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这是毕业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要忙于找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导致可以用来写作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本身写作能力就一般,这样写好的硕士论文往往质量不达标,无法通过审核进行答辩,也就没办法获取学位证书。很多学生都想提高硕士论文写作速度,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笔者个人总结了一些写作建议方法,以及需避免的问题事项,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硕士论文写作速度的。
六大建议提高硕士论文写作速度
建议1:先列提纲
可以说不列提纲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几百字的没问题,若是几千字几万字就难了。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建议2:平时多写
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
建议3:不要罗列所有数据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不是数据越多越好。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不然会显得累赘松散,成为破绽。
建议4:打印修改
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建议5:让别人指出错误
自己修改,是有局限性的。而让别人给指出错误,就会不一样了。
建议6:应用自查论文检测报告
很多人在论文检测专家查重后只看一个结果,而网站给出的报告选择一眼略过。其实,善于利用这份检测报告可为论文修改带来很多便利。标红的涉及抄袭部分可稍作修改即可有效降低论文相似率,也对毕业论文通过学校的检查带来信心。
九点技巧提高硕士论文写作速度
1.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研究生的专业选择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要么是喜欢的、要么是擅长的、要么是热门的。在写论文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专业都包括哪些领域,其中有哪些方向是自己比较擅长的。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专业水平的检测,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完成的。千万不要听说某个方向很热门、很有价值,就果断选了这个方向,如果等研究做到一半发现难度很大,进退两难,到最后无论是虎头蛇尾完成,还是重新选题研究,不仅写不好论文,也使论文写作这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形成你的知识树
到了写论文的时候,要能取也要能舍,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可以看的书太多,所以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树,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识树,才能在那棵树挂相关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不断的挂不相关的东西,而且要慢慢的舍掉一些挂不上去的东西,再随着你的问题跟关心的领域,让这棵知识树有主干和枝叶。然而这棵知识树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须对所关心的领域中,有用的书籍或是数据非常熟悉。
林毓生院士曾说:重要的五、六本书要读好几遍。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你不可能只读那几本重要的书,但是那五、六本书将逐渐形成你知识树的主干,此后的东西要挂在上面,都可以参照这一个架构,然后把不相干的东西暂放一边。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你不可能读遍天下所有的好书,所以要学习取舍,阅读太多不是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知识,它对于你来说只是一地的散钱。
3.掌握写作工具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掌握语文与合适的工具。要有一个外语可以非常流畅的阅读,要有另外一个语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能学更多当然更好,但是至少要有一个语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个语文能够非常流畅的阅读相关书籍,这是起码的前提。一旦这个工具没有了,你的视野就会因此大受限制,因为语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没有这个天窗你这房间就封闭住了。为什么你要看得懂标题?因为这样才不会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连标题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来帮你或是自己查相关的数据。其它的工具,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把这样的工具学会。
4.突破学科间的界线
应该要把跨学科的学习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学科涉及到的东西必须要对你这棵知识树有帮助,要学会到别的领域稍微偷打几枪,到别的领域去摄取一些概念,对于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可是不要泛滥无所归。为什么要去偷打那几枪?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不管是科学或人文,最有创新的部份是发生在学科交会的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我们现在的所有学科大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纪形成的,而中国再把它转借过来。十九世纪形成这些知识学科的划分的时候,很多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思想跟学术背景。像诺贝尔经济奖,这二十年来所颁的奖,如果在传统的经济学奖来看就是旁门走道,古典经济学岂会有这些东西,甚至心理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连John Nash这位数学家也得诺贝尔经济奖,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学科的交界上,学科跟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处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学科原本最核心的地方已经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创新,所以为什么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那一个统摄性的重要概念,而通常你在本学科里面抓不到,是因为你已经泡在这个学科里面太久了,你已经拿着手电筒在这个小仓库里面照来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还有别的东西可以更好解释你这些材料的现象,不过这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这一位数学家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数学奖?为什么他在赛局理论的博士论文,会在数十年之后得诺贝尔经济奖?因为他在大学时代上经济学导论的课,所以他认为数学可以用在经济方面来思考,而这个东西在一开始,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用处。他是在数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交界之处做突破。有时候在经济学这一个部分没有大关系,在数学的这一个部分也没有大关系,不过两个加在一起,火花就会蹦出来。
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对一个硕士生或博士生来说,如果选错了题目,就是失败,题目选对了,还有百分之七十胜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一、博一的学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年其实就是要花在这上面,你要不断的跟老师商量寻找一个有意义、有延展性的问题,而且不要太难。
