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民用建筑空调工程调查与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3273 日期:2025-02-06 来源:论文网

  2001年6、7月,由江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工程系和南昌金昌暖通空调有限公司联合组织,以南昌高专工程系空调专业师生为主,对南昌市民用建筑空调工程现状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总共调查了37项在南昌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空调工程。现将主要调查数据统计、现场所闻用户意见汇总如下,供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教学人员参考。

一、 调查数据统计
  
1.工程基本概况
  (1)在被调查的37项空调工程中:工程竣工期在1~2年的有9个,3~5年的有13个,6~8年的有8个,10年以上6个,另有1项尚未完全竣工。
  (2)在被调查的37幢民用建筑中,有29幢为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的使用功能及空调建筑面积规模分布情况见下表。(表一)

    建筑用途

空调建筑面积规模
办公类 宾馆酒店 机场车站 商场超市 医院 剧院 博物馆 后勤服务 合计
10000㎡以下 6 3     2 1     12
10000-20000㎡ 5 7   2 1   1 1 17
20000-30000㎡   3 1 1         5
30000㎡以上   2 1           3
合计 11 15 2 3 3 1 1 1 37

  2.空调冷负荷指标
  (1) 办公建筑。(共统计10个工程,其中2个开机容量不详。)
  其夏季空调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范围分布见下表,单位为W/㎡。(表二)

指标范围 <80 80~100 101~120 120~150 151~200 >200
装机容量指标分布数量 2 1 2 1 3 1
开机容量指标分布数量 3 1 4      

  (2)宾馆、酒店建筑。(共统计11个工程)
  其夏季空调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范围分布见下表,单位为W/㎡。(表三)

指标范围 <80 80~100 101~120 120~150 151~200 >200
装机容量指标分布数量 2 4 3 1 1  
开机容量指标分布数量 3 3 4 1    

  注:①以上两表统计时所用空调建筑面积部分为估算数据,另有部分工程因调查时缺原始数据未统计入表。
  ②表中"装机容量"是指设计总装机标称冷量,"开机容量"是指夏季最大负荷时总机标称冷量。

  3.夏季空调冷源基本情况。
  (1) 各工程采用冷源设备分布情况,见下表。(表四)

    建筑用途

机组类型分布


宾馆

酒店
机场

车站
商场

超市




后勤

服务


水冷压缩式冷水机组工程数 5 10   2   1 1   19
风冷热泵机组工程数 2 1             3
直燃型溴化锂冷水机组工程数 4   2 1       1 8
蒸汽型溴化锂冷水机组工程数   4     2       6
冷媒管道机工程数         1       1
合计 11 15 2 3 3 1 1 1 37

  4.冬季空调热源基本情况
  (1) 采用风冷热泵、管道机、直燃型溴化锂机组的工程,均未专设冬季空调热源设备。
  (2) 采用蒸汽型溴化锂机组的工程,均以国产燃煤蒸汽锅炉为冬季空调热源设备。
  (3) 在采用水冷压缩式冷水机组的19项工程中,其冬季空调热源设备:有3项采用进口燃油热水机组,5项采用国产燃油热水机组,5项采用国产燃煤蒸汽锅炉,1项采用进口燃油蒸汽锅炉,1项由外单位协作供蒸汽,1项采用电热设备,另有3项工程在设计时未考虑冬季空调。

  5.冷(温)水泵选配参数。见下表,单位为Kw/Kw。(表五)

冷机标称冷量/水泵铭牌功率 <20 20~25 25.1~30 30.1~35 35.1~40 >40
工程个数 2 3 6 7 3 8

  注:①冷水机组标称冷量与水泵铭牌功率之比最大值58.1kw/kw,最小值18.6kw/kw。
  ②所有工程均设有备用水泵,计算水泵功率时不含备用水泵。
  ③现场实测了12个工程的冷冻水泵运行扬程,其中实际运行扬程比铭牌标称值明显偏小的工程有4个,接近的有8个
   (其中只有1个工程的冷冻水泵实际运行扬程略高于铭牌标称值)。
  ④冷、温水泵分设的工程3个。
  ⑤部分工程由于调查数据不足,未统计入表。

  6.冷却水泵选配参数。见下表,单位为KW/KW。(表六)

冷机标称冷量/水泵铭牌功率 <20 20.1~25 25.1~30 30.1~35 35.1~40 >40
工程个数 10 3 4 4 2 2

  注:①冷机冷量与水泵功率之比最大值46.5kw/kw,最小值11.6kw/kw。
  ②所有工程均设有备用水泵,计算水泵功率时不含备用水泵。
  ③现场实测了7个工程的冷却水泵运行扬程,其中实际运行扬程比铭牌标称值明显偏小的工程有3个,接近的有4个。
   所有冷却水泵实际运行扬程均不高于铭牌标称值。
  ④仅有一个工程冷却水泵的铭牌功率小于冷冻水泵的铭牌功率。
  ⑤部分工程由于调查数据不足,未统计入表。

