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论文写作中的论文大多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今天无忧网为大家推荐一篇论文写作,供大家参考。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一:十七至十八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中的中国风格
第一章 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
一、中国热与中国风格
16 世纪初,葡萄牙人绕过非洲好望角,开辟了著名的东方航线。17 至 18 世纪,欧洲各国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来华贸易,在中国政府指定的广州等港口进行季节性大采购,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家具等各种商品大量运往欧洲。踏上中国国土的传教士、商人与外交使节也以溢美之词向欧洲介绍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心仪,加上民众对中国商品的狂热,共同酝酿和推进了欧洲对中国的强烈兴趣,最终引发了一场波及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国热”。整个欧洲都为中国事物而迷狂。上流社会盛行以中国为主题的化妆舞会,饮茶成为各阶层的共同爱好,传教士与外交使节所著的中国游记备受欢迎,东印度公司则是社会上最具权势的力量。遥远、神秘、美丽、富庶,让人向往,这就是当时的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
17 至 18 世纪的中国热涉及政治制度、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诸多方面,“中国风格”是其在艺术设计领域里的体现。虽然只是它的一个侧面,却因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成为中国热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中国风格也叫“中国风”、“中国情趣”或者“东方风格”、“东方情趣”等,国际上以法语词“Chinoiserie”作为这一概念的通用学术名词。它以带有中国元素的东方人物与东方事物为题材,部分地借鉴东方艺术的特色,如采用不对称的构图与散点透视法等。中国风格的依据,一是模仿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外销艺术品,二是借鉴中国游记之类出版物中的插图。
17 至 18 世纪欧洲中国风格的灵感来源不限于中国,日本的瓷器、漆器与印度的印花棉布,对它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由此产生的风格仍然属于“中国风”,而不同于 19 世纪单纯借鉴日本或印度的“日本风”(Japonaiserie)与“印度风”(the Indian Revival )。中国风格模仿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外销艺术品。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艺术品的输入量大、种类齐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 17 至 18 世纪欧洲人的眼中,最具有耀眼光环的、最能吸引注意并激发人们想象的,是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二、中国风格的兴起地与中心地
中国风格兴起于荷兰,在法国得到最充分的表现,最终波及欧洲主要国家。16 世纪晚期,在欧洲已经出现了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的模仿,如著名的“美第奇(Medici)瓷器”。17 世纪初的文献还零星提到了仿制中国漆家具的活动。但是,成规模的中国风格产品最早出现在 17 世纪中期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誉的荷兰是 17 世纪西方对华贸易中的主角,也是中国风格实际上的开创者。
1644 年开始,中国因明清易代导致对外贸易一度停滞。1647 年左右,荷兰德尔夫特的陶器制造商抓住时机,开始大规模生产仿制中国青花瓷的锡釉陶产品,并很快在模仿中融入自己的创造,形成最早的“中国风格”。荷兰德尔夫特陶器在欧洲市场获得极大成功,欧洲各地的陶器厂纷纷开始生产白地蓝彩的中国风格釉陶,中国风格从此真正兴起。
除德尔夫特陶器以外,荷兰的中国风格产品还包括漆家具设计和室内漆绘装饰。作为大量输入东方外销商品和最早出现中国风格产品的国家,荷兰的意义在于它为 17 至 18 世纪欧洲装饰艺术领域里的中国风格提供了最早的模式。荷兰虽然是中国风格的开创者,但它的上流社会在欧洲时尚领域缺乏权威性,欧洲中国风的真正中心是法国。
自太阳王路易十四开创法国文化艺术的繁盛局面后,从 17 世纪后期到 18 世纪,巴黎一直是欧洲的艺术中心与时尚发源地。虽然法国的对华贸易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落后,但它对中国文化却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宫廷到市民各阶层无不如此。中国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法国为中心,再向欧洲其他国家辐射的。法国的中国风格充分与它自身的艺术主流相交融,先是 17 世纪的古典主义(或称宫廷的巴罗克)风格,后是 18 世纪的洛可可风格,并伴随洛可可风格的发展形成欧洲中国风设计的高潮。法国在锦缎、壁毯、软瓷、家具、铜质陈设品等诸多设计领域都产生了杰出的中国风作品。通过移居荷兰的法国设计师与建筑家丹尼尔·马洛,法国式的中国风也对荷兰产生了影响。
第二章 中国风格的德尔夫特蓝彩陶
一、从马略卡陶到荷兰瓷(1600-1647)
1.荷兰的黄金时代
