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重庆市地下商场采用实地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商场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因素--CO2浓度,造成CO2浓度偏高的主要因素为人员密度、通风工况和空间形式。机械通风是降低室内CO2浓度有有效方法。问卷调查反映出人员对商场的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率较高。 关键词 地下商场 CO2浓度 室内空气品质 问卷调查 | |
重庆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1960年建造了大量的地下人防工程。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许多位于高区的人防工程相继改建成了地下商场。这些商场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间接影响着商场的经济效益。在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众多因素中,人员呼出的CO2浓度对舒适性影响最大。商场内CO2浓度的大小是设计通风换气量的重要依据。为此,笔者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位于高区的三座"平战结合"地下商场进行了CO2浓度测试 。 |
1.重庆地区室外CO2浓度值在500~650ppm之间,室外CO2浓度变化基本不影响地下商场中CO2的浓度和分布。地下商场CO2浓度主要由人员密度、通风工况和空间形式决定。
2.一号商场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各测点的CO2浓度值都低于1000ppm;二号商场的1D、4 D、5 D和6D的CO2浓度值都高于1500ppm,有的测点还高于2000ppm。说明单纯依靠自然通风不不定期能满足新风量的要求,对于特殊形式的地下商场自然通风效果更差,不能使CO2浓度达到《人防工程平时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一号商场测量数据汇总 表1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商场负二层 | |||||||||||
1 |
800 |
2 |
857 |
30 |
1029 |
4 |
1261 |
5 |
960 |
6 |
914 |
商场负一层 | |||||||||||
8 |
689 |
9 |
634 |
10 |
830 |
11 |
771 |
12 |
717 |
13 |
776 |
14 |
812 |
15 |
952 |
16 |
837 |
17 |
721 |
18 |
588 |
19 |
622 |
20 |
743 |
21 |
807 |
22 |
766 |
23 |
860 |
24 |
814 |
25 |
859 |
二号商场测量数据汇总 表2
测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测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测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测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1D |
1116 |
1850 |
2D |
1327 |
1500 |
3 D |
728 |
850 |
4 D |
1380 |
1565 |
5 D |
1453 |
2200 |
6 D |
1446 |
2000 |
7 D |
1418 |
1065 |
8 D |
1050 |
1100 |
三号商场测量数据汇总 表3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测点 |
测量值 |
2K |
560 |
1 |
1700 |
2 |
1455 |
3 |
1125 |
4 |
1095 |
5 |
1200 |
6 |
1200 |
1D |
1100 |
2D |
830 |
3D |
930 |
4D |
820 |
1Q |
1165 |
2Q |
1070 |
3Q |
1025 |
4Q |
1040 |
5Q |
1050 |
|
|
|
|
测试平均值 表4
地点 |
类别 |
月份 |
温度 |
相对湿度 |
CO2 |
月份 |
温度 |
相对湿度 |
CO2 |
一号商场 |
地下商场 |
11月 |
22.1± 0.6 |
55±8 |
950±150 |
2月 |
17.5±2.1 |
52±7 |
1200±250 |
12月 |
15.6±1.1 |
52±6 |
950±350 |
3月 |
21.2±1.2 |
55±7 |
1200±150 | ||
1月 |
15.2±1.2 |
48±7 |
1100±200 |
4月 |
24.2±0.6 |
60±8 |
1150±350 | ||
一号商场 |
地下书市 |
11月 |
23.1±0.6 |
58±6 |
1150±250 |
2月 |
18.5±2.1 |
52±5 |
1200±150 |
12月 |
17.3±1.1 |
52±6 |
1250±150 |
3月 |
22.2±1.2 |
55±7 |
1350±250 | ||
1月 |
