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使用集成于CAD之上的模拟软件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通过状态空间法计算房间的冷、热负荷和热特性,对北京地区典型的板式和塔式住宅建筑进行了逐时模拟计算。计算中考虑建筑外表面的阴影遮挡、建筑内部发热量、房间与外界以及房间之间的通风换气。最后得出不同朝向、体形系数、外墙传热系数时建筑的采暖耗热量与热负荷指标。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得出不同建筑参数对冬季两个采暖指标的影响,从而给出住宅建筑整体设计的相关指导性结果。对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朝向、体形系数的建筑,本文则给出了耗热量和热负荷指标的变化比例。为了达到节能要求,对于偏东西朝向或体形系数超出标准的建筑物,需要降低围护传热系数,加强保温性能,以满足节能住宅相关标准。 关键词 耗热量指标 热负荷指标 住宅建筑 | ||||||||||||||||||||||||||||||||||||||||||||||||||||||||||||||||||||||||||||||||||||||||||||||||||||||||||||||
一、前言
三、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按照最大的幅度计算,板楼与塔楼的耗热量分别增加7.8%和4.5%,热负荷分别增加25.9%和1.4%。 |
不同外墙保温厚度时的建筑耗热量与热负荷指标 表3
6层板楼 |
16层塔楼 | ||||||
外墙保温厚度 |
外墙传热系数 |
耗热量指标 |
热负荷指标 |
外墙保温厚度 |
外墙传热系数 |
耗热量指标 |
热负荷指标 |
0 |
1.04 |
19.63 |
37.71 |
0 |
1.02 |
18.67 |
38.64 |
15 |
0.82 |
17.64 |
35.46 |
30 |
0.92 |
17.98 |
38.24 |
30 |
0.68 |
16.94 |
34.49 |
50 |
0.70 |
16.26 |
35.45 |
50 |
0.55 |
15.32 |
32.06 |
70 |
0.56 |
15.17 |
33.56 |
80 |
0.43 |
14.16 |
29.78 |
100 |
0.44 |
14.22 |
32.36 |
建筑耗热量与热负荷指标随外墙传热系数减小比例 表4
外墙传热系数减小 |
耗热量减小 |
热负荷减小 |
外墙传热系数减小 |
耗热量减小 |
热负荷减小 |
-21.29% |
-10.14% |
-5.97% |
-9.88% |
-3.07% |
-1.05% |
-35.10% |
-12.71% |
-8.54% |
-31.66% |
-12.91% |
-8.26% |
-47.37% |
-21.95% |
-14.99% |
-44.96% |
-18.78% |
-13.16% |
-59.03% |
-27.89% |
-21.03% |
-57.39% |
-23.84% |
-16.25% |
根据外墙、外窗、屋顶的传热系数及各自面积,可以由
计算出整个建筑的综合传热系数K。
建筑耗热量与热负荷指标随综合传热系数减小比例 表5
6层板楼 |
16层塔楼 | ||||
综合传热系数K减小 |
耗热量减小 |
热负荷减小 |
综合传热系数K减小 |
耗热量减小 |
热负荷减小 |
-21.29% |
-10.14% |
-5.97% |
-9.88% |
-3.70% |
-1.05% |
-35.10% |
-13.71% |
-8.54% |
-31.66% |
-12.91% |
-8.26% |
-47.37% |
-21.95% |
-14.99% |
-44.96% |
-18.78% |
-13.16% |
-59.03% |
-27.89% |
-21.03% |
-57.39% |
-23.84% |
-16.25% |
建筑的耗热量减小比例与建筑综合传热系数K的减小比例基本一致,建筑的热负荷减小比例低于耗热量的减小比例。
四、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总结出节能建筑朝向、体形系数、窗墙比以及外墙传热系数的取值情况。
建筑朝向尽可能是坐北朝南,即南向角度0度,偏东或偏西尽量不超过15度。最好的体形是长轴朝东西的长方形,板式住宅优于点式住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建造东西向建筑。在建筑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不变的情况下,耗热量与热负荷指标随体形系数增大而升高。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体形系数应尽量小,一般建筑都应控制在0.30以下,高层建筑更容易做到这一点。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则应该综合考虑外墙、外窗以及屋顶等等,因为综合传热系数K最终影响着建筑物能耗情况。
参考文献
1.彦启森,赵床珠,建筑热过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陆耀庆,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