德尔夫特陶器是 17 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所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今天的荷兰(Holland)位于欧洲西北部、滨临北海,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全称是“the kingdom of the Nederlands”,即尼德兰王国。尼德兰是荷兰语“Nederland”的音译,意为“低地”,因这一带地势低洼而得名。作为一个历史地区,16 世纪之前,尼德兰地区指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特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约当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16 世纪初,尼德兰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之下,到下半叶尼德兰人民以新教为旗帜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北方七省于 1579 年缔结乌得勒支同盟(the Union of Utrecht),1581 年建立联省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United Provinces),正式宣布独立。因为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突出,联省共和国也被称为荷兰共和国,简称荷兰(Holland)。威廉·奥兰治亲王(William Orange)被选举为世袭执政官,拥有最高军政大权。新教在国家占统治地位。西班牙被迫于 1609 年签订协定承认荷兰独立。北方独立后,尼德兰南方仍处在西班牙的天主教统治下,称为佛兰德斯(Flanders)。范围包括今天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比利时西部地区和北海沿岸荷兰西南部的部分地带。
16 世纪的尼德兰革命既是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这场革命是由荷兰资产阶级联合一部分开明贵族发起的,带有很大的妥协性和改良色彩,其影响远远比不上后来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 它的开创意义仍然是重大的。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时候,荷兰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荷兰很快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17 世纪的荷兰,工商业和航运业突飞猛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在东、西印度群岛和其他地方扩张了领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它的财富积累与人均收入位居欧洲之冠,贫富差别比其他国家小得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富裕的城市中产阶级。荷兰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商业胜过工业,国际贸易胜过国内贸易。它的航运业居世界首位,在波罗地海、地中海与东方这三个世界主要贸易区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
二、德尔夫特蓝彩陶开创中国风格(1647-1683)
1.德尔夫特陶器的繁荣
从 1644 年(清顺治元年)开始,中国陷入明清易代的内部混乱中,加之清政府为了切断在厦门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父子与内地的联系,于 1656 年(顺治十三年)开始实行残酷的迁海与禁海政策,由此造成中国对外贸易一度停滞。虽然民间海上走私贸易从未断绝,但欧洲商船在广州、澳门等地的采购活动大受影响,导致中国外销商品输入欧洲的数量锐减。景德镇的窑场因战乱于 1675 年(康熙十四年)前后遭到严重破坏,陶瓷生产一度停顿。闽粤沿海的窑场可能仍在继续生产,但产量不多,质量亦明显下降。一些晚期的过渡期瓷器在烧成方法、胎骨釉色、纹样装饰等各方面都较先前要粗糙许多即是明证。1644 到 1647 年间,进入荷兰的中国瓷器由每年超过 25 万件减少至 12.5 万件。1657 年官方输入中国瓷器的贸易完全停顿了,这一状况持续了近三十年之久。1661 年, 郑成功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抗清根据地, 率师横渡台湾海峡, 于翌年将台湾一举收复, 结束了荷兰盘踞长达38 年的历史。荷兰东印度公司遂丧失了贩运中国瓷器的贸易基地。
17 世纪初日本九州岛的有田一带已经有了小规模的瓷器生产,荷兰东印度公司于是尝试订制中国式样的日本瓷器来弥补市场空缺。同欧洲一样,日本此前主要还是从中国进口瓷器的。中国瓷器输入中断后,日本国内对有田所烧造的瓷器需求陡增,加上此时欧洲商人的订货,极大刺激了有田烧的发展成熟。1653 年左右,日本瓷器首次进入荷兰。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要求,日本瓷器刻意模仿中国克拉克瓷与过渡期瓷器的样式。然而,日本外销瓷品质不如中国(比如:器表略显不平整,青花发色不纯正,纹饰稍有模糊等),价格却是原先中国瓷器的两到三倍,不仅数量相当有限,而且供应极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欧洲市场需要。1602-165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载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达 300 万件,年均 5.4 万件。1659-1682 年中国处于内乱期间,荷兰东印度公司载运到欧洲的日本瓷器总共约 19 万件,年均0.8 万件。对比这两组数据,差距极其明显。
中国外销瓷器的短缺给德尔夫特的陶器生产带来了发展良机。1647 年,当中国外销瓷的年进口量明显减半时,德尔夫特的 Schotel 与 Lampetkan 厂的所有者抓住这个机会填补市场空白,开始大量生产以中国风格装饰的德尔夫特陶器。他们的产品大受欢迎,很快引来众多的仿效者。其他的陶器厂马上转产,从马略卡陶改烧仿中国装饰风格的德尔夫特陶。与此同时,新的德尔夫特陶器厂纷纷建立。随着越来越多的陶器厂生产德尔夫特陶器,专门生产陶泥、色料、匣钵等的工厂便应运而生,进而大大方便了新设的陶器厂,促使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 1665 年,德尔夫特已有 20 多家德尔夫特陶器厂在大规模仿制中国瓷器,男女陶工数以万计,由此成为荷兰最著名的陶器产地。中国风格的德尔夫特陶器大量出口到德国、挪威、瑞典、丹麦、冰岛、英国、法国、俄国、葡萄牙等许多欧洲国家。
第三章 德尔夫特陶器发展的顶峰(1683-1724)
一. 德尔夫特彩陶的兴盛 ............................................. (20)
二. 德尔夫特陶器的造型 ............................................. (21)
三. 中国风格德尔夫特陶像 ........................................... (24)
四. 德尔夫特伊万里陶 ............................................... (26)
第四章 中国游记插图的影响
一. 德尔夫特陶器中的奇葩:花塔 ..................................... (29)
二. 陶板画与陶砖画中的中国风俗画 ................................... (31)
