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ARM体系结构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5031 日期:2024-01-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ARM体系结构结构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学科,不适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ARM体系结构结构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ARM;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一、前言
  《ARM体系结构结构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学科。涉及电路基础、电子技术、ARM、linux、网络等等多方面的电子基础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为主而实践辅之,教师很难顾及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学生也会对该课程失去应有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正积极开展对《ARM体系结构结构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部分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基于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精简课程体系,大量增加实训的时间和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因为此课程涉及的知识较多,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入门,是很多学校面对的问题。因此仍然需要积极探索《ARM体系结构结构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二、课程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中,针对ARM体系结构原理这门课,大部分学校只介绍ARM体系结构原理及其基本功能,侧重点在ARM的内部资源及工作原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这种教学的问题较多。因为ARM本身资源较多,学起来比较难,而且应用性不是很强,所以学生兴趣不是很大,同时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也不是很强。
  针对此问题,我作了很大的改革,从教学内容方面做一些调整。坚持以应用为主,淡化了ARM的本身的资源。
  刚开始,首先让学生从搭建嵌入式开发的平台开始,因为嵌入式门槛较高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开发平台的搭建比较复杂,很多人因为平台搭建不好而在后续出现很多问题,进度大大打折。所以,在刚开始,应让每个学生自己安装vmware虚拟机,在vmware上安装linux以及在linux上安装交叉编译环境,经过这样的搭建之后,学生就可以在上面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了。为了进行pc机与arm开发板之间的文件及信息交流,我们还需要搭建别的平台。为了实现linux与PC机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FTP的方式,实现文件的交流,同时需要通过超级终端来实现对ARM开发板的控制。
  通过这一系列的开发环境的搭建,学生对这门课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阶段,给学生一些linux的驱动程序,让学生把它编译成目标文件,并拷贝到ARM上运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ARM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个阶段,在前面的基础上,来编写一些自己的驱动程序,这部分就需要对ARM的内部结构有一些了解,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也有了嵌入式产品开发的大概思路,所以他们也有了学习能力,能根据需要来查找问题,以及有目的地学习。
  通过这次教学内容的改革,发现学生的吸收能力、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情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他们以后深入的学习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由ARM体系结构原理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的。ARM体系结构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新兴课程,在ARM体系结构原理课程中体现“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带着“解决实际任务”的目标去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教学过程中,由“兴趣”引导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融“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是成功运用该方法的关键,它将决定课堂教学是流于形式还是真实有效的,决定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设计项目时除了要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提高融入其中外,还要坚持项目来源的真实性、趣味性、综合性等原则,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自身特点,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所在和该课程的实际应用,然后制定相应的任务。《ARM体系结构原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ARM软件构成及功能,能够根据ARM的资源,根据需求,开发一些应用。整个课程的教学通过由浅入深的任务来展开,具体的做法是: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驱动程序,了解嵌入式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如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ARM的功能模块,比如流水灯功能的添加,然后添加一些中断的控制功能,使学生整体了解到驱动程序的开发。最后根据现有的程序,学生完成一些复杂的程序,比如网卡驱动、USB驱动,通过这些复杂的学习,能把前面学的知识结合起来,达到了学习ARM教学的目标。
  3.考核方法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即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方法并不太适合这门课程的特点。为了更加公正、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和结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积极采用除闭卷考试以外的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具体如下:
  ①注重过程考核。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考核,每个项目均设置考核环节突出项目制作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就有独立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机会,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强调项目成果评价,项目成果的评价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注重项目成果的实用性,并及时将评价反馈给学生。
  ②突出能力考核。把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专项能力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能力目标考核体系。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专项能力目标的要求,考核每个学生的能力达标水平。
  三、结束语
  ARM体系结构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积累,我认为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首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避免单纯按照软件应用角度来讲解教学内容而忽略它的电子专业性;再则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改革后的考核方法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考核,突出能力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较好掌握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颖,陈之龙,等.基于USB摄像头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7,(2).
  [2]王剑非,孟彦杰,等.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视频采集卡驱动程序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8).
  [3]赵安邦,陈华,等.基于PXA250嵌入式系统的视频采集系统[J].微型机与应用,2005,(5).
  [4]颜德田,蔡萍,黄标.基于PROTEL的电路CAD课程设计教学方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6):101~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ARM体系结构与原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