  7.水质处理
  水系统采用电子除垢仪的工程有9个(其中1个未用),采用场效应除垢仪和离子棒的工程各1个,采用化学方法处理的工程有3个。

  8.空调风系统
  (1) 绝大部分写字楼、宾馆、医院等建筑物标准层的标准间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利用二级吊顶侧面出风。有3个工程部分建筑物的风机盘管系统未设新风,仅有少数工程的新风为直入空调房间的形式。
  (2) 公共场所(大厅、餐厅、会议室、商场、剧院、侯车室等)多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少数餐厅、会议室采用高静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其空气处理设备大部分是整体式空调柜机,有3个工程采用了分段组装空调柜机。
  (3) 风管材料多采用镀锌钢板,少数采用镁璃钢风管。保温材料多采用离心玻纤棉。

  9.空调水系统
  (1) 冷热媒水系统大部分为二管制、定流量、水平分支、同程、闭式系统。仅有一个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变水流量,即末端设有电动二通阀,供回水主管之间设有自动控制的压差旁通阀,冷媒水泵和冷却水泵均设置了变频控制柜。冷媒水系统的补水及定压方式除3个工程采用闭式定压罐方式外,其余均为开式膨胀水箱方式。
  (2) 水系统管材多为镀锌钢管,当管径规格>DN125时多采用无缝钢管或电焊有缝钢管。较早期工程的水管保温国材料多采用岩棉、泡沫石棉等,近期工程则多采用离心玻纤棉、聚乙烯、闭孔合成像胶等。


二、现场所闻及用户意见
  1. 早些年前安装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运行时的冷媒水出水温度较难达到7℃,一般为9~10℃,个别工程为12℃,且冷量衰减较为明显。压缩式冷水机组除进口产品外,其它产品运行时的冷媒水出水温度也难以达到7℃,一般为8~9℃。
  2. 冷水机组的冷媒水进出水温降普遍不超过4℃,甚至2~3℃。
  3. 多数工程用户对空调冷气效果较为满意,只有2~3个工程用户稍嫌冷气不足。
  4. 冷媒水及冷却水系统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用户反应水处理设备效果不佳,有的即使安装了也弃之不用。多数工程每年需换水3~4次,少的1~2次。也有少数工程采用化学药剂清洗管道方法,但清洗费用较高,且2~3年需清理一次。
  5. 两台以上冷却塔并联时,每台冷却塔进水口普遍不设电动蝶阀。当系统部分停机停泵时由于操作人员懒于往返开关阀门,造成少量冷却水总是流经所有冷却塔,或干脆让所有冷却水泵在部分负荷下仍投入运行。
  6. 一些用户停用新风机组,认为其运行费用高,且效果不理想。在现场甚至还见到部分新风机组的新风入口未接至室外。
  7. 许多工程的现场管理不理想,机房较脏乱,尤其是忽视对空调系统的工况参数调节及机房管理制度化,一般是不坏不理。凯莱大酒店的管理较好,机房干净、整洁,不仅有运行操作记录,而且对水、电、油的运行费用进行了统计计算,并定期列表公示。
  8. 用户单位的操作领班多为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的工人,而工程部(或设备处、后勤处等)负责人又多为非暖通空调或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

转贴于 三、由调查结果所得出的一些启示
  1. 必须认真对待空调工程的负荷计算、管路阻力计算、水泵扬程计算,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从以上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多数工程的开机容量小于其装机容量。再从以上表七及现场所见多数冷水机组的冷媒水温降不超过4℃的现象分析可得出,多数工程所选冷媒水泵的扬程均偏大或过大。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市专业设计人员在减少工程投资及节约运行耗能方面尚不够重视。

  2. 从以上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市空调工程的系统设计方案仍是比较落后的传统工艺方案。一些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如蓄冷空调技术、复式泵水系统方案等在我市均未被采用,变水量系统也很少采用。这一现象反映出目前我市专业设计人员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尚不够重视。

  3. 空调冷媒水系统的保温问题仍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岩棉、玻璃棉等不燃性保温材料的空隙中易形成凝结水。其防潮隔汽层不易做到既有效又美观。这一点应引起有磁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近重视。
  (2) 聚乙烯、聚氨枉费、合成橡胶等闭孔保温材料无无原则设置防潮隔汽层,保温效果也较好。但由于这类材料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燃材料,市场价格也较高,因此在高层民用建筑的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点应引起有关生产厂家的重视。

  4. 空调冷媒水和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处理问题仍未得到较好地解决。近年来较广泛采用的电子除垢仪或离子棒在用户心目中均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这一点也应引起有关生产厂家的重视。

  5. 关于水系统管道的用材及连接方式,也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其一是当公称通径大于DN150时,由于目前市场无镀锌钢管而必须采用非镀锌钢管,引起水系统锈蚀加剧;其二是当公称通DN40~DN150时,虽可采用镀锌钢管,但连接方式又成问题,螺纹连接则密封性较差且当管材大于DN65时加工螺纹难度较大,焊接则不易保证焊缝质量且会破坏镀锌层。联系到上述关于水系统的水质问题,我们认为,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水系统新管材的选用着手,如采用公称压力为1.6Mpa的聚氯乙烯管,但目前市场上尚无较大规格通径的聚氯乙烯管材。

  6. 对于建筑面积在5000㎡以上的民有建筑,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与采用分散式商用冷媒管道机或分体空调器相比,具有节能、室内空气品质好等优点,且不影响建筑物外形美观,因此中央空调系统在民用建筑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7. 空调工程使用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应引起高职高专类院校相关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高度重视。使用单位也应重视引进这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使空调工程系统的运行管理更加可靠、节能,管理制度更加科学。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