第五章 德尔夫特陶器的衰落
一. 德尔夫特陶器的衰落 ............................................. (34)
二. 现代德尔夫特陶器 ............................................... (35)
第六章 德尔夫特陶器的衰落
一、德尔夫特陶器的衰落
18 世纪 20 年代初,德尔夫特的陶器厂开始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1710年开始输入欧洲的中国伊万里(Chinese Imari)[50]与 1725 年开始输入荷兰的中国粉彩,使德尔夫特彩陶面临更大的竞争。1729 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恢复向欧洲输入中国瓷器,并且放弃以巴达维亚为转运站的老方法,改为直接从广州进口。大量欧式造型的实用瓷器输入荷兰,既有青花又有彩瓷,以低价出售,德尔夫特陶器无法抗衡。荷兰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 1729 年始至 1734 年结束,5 年间从中国进口的瓷器总数达 450 万件,比整个 17 世纪输入的瓷器还多了 130 多万件;其二,始于1650 年的欧洲经济衰退,在荷兰于 1725-1750 年间到达最低点。其三,1700 年后,德、法、英等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德尔夫特陶器厂,其产品供给本国市场,使荷兰德尔夫特的陶器厂出口行情大受影响。为了挽回损失,工厂主们在 1724 年制定了价格协议并限定产量。到了 18 世纪 40 年代,一些工厂还是被迫关闭了。
经历了欧洲七年战争(1756-63)之后,德尔夫特的少数工厂重新恢复,生产模仿德国麦森瓷(Meissen porcelain)与法国斯特拉斯堡陶(Strasbourg faience)的人物、动物与水果陶塑。然而,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奶油色陶器(creamware)的大量流行很快就彻底击垮了德尔夫特陶器产业。荷兰德尔夫特陶器的质地相对较脆,而且是手工绘制,无法有效竞争更结实更便宜的英国产品以及后来的法国与德国产品。1800 年德尔夫特仅存八家工厂,到 1850 年就只剩下弗莱斯瓷厂(DePorceleyne Fles)了。在德尔夫特之外,德尔夫特陶器厂尚存弗里斯兰省马昆小镇的提徹拉尔厂(Tichelaar Makkum)。这两家工厂幸存至今,仍在以传统方式生产手工绘制的德尔夫特陶器。
结 语
一、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之中国风格的特点中国风格是荷兰德尔夫特陶器最重要的形式特征。无论是德尔夫特蓝彩陶,还是德尔夫特彩陶,都是以中国外销瓷器替代品的身份来迎合市场,获得繁荣的。中国风格为它赢得了长久声誉。在荷兰德尔夫特陶器的全盛时代(1647-1724 年),其产品始终以中国风格为主。因此,尽管德尔夫特陶器也有欧洲传统风格的产品,但中国风格才是它最重要的特征。
荷兰德尔夫特陶器的中国风格只涉及表层形式而不关乎深层技术。在中国外销瓷器的刺激下,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不断改进工艺,但都是在锡釉陶的工艺范畴之内,与中国瓷器的工艺技术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人探索中国瓷器的秘密经历了漫长的实验过程[53]。德尔夫特的陶工并没有尝试烧制硬瓷,不过他们仿照宜兴紫砂壶而烧造朱泥硬陶的工艺,却为 1709 年德国人伯特格尔(Johann Friedrich Bottger)在德累斯顿烧制成功欧洲第一件真正的硬质瓷器奠定了基础。为了模仿中国瓷器的表面材质特性,德尔夫特陶工将欧洲传统的锡釉陶工艺发展到了极致。德尔夫特陶器产量之大,输出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可居锡釉陶历史之冠。
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中国风格的依据,主要是中国与日本的外销陶瓷,其次是欧洲人所著中国游记类出版物中的插图。德尔夫特陶器对中国瓷器的色彩、纹样与造型等各方面全面模仿,但总体上以色彩与纹样的模仿为主。它的造型在借鉴中国陶瓷的同时,更多采用欧洲传统的或新式的器物造型以适应欧洲人的生活习俗,往往取材自欧洲的金属、玻璃、木制器皿或欧洲其他国家陶厂的产品器形。荷兰德尔夫特陶器对日本外销瓷器的模仿是有限的。德尔夫特陶器很少单纯地模仿日本瓷器,总是将它融合在对中国瓷器的模仿之中。也就是说,德尔夫特陶器中的日本元素常常是与中国元素结合在一起出现的。比如德尔夫特伊万里陶直接模仿了日本伊万里烧的蓝、红加金的色彩配置,但其纹饰依然选用中国题材,只有小部分借鉴了日本题材。
荷兰德尔夫特陶器的中国风格设计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它在借鉴东方外销瓷与中国游记插图的基础上,加入欧洲人对中国的理解与想象,大量运用中国元素,也将欧洲元素融汇其中,既有强烈的东方情调,又符合欧洲人的生活习俗与审美观念。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不是对中国瓷器的原样照搬,它充分体现了德尔夫特陶工的智慧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二:剧变后东欧左翼联合政府研究
第一章东欧现行政治体制与政府更迭
东欧政治体制改革是东欧左翼联合政府出现的政治背景。政治剧变之后,东欧国家无一例外地实现了由共产党一党执政向以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转变,然而,由于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性,东欧各国普遍出现政府更迭频繁的现象。
1.1东欧现行政治体制概述
1989年至1991年间发生的东欧剧变,不仅成为改变东欧各国政治格局的变革,更成为了影响世界政坛的政治风暴。以波兰政局的变动为开端,仅七个月的时间,波兰完成了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过渡。同时,匈牙利、南斯拉夫也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结束了政治变革,而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剧变仅经历了7个星期,罗马尼亚的“倾覆”只发生在7天之内,到阿尔巴尼亚1991年3月31日举行的多党议会选举,东欧各国彻底的改变了“政治面貌”,全面实行了以多党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政治体制转变。
1.1.1东欧政党制度的转变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1989年剧变,东欧各国一直是共产党一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这些国家除了执政党共产党之外,还存在一些民主党派,但作为“反对党”或持不同政见者的政党或政治组织陆续地被禁止活动或取缔。