我的学生常常选非常难的题目,我说你千万不要这样,因为没有人会仔细去看你研究的困难度,对于难的题目你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史料,才能得到一点点东西;要挤很多东西,才能筛选出一点点内容,所以你最好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题目。唯有选定题目以后,你的所有训练跟努力才有价值。我在这里建议大家,选题的工作要尽早做,所选的题目所要处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为硕士生可能只有三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读书或看数据可能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时间,让你没有余力思考。而且这个题目要适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会统计学或讨厌数字,但却选了一个全都要靠统计的论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之后修改也要花很多时间,因为你的论文规模很大,可能几百页,如果一开始弄错了,后来再重头改到尾,一定很耗时费力,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用中文写还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简称。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专门说明这一些写作规范。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7.善用图书馆
图书馆应该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读每一本书,可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我记得我做学生时,新进的书都会放在图书馆的墙上,而身为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书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书皮就够了,但是这仍和打计算机是不一样的,你要实际上熟悉一下那本书,摸一下,看一眼目录。我知道现在从计算机就可以查到书名,可是我还是非常珍惜这种定期去browse新到的书的感觉,或去看看相关领域的书长成什么样子。图书馆应该是身为研究生的人们,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切记不重要的不要花时间去看,你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跟我生长在信息贫乏的时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长在这一个时代的你,要能有所取舍。我常常看我的学生引用一些三流的论文,却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难过,因为我强调要读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8.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还要记得给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时间。一篇论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人入胜,很重要的是在现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说一定要走理论的路线,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层次再提升两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东西。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整体意义是什么?整体的轮廓是什么?千万不要被枝节淹没,虽然枝节是你最重要的开始,但是你一天总也要留一些时间好好思考、慢慢沉淀。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节淹没的时候,要适时跳出来想一想,所看到的东西有哪些意义?这个意义有没有广泛连结到更大层面的知识价值。
傅斯年当台大校长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我觉得这句话大有道理,可是我觉得三小时可能太多,因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个三十分钟、一小时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学习跳到比你所看到的东西更高一点的层次去思考。
9.找到学习的楷模
如果是第一次写论文,最好是找一篇优秀的论文范文放到一边。虽然这篇范文的课题与要写的论文没有关系,但是可以看它是如何引出问题、如何设置文章结构、结论如何升华主题,还可以看它脚注、引用是怎么设置的,会对接下来的论文写作产生很大帮助。如果实在是没有思路,千万别忘了导师这个“楷模”。导师多年从事研究生教育,对于论文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有丰富经验与独到见解,只要你去咨询,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避免出现哪些问题可提高写作速度
第一、选题不当。选题是硕士论文的第一关,这一关非常重要,选题好,论文就成功了一半,选题不好,论文注定失败。选题不好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是选题太大。硕士论文字数通常要求在3万或者3.5字以上,当然台湾的硕士论文字数要多得多,相当于大陆的博士论文,质量也高得多。但是大陆目前许多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改为两年制,时间有限,论文不可能写得太长。因此,硕士论文题目不能够太大,别人一本书才能够写完的题目,千万不要去选择。你的题目如果与已经出版的书籍书名一样,实际上题目就明显太大。有的同学选择的题目是《论平等》,开题时老师说题目太大,结果他改成《论平等的理论与不平等的现实》,结果在盲审中被枪毙。
二是选题假大空。文科的学生容易跟形势,有的同学的选题紧跟党和政府的口号、政策,结果假大空。学术必须与政治有适当的隔离,学位论文不能够等同于宣传部门的宣传文章和党报社论。如果你的论文仅仅是宣传,那么你的论文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创见,也就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因为你抢了宣传部门的饭碗。有些政治口号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你也跟着喊,不假思索,可能会贻笑大方。
三是与第二种倾向相反。选题太敏感,选题的时候应当注意中国的文化环境,有的同学选择比较敏感的话题,结果又不敢说真话,到头来反而唱一些高调,言不由衷,似是而非。如果你自己觉得没有足够的水平把握某个话题,就不要选择这个话题。其实科学研究本来没有禁区,任何问题都可以研究,但是,研究敏感话题必须要有足够的学术水平才能够把握得住,既实事求是,又不会触怒当局。
第二、结构散乱。
一是论文前后几个部分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必要的过渡,好像是几篇各自独立的文章,是在讨论几个不相干的问题。有的同学在写前半部分时候是一个思路,后来思路发生改变,结果前后不一致。
二是论文缺乏一条红线,没有一个中心,这是造成上面现象的本质原因。在确定选题的时候作者本身就只有发散性思维,缺乏收敛和凝聚性。没有一根红线或者一个中心,必然会造成论文结构散乱。第三,缺乏强有力的论证。 一是论文,论文,就是要做好论证工作。有些实践性较强的选题,作者不愿花功夫去调查研究,所用的都是二手资料,成为二道贩子,缺乏切身感受,因此导致论文泛泛而论,没有自己的发现,人云亦云,肤浅简陋。二是有些理论性较强的论文,作者没有足够的理论功底,把握不住,论证简单武断,或者只有结论,没有论证,就像说“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但是为什么好,不见任何理由。研究生,研究生,本职工作就是搞研究,不读书叫什么研究生,有的研究生整天就看一些流行小说,网络消息,不去花功夫读书,连本专业常见的经典著作都没有见过,还选择理论性强的题目,根本不可能写好。这两种情况都是懒惰造成的。
第四,故作高深。有的同学年龄不大,却染上一些学究式的毛病,故作高深,写文章故意弄一些别人看不懂的词句糊弄人,显得自己很有学问。中国传统上似乎认为文章越是别人看不懂据说明作者的学问深,文章越玄水平越高,于是有些同学玩弄辞藻,华而不实,一句话说得颠三倒四,似乎在拙劣地模仿意象派、印象派、抽象派、毕加索派的诗或画作。
第五,论文格式存在缺陷。
一是文章题目太长,让人看不懂,看不透,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论文的核心是什么。
二是文章小标题太长,中间出现几个逗号,给人感觉中心不突出,文字不简练,作者表达能力有问题。
三是参考文献、注释有问题。
其一是参考文献和注释不分,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所引据的文献资料,注释是就文章中所没有说清、不便多说、说了会冲淡主题、需要进一步解释等等问题所作的文字说明,必须把两者分清。其二是参考文献不符合格式。现在现在的格式有传统的,有根据国际统一标准制定的国标等,有时候确实比较麻烦,但是,无论如何,同一篇论文的格式应当一致,不能几种方法同时采用,以至于造成混乱。再者,在英文文献中,书名和文章题目要用斜体,不能用书名号。
全文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其实要想提高写作速度,除了要掌握好以上笔者提到的方法建议,注意避免一些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平时要经常进行写作锻炼,这样久而久之,写作能力肯定有所提升。再进行硕士论文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自然速度就上去了,用的时间就相对少了。大家要注意的是,切勿一味为了提高速度而忽视论文质量,最后,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