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教师在教学中宜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关键词:学校 兴趣 调动 方法 手段
中学生活泼好动,常把体育看成“玩”。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既能掌握技术动作又能锻炼身体呢?
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否则活动的效果则难以保证。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提高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教学如果一味地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为学生进行终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宜采用设置疑问、创设情境、角色转换等教学方法及激励评价等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一、通过设疑法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所谓设疑,就是以提问题的形式引入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做前滚翻这一动作时,开始让学生先在垫子上翻一翻、滚一滚,然后提问:我们该怎样才能翻过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尝试练习,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应该怎样做效果更好。
二、通过创设情境法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将教材内容融于一种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在情境之中,通过暗示、角色效应,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活动欲望,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练习活动中去。比如,在耐久跑中,如让学生硬跑400米~800米,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如果创设学生喜爱的“追赶敌军”的情境,学生会带着积极的情绪跑完全程。
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感兴趣
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鲜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长跑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螺旋跑、折返跑、追逐跑、变速跑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接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样在跳绳、篮球、游戏练习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或自己组织活动。给学生5~6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或让他们自己分组。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人在家庭中都是被百般呵护的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而离开家庭后,则会产生较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甚至导致性格的孤僻。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徒手操等形式,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在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让他们对该项运动产生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投实心球练习中,我们先让学生练习投较轻的物体“篮球”作为游戏教具,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从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体验蹬腿、收腹、挥臂的动作要点,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
五、利用成功教学法激励学生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现在的学生自信心很强,表现欲也很强,自己的行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就使得教师应当让每位学生有成功的积极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更加对此活动感兴趣,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例如我在一堂跳高课中,开始故意降低标准、难度,使得每位同学都有过杆的机会,而且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我只是表扬他做得出色的地方,学生顿时兴趣高涨,每一次练习结束后不仅去关注他人的动作,而且还在一起相互讨论如何才能跳得高,根本不用你去维持纪律,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就必须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我们要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
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奖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评价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其加强练习,补缺改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彼此交往,在心理体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这就是体育课的心理气氛。它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心理条件,也是衡量体育教学师生活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总之,兴趣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去学,愿意去练。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新的课程理念结合起来,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