然而,随着东欧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共产主义政党为执政党的各国政府,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东欧各国面临严重危机,示威、罢工浪潮迭起,经济发展滞缓,社会动荡不安。为稳定严峻的政治局势和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各国共产主义执政党陆续与各党派举行“圆桌会议”,寻求解决国家危机的方式,而这正为东欧各国多党制的建立敞开了大门。
多党制是多数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有两个以上的政党并立、互相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单独组织政府或联合其他(若干个)政党组织联合政府,行使国家权力。东欧国家的政治制度转轨首先是实行政党制度的根本转换,即废除一党制,允许建立各种类型的政党或政治组织并实行多党制。波兰是东欧国家最早允许建立多种类型的政党或政治组织并实行多党制的国家。1989年1月18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十届十中全会通过《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立场》的决议,承认团结工会的合法性,并首次确定在波兰实行多党制。匈牙利多党制的建立紧随其后,1989年2月n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发表公报,号召全党积极行动起来,消除经济、政治和道德危机,进行社会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多党制。同年10月,政党法获得通过,匈牙利反对派组织纷纷转变为合法政党。随后,其他东欧国家陆续修改宪法、政党法等,提出实行多党制。到1992年12月底,东欧各国全部建立了多党制。因此有学者称:“多党制己经成了原则;东欧国家,从捷克到阿尔巴尼亚都在实现历史的突破,朝着现代民主的方向发展,它们已经赢得了议会民主斗争的第一场战役。
1.2东欧国家剧变后的政府概况
如上所述,剧变之后,东欧政治体制发生变革,原共产党一党执政政府被“内阁制政府”所取代。由于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实行,东欧政党竞争日趋激烈,二十年间,东欧各国政府更迭情况复杂。
东欧国家政府的类型主要由政府中政党的数量和他们在议会力量的强弱来衡量。东欧各国的政府类型有以下几类:
1、单一党政府,即政府由单独政党执政,该类政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党政府,即执政党获得议会的主要席位,并且拥有政府所有席位。另一种是一党少数政府,即执政党并未获得议会的主要席位。
2、联合政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组成的政府。该政府类型最为普遍也最为复杂,其中包括最小获胜联合政府(政府中的所有政党须形成一个多数政府)、过乘剩联合政府(联合政府超出最小获胜的范围)及多党少数联合政府(政府中的多个政党并未获得议会的主要席位)。
对以上表格进行分析,东欧国家的政府有以下三个共同点:
一、联合政府成为东欧各国政府执政的普遍现象。在十几年中,东欧国家建立了56个政府,而其中联合政府为43个,单一党政府只有11个,联合政府成为东欧政党执政的普遍选择。
二、东欧各国政府更迭趋于稳定。由表中可知,最频繁的政府更迭出现在波兰和罗马尼亚,波兰13年间出现10个政府,而罗马尼亚13年间出现9个。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在十年多的时间里只建立了5个政府。匈牙利政府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为3年,其次为捷克和克罗地亚,约为2.3年,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政府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1.6年,波兰约为1.2年,罗马尼亚政府的平均持续时间最短,约为1年。由此可见,由于剧变而导致的东欧社会震荡,使各国政府的更迭略微频繁,但近年来,已逐渐好转,政府更迭趋于稳定。
三、政府中的政党数量。政府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政府中政党数量是有一定联系的,政府中政党数量越多,则政府决策的冲突会越多。虽然剧变后东欧各国政党林立,但政府中的政党数量类似西欧。东欧各国政府中的平均政党数量普遍为2.1一2.8个,最多的是斯洛文尼亚,政府中有3.3个政党。各国政党按照宪法规定和法律程序介入政治、参加竞选,能够进入议会中的政党越来越少,这说明东欧政党政治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东欧国家在剧变后政治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原社会主义制度与新的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东欧地区特有的政治环境,在这种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东欧左翼政党面临严峻的执政压力。
第二章东欧左翼政党与左翼联合政府
如上所述,在东欧政治体制转轨过程中,联合政府成为东欧政党取得政治权力的普遍选择。在遭受过剧变初期的沉重打击之后,东欧左翼政党重整旗鼓,积极寻求政治合作,最终以联合执政的形式重登东欧政治舞台,成为了东欧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2.1东欧左翼政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
在东欧各国实行多党制的初期,各国右翼政党兴起,东欧政治钟摆大幅度向右,东欧各国“反共”的非理性情绪弥漫,出现反共大联合的趋势。左翼政党在相继丧失执政权后,受到右翼政党的排挤打压,左翼力量陷入“政治低谷”。在剧变尘埃落定之后,经过两三年的“卧薪尝胆”,东欧左翼力量重新崛起,以新的姿态走上执政舞之岛口0
2.1.1以共产主义后继党为核心的东欧左翼政党
一、原共产主义政党改名易帜剧变发生后,由共产党执政的东欧各国一时间风起云涌,原共产主义政党在重重压力下,为适应国家政治多元化的新趋势,做出了一系列的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实行多党制,放弃国家的领导权。随着政治局面的日益混乱与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主义政党开始向反对党妥协,短短一年的时间,几乎所有国家的共产主义执政党都通过“圆桌会议,,商定政治休制转轨的内容与发展方向,并最终同意实行多党制,并紧接着于1989年一1992年间通过新的宪法,放弃宪法中关于共产党在社会中的领导作用的规定。