16.2±1.2 |
48±7 |
1350±200 |
4月 |
24.2±1.5 |
60±8 |
1350±150 | ||
二号商场 |
地下商城 |
11月 |
22.5±1.2 |
55±8 |
1050±250 |
2月 |
18.1±0.6 |
55±5 |
1200±350 |
12月 |
18.5±0.8 |
52±6 |
1200±150 |
3月 |
21.5±1.3 |
55±7 |
1250±250 | ||
1月 |
16.5±1.6 |
48±7 |
1100±200 |
4月 |
24.2±1.5 |
60±8 |
1150±250 | ||
三号商场 |
地下商城 |
11月 |
23.1±0.6 |
62±8 |
1250±150 |
2月 |
17.1±1.6 |
52±5 |
1150±250 |
12月 |
18.5±0.8 |
58±6 |
1100±350 |
3月 |
21.5±1.6 |
55±7 |
1200±150 | ||
1月 |
16.5±1.6 |
48±7 |
980±350 |
4月 |
24.5±1.5 |
58±8 |
980±350 |
3.地下商场入口形式对气流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CO2浓度分布。一号商场的大厅入口处的气流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部
位。在大量采用自然通风的冬春季节,商场内的温度高于地面温度。在热压作用下,CO2浓度高的热气流通过入口的上半部分流出商场,室外CO2浓度低的冷气流通过入口的下半部分流入商场。流入的冷气流基本上进入人员呼吸区。地下商场各个入口处的CO2浓度值一般要比中心地带低100~200ppm。但是,对于一些小的入口,特别是入口段比较长、由来回形的阶梯组成的入口段CO2浓度没有明显下降。
4.地下商场摊位布置和餐饮业对CO2浓度的影响。在商业活动中,有的商家用轻质材料将摊位隔断。隔断形式对CO2浓度影响很大,主要有全隔断和半隔断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隔断内的CO2浓度偏听偏信高。在机械排风系统不工作时,全隔断为CO2浓度平均高出50ppm;半隔断内外CO2浓度几乎相等。在机械排风工况下,全隔断内CO2浓度平均高出150ppm以上;半隔断为CO2浓度高出50~150ppm。图4为一号商场1Q的CO2浓度分布图。该区右下方有一个小餐馆,由于餐馆灶具产生的CO2主要依靠商场内的机械排风系统排出,致使餐馆所在地带的CO2浓度达到了最大值。为了保证地下商场的空气品质,必须严格控制餐馆业的布点。
图4 一号商场IQ CO2浓度平面分布图
5.地下商场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在现场测试期间还对商场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00份,改回559份,回收率为80%,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从表中看出,商场内空气品质的主观感觉并不好,大多数人有不舒适的反应。在热舒适、空气品质、视听环境等指标中,地下商场内人员对空气品质的平均不满意率最高。将各家商场的调查结果相互比较发现,一号商场负二层室内人员对空气品质的不满意率最高,三号商场次之。这是因为一号商场负二层摊位布置较密、三号商场空间复杂,这些都不利于CO2浓度的扩散。在本次调查对象中,商场售货员占较大的比例。由于售货员长期在地下商场的环境中工作,属于环境适应者,而顾客对于地下商场环境属于未适应才,一般情况下,顾客的不满意率高于售货员的不满意率。通过对主观评价的调查,同样证明了三家地下商场内的CO2浓度偏高,空气品质是"不可接受的"。
调查统计表(占回收卷%) 表5
调查项目 |
是 |
不是 |
说不清楚 |
调查项目 |
是 |
不是 |
说不清楚 |
是否有烦闷感 |
67.14 |
17.4 |
15.2 |
是否感觉疲倦 |
51.2 |
29.1 |
19.7 |
是否有憋气感 |
77.3 |
12.8 |
9.9 |
是否感觉头痛 |
10.5 |
34.9 |
54.6 |
是否感觉有异味 |
62.8 |
23.3 |
13.9 |
|
|
|
|
四、结论
通过现场测试和主观调查,均反应出重庆市地下商场内CO2浓度偏高,室内空气品质较差。地下商场内的人流密度、通风工况、空间形式对CO2浓度的扩散和稀释有显著的影响。各摊位的隔断对CO2扩散不容忽视。尤其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应考虑隔断摊位内的CO2扩散问题。在地下商场内不宜布置产生大量的CO2的餐馆;若有这类摊位,应单独设置排烟道,将燃烧产生的CO2及时排走。在过渡季节单纯依靠自然通风很难满足地下商场的新风量要求。在主观调查中还反映出,当室内空气品质在1000~1500ppm时,地下商场内的各类人员对空气品质仍然表示不满意。说明现行"人防工程平时使用"规定"室内空气品质分别以1000ppm和1500ppm为上限值"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欧洲地区办事处,室内空气质量,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成通宝,江亿,室内空气品质及其改善途径,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文集。
[3]耿世彬,地下工程空气环境质量调查,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