得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加强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感受能力是人们对外界的直接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然而,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本人发现:有些学生无论对生活还是对文章(课文)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即对客观事物缺乏“感之于外,受之心于”的一种情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一是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的直接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对人、事、景、物进行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例如“开放五官”,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等等。并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任务、对象、内容,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手段,比如定点观察、移位观察、立体思维观察等等。教师在平时的语文生活中还可很好地组织集体郊游、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学生直接、有目的地感受生活。把生活中的闪光点及时记下来,并能对记录下的人、事、景、物设身处地地去体味和领悟。例如:夏天带学生到河塘边,学生看到了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闻到了荷香,但这只能算是观察到了,感觉到了,还需要去体味、领悟。如果有学生觉得这荷叶绿得颤动人心,荷花香得沁人心脾,于是发现了自然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感受了。
  二是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间接感受。相对于纷繁广阔的世界和多姿多彩的人生,我们自己的经历、生活、情感总是有限的,甚至微不足道。这样,在引导学生获取生活中的直接感受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间接感受。“书是活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深刻领悟”。教师可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最好能适当讲授些文学知识,并投石激浪,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的再造,既提高学生的间接感受能力,又收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奇效。
  
  二、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感知没有记忆参与就不能实现;没有记忆贮存的知识信息,人的认识图式就无以调整。人的记忆能力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要素。“识记”是大脑不断积累与贮存知识信息,强化主体感知能力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知识信息的过程。“再认或重现”是适时提取大脑中存贮的知识信息的过程。三个要素是相伴而生,相行而存的。记忆因为有无目的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在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就不能只要求学生识记,还应给予具体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确定记忆目标,明晰记忆意图。其次,帮助学生尽量透彻地理解所要记忆的内容,因为理解的东西更容易记。再次,指导学生经常复习,复习可以造成主体自我刺激而强化记忆。理解对于记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特点,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引导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散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由这个人想到那个人,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由此及彼地想;二是所想到的事物都是客观上已经存在的。想象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想象常常要通过联想、推理、分析综合等多种思维形式来进行。因此,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就自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语文听说读写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传统的习惯的常规思维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产生保守落后、墨守成规的思维惰性、束缚思维的发展,难以展开思维的翅膀,难以出现思维的创新局面,经常抱残守缺,陈旧古板,荒唐可笑。这是学生积极联想的结果。
  出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文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1999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人脑可以移植》等等都是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文题。因为诸如此类的作文只可能让学生去写想象中的东西,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等思维方法进行开放性地思考、超前性地思考、创造性地思考,“异想天开”、“胆大妄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在想象作文中得到了提高。
  从思维能力和整个智力的关系看,思维能力是核心。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细心捕捉,及时点拨、深化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