2、改变政党名称,与共产主义划清界限。1990年1月29日,波兰统一工人党改名为“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1989年一1990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分裂成为两个左派政党—新的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1991年6月10一一13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1990年4月3日,通过全党表决,保加利亚共产党改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1990年5月,波黑共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波黑共盟一社会民主党”,后又改名为波黑社会民主党;1990年5月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改名为马其顿民主改造党,后又改名为社会民主联盟。改名后的原共产主义政党陆续召开代表大会,公开宣称与共产党划清界限,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政党纲领、目标的转变。所有的原共产主义政党都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宣称主张推行多党议会民主制,致力于建设法制、自由、民主的社会,成为以议会斗争为主要政治生活的政党。
2.2左翼联合政府成为左翼政党执政的普遍选择
在西方国家,联合政府又称为多党政府,是指该国的政府是由两个或以上的政党所组成,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可获得单独执政所须的议会席位,以致无法单独组阁,而采用联合执政的方式。通常是由最大政党或者是在选举中取得最多票数的政党联合其它政党,筹组联合政府。在东欧剧变之后,各国长达四十余年的共产党一党制宣告结束,东欧各国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然而由于共产主义制度时期,其他政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在剧变初期,东欧各国虽然党派众多,但拥有成熟的理论、稳定的基础的政党并不多见。各政党很难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单独组阁的席位,为了获得执政机会,东欧各政党采取了联合执政的方式。东欧左翼联合政府屡次出现在东欧政治舞台上。
2.2.1东欧左翼联合政府概况及特征东欧剧变之后,多党议会民主制度下的东欧各国政府更迭情况复杂,为更直观的分析近年来东欧各国政府情况,以下将部分东欧国家从1990年以来的政府任期、政府类型、政府的执政党以及执政党所占议会比例、政府总理等情况以表格形式列出(表2.1)。
综上所述,在东欧各国从政治体制转轨初期到目前政治体制转轨基本完成的十几年时间中,由东欧左翼政党主导政权的政府有巧个,其中12个为左翼联合政府,分别是:1995年一1997年的然·维德诺夫政府(保加利亚社会党);2000年一2002年、2002年一2003年的伊维察·拉昌政府(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2002年一2006年的弗拉迪米尔·什皮德拉政府(捷克社会民主党);1994年一1998年的霍恩·久洛政府(匈牙利社会党);2002年一2004年的麦杰希·贝戴尔政府(匈牙利社会民主党);1993年一1995年的瓦尔德马·帕夫拉克政府(波兰农民党);1995年一1996年的约瑟夫·奥莱克西政府(波兰民主左派联盟);19%年一1997年的沃齐米日·齐莫谢维奇政府(民主左派联盟);2001年一2003年的莱谢克·米莱尔政府(民主左派联盟);1994年一1996年的尼古拉·沃克罗尤政府(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2000年一2004年的安德里安·纳斯塔塞政府(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
第三章东欧左翼联合政府出现的原因...............…27
3.1东欧政党政治发展不成熟的结果...…....……27
3.2左翼政党联合对抗右翼政党挑战的需要.............……28
3.3左翼政党完善自身、扩大政治基础的需要.........……29
3.3.1左翼政党重塑政党形象的需要................……29
3.3.2建立稳固的政治基础的需要........................……30
第四章东欧左翼联合政府中的共识与分歧.............……32
4.1左翼联合政府内部的共识...................……
4.1.1政治主张方面的共识...........................32
4.1.2经济政策方面的共识..............……32
4.2左翼联合政府内部的分歧.....................……34
4.3东欧左翼联合政府面临的问题................……36
第五章东欧左翼联合政府执政的若干经验教训..................……39
5.1必须建立稳固的执政基础....................……39
5.2必须提高联合政府的执政能力......................……39
5.3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良好的执政形象..............……40
第五章东欧左翼联合政府执政的若干经验教训
东欧左翼联合政府确实为左翼政党登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新的机会,在不断的政治变革中,东欧左翼联合政府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也遭受了重大的挫折,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和汲取的经验教训。
5.1必须建立稳固的执政基础
1、突出政党本色,制定切实有效的政治纲领
左翼政党的发展是制约左翼联合政府的重要因素。虽然东欧左翼政党在二十年的“民主之路”中不断改变自身,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新社会环境下,左翼政党应审时度势,在执政过程中,积极适应东欧政治环境的变化,能够立足本国国情,努力在政治运作中壮大自身。既不能走原来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路线,也不可照搬照套西方民主国家路线;既要抵制右翼政党的“伺机报复”,又要争取和平地赢得政权。要扩大政策的包容性,继续革新党的政治纲领,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左翼联合政府的执政能力。
2、团结合作,提高协调各利益关系能力
左翼联合政府的存续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协调执政联盟内部各党派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减少彼此间的矛盾与分歧。与此同时,应积极寻求与其他非执政党的合作,建立政治和社会对话机制,调整党和国家权力主体及其他利益群体的关系。
结论
在过去二十年里,伴随着东欧政治体制转轨和东欧左翼政党的沉浮,左翼联合政府成为了东欧左翼政党执政的普遍选择,在东欧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具有东欧特色的政治现象。东欧左翼联合政府是东欧政治转轨的必然产物,与东欧政党政治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右翼政党交替执政、不断斗争的政治环境中,左翼政党通过组建联合政府,找到了与右翼政党抗衡并赢得执政地位以实现政治抱负的途径。不过,任何一种执政模式都是时代的产物,需要经历长期的历史考验。东欧左翼政党通过联合政府形式实现执政目标和政治抱负的实践历程表明,左翼政党联合执政固然与政治转轨背景下东欧政党政治的成熟度密切相关,也是左翼政党走向执政的必然选择,但是,左翼政党若不能很好地处理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和政见分歧,良好的合作愿望必定转化为兄弟间的冷面相向,这种执政也只能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更为重要的是,无论联合与否,若不能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社,任何政党或政党联盟都必将失去广大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这或许是东欧左翼执政联盟的执政经历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三: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的发展变化及其特征
第一章 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产生的原因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绿色政治不断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前苏联以及东欧地区绿色运动与生态政党的迅速兴起。它既是西欧绿党在理论、组织、活动等方面影响的结果,同时又深深植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以及其特殊的社会条件,从而构成了整个欧洲绿党形成和发展中富有时代与区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之所以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突然兴起,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本文认为,可以归纳如下:一是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二是政治变革的巨大影响,三是政府在环境决策上的某些失误。
1.1 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前苏联在其 70 多年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西方发达国家初期发展时曾经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在前苏联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可以从其两份官方报告中得以证实。一份是,前苏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1988 年第一次公布的环境报告。这份报告表明:全国有 102 个城市的空气和水污染最严重时,超过了国家标准的 9 倍;这些地区的少年儿童患病率大幅度升高,遗传疾病急剧上升;主要污染源是化学、煤气、木材加工、钢铁和有色冶金等几个部属的企业。另一份报告是,1992 年俄罗斯关于境内环境问题的白皮书。这份报告承认:俄罗斯全国至少有 5000 万城市居民生活在高度污染的环境中;大约有六分之一的领土已不再适用于人类的生存,而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有毒废气污染造成的。
具体来讲,前苏联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以下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在前苏联,生态破坏既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不当而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也表现在工业生产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导致对森林的滥砍滥伐,造成了前苏联地区相对优越但又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另外,咸海由于被过度的引水灌溉,它的两条供水河(锡尔河和阿姆河)水量日趋干枯。咸海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几十年间里,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四十的表面面积,从而使周围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咸海不仅丧失了原来的渔业和航运功能,而且由于湖水盐碱度升高和缺乏水源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损害了动植物的生存和人类的健康。“据医学研究预测,除非世界认真采取某种行动,通过拯救咸海来拯救当地的人民,否则,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生活在那个地区的整个民族就会消失殆尽。”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和工业开采的粗放化,则在威胁着这一寒冷地区的自然生态,而且由于气候方面的原因,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过来。
1.2 政治变革的巨大影响
前苏联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社会剧变,首先是从政治领域开始,在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帜下开展,然后扩展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撇开这一转变过程的性质和其它方面不说,就单从绿色政治的兴起来说,政治变革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政治变革对绿色政治的影响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环境意识的强化和政治化。社会公开性的政治导向,促进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真实状况的了解,提高了广大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广大公众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并不十分了解。但随着政治生活的公开化和新闻媒体的自由化,有关贝加尔湖、咸海、西伯利亚等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报导迅速增多,这就使人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所面临的威胁。而有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全面揭露又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1987 年,前苏联政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对一年前核电站事故的补充性报告中,开始公开一些事故的具体细节。随后,事故发生后政府对放射性尘埃范围和可能出现的健康后果的忽视;主管 1986 年秋成立的处理核辐射尘埃受害者的辐射医疗中心的两个官员科学院副主席列奥尼德·伊林 (Leonid Ilyin)和乌克兰卫生部长安纳托里·罗曼恩科(Anatolii Romanenko)的工作不力;政府打算在乌克兰修建更多核电站的计划,开始受到乌克兰公众的批评。1989 年前后,反映切尔诺贝利地区核污染严重后果的系列影片,则极力渲染了被政府忽视的灾难性后果。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迅速增长了。
第二,生态团体的政治化和合法化。前苏联共产党在政治领域从民主化向多元化的立场转变,为生态团体和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如果说前苏联共产党民主化招致的是政治反对派、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公开批评,那么,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政治体制的多党化,就为生态团体和绿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最先出现的是民间的、非法的小组和协会等,随后就发展成为加盟共和国乃至全联盟的联合组织。1990 年,前苏联共产党的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对多党制的公开接受,这就为生态团体和绿党的合法化铺平了道路。
第二章 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的形成发展过程
2.1 前苏联地区绿党的形成发展过程
根据绿党政治的自身发展和前苏联政局的变化,可以将前苏联地区绿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 80 年代中后期大量生态团体的出现,二是 90 年代初绿党的形成,三是 1991 年底以后绿党的逐步发展这三个阶段。
2.1.1 80 年代中后期大量生态团体的出现
1986 年以后,前苏联大量的生态团体相继出现,很多生态团体还克服了最初来自州、共和国一级政府的拒绝,成为公开性组织。①如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爱沙尼亚绿色运动(The Estonian Green Movement)和拉脱维亚的生态运动(TheLatvian Ecology Movement)。这是前苏联最早出现的绿色团体。
当时,面对磷矿和石油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农业经营带来的地面水质污染、帕努(Parnu)湾和芬兰湾的污染、波罗的海海滩的严重污染等区域性的恶劣环境问题,爱沙尼亚绿色运动在 1988 年初成立后,就迅速建立起了全共和国境内的分支机构。而塔林运动(The Tallinn Movement)是其中最大的分支机构之一,这个组织和分支机构在评价首都的环境、提供信息、制定环境保护建议、组织群众抗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拉脱维亚的生态运动起源于 1986-1987 年间,包括科学家、水屯专家、地理学家和文化界人士参加的是否应在达格瓦(Daugava)河上建水电站的争论,石油开采、造纸厂等造成的对里加湾的严重污染,军事基地内对环境有害的活动,都成为它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且,这些拉脱维亚绿色运动参与领导的抗议活动,大多数都取得了成功。
乌克兰的环境政治团体,绿色世界 (Zelenyi Svit),成立于 1987 年 12 月,开始是乌克兰和平委员会指导下的生态协会组织。它的第一任主席是物理学家和最高苏维埃代表依乌利·施切尔巴克(Iurii Shcherbak)。这一组织在 1989 年10 月才举行了成立大会,在这前后,它成功地组织了反对在基辅南部修建铁路以保护森林、反对乌曼 (Uman)造成环境污染的烟厂、要求推迟连接赞波拉泽(Zaporozhe)和库哈蒂萨 (Khortitsa)岛桥的建设、反对拟议中西乌克兰雷达站建设等抗议活动。1988 年 11 月 13 日,绿色世界和乌克兰文化遗产保护团体(Spadshchyna)、基辅大学学生团体(Hromada)等发动了大规模的生态集会,这次集会不仅大大提高了它的政治声誉,也为它向绿党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2.2 东欧地区绿党的发展过程
1988 年,波兰绿党成立,它是东欧地区成立的第一个绿党。截至到 1998 年底,东欧地区国家有 9 个主要绿党存在(罗马尼亚两个),其中捷克绿党、斯洛伐克绿党、匈牙利绿党、前民主德国绿党、保加利亚绿党、罗马尼亚绿党、斯洛文尼亚绿党已经主要以联盟的方式进入了全国议会;保加利亚绿党、捷克绿党、斯洛伐克绿党、匈牙利绿党还加入了欧洲绿党联盟,成为一支新崛起的政治力量。
2.2.1 波兰绿党
波兰全称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and),面积 312,685 平方公里,人口3819 万(截止 2003 年),首都华沙。
在波兰,政府长期坚持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和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政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饮用水源严重污染,有四分之一的耕地不再适用于农业用途,三分之一人口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这些都为绿色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1980 年 9 月,由商店职员、新闻记者、医生和研究人员在克拉科 (Cracow)创立了第一个独立的环境压力组织,波兰生态俱乐部(PKE)。该组织一开始就侧重于组织生态讨论和搜集材料,宣传环境恶化的状况,并逐步显示出政治特征。
1981 年 6 月,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了一个“人与环境”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在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上的共同行动,并和关心环境问题的利益团体合作,其中也包括生态俱乐部。1981 年底,波兰团结工会在被军事取缔的过程中,生态俱乐部通过强调其独立、非政治、非宗教的社会运动特点,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有所发展。
1985 年,一个名叫自由与和平(WIP)的政治团体成立,该团体声称关心包括环境保护、人权、人类发展、民族自由、第三世界、战争威胁、国际和平在内的广泛社会问题,主张采用公开的、非暴力的、个人负责的斗争方式,宣称主要目的是向当局提出问题并引起关注。1986 年,自由与和平组织了反对波兰核电站建设的大型抗议游行活动,社会影响迅速扩大。1987 年,自由与和平还在华沙举办了有来自 17 个国家 200 多名代表参加的生态主义团体会议,并且得到了政府的默许。
第三章 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发展的特征………………(26)
3.1前苏联地区绿党发展的特征…………………(26)
3.2东欧地区绿党发展的特征………………………(30)
第三章 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发展的特征
3.1 前苏联地区绿党发展的特征
从前苏联地区绿色团体、党派兴起与发展过程和它们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实践活动来看,前苏联地区的绿党政治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3.1.1 复杂的发展因素和双重的政治作用
第一,复杂的发展因素。
与西欧地区绿党政治兴起和发展的根本不同,前苏联地区绿党政治的最大特点,是它和社会改革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连为一体:自愿政治参与的出现、共产党和国家机器集权政治的终结、实现一个更有效的权力在中心和边缘的区域分配。
这种结合对于绿色政治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使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一个焦点。对污染的空气、水和土壤与过度辐射中毒对健康影响的关心,动员起了不同的阶层、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公众对政治的关注感和参与感,使环境政治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同时也使其它很多政治问题在生态旗帜或生态口号下提出来,这就使得绿色政治获得了远远超过其自身力量的政治能量和群众基础。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才可以理解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各种绿色团体和党派的迅速兴起与发展。
另一方面,它由于和政治分裂趋势的结合,使自己染上了过多非环境色彩。环境破坏的原因或者归咎于前苏联政府和共产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立场与态度,或者等同于以莫斯科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民族对其他小民族或共和国的殖民主义的掠夺。因而,绿色团体与党派的政治目标和实际活动,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对共产党政治统治和中央集权的斗争。这种政治取向,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助于绿色政治的迅速成长,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真实成因和解决途径的认识,也就难以使绿色运动获得持久坚实的动力支持。所以,苏联 1991 年底解体后,作为各共和国境内存在的绿色党派和团体的发展就进入了相对沉寂的时期,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前一阶段多种因素作用下的过于轰轰烈烈的绿色运动。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政党政治的角度,对前苏联东欧地区国家绿党的发展进程、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最后对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下展望。
第一,理论上坚持自己的绿色道路观点,并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经济社会政策主张。应该看到,绿色道路并不只是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同时也是政治上较为成熟的西欧绿党对前苏联东欧地区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核心之处在于超越而不是回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从理论上来讲,这一思路是正确的。作为初步发达的地区,在摆脱传统计划与集中体制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形成一种着眼于满足人们生活真正需要、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与材料、发挥社会组织潜力的分散中小型企业布局的经济结构,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而且,从目前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来看,绿色道路也是唯一真正现实的道路。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应在坚持这一总体思路的同时,结合各国实践形成自己的社会经济政策,如经济产业结构政策、能源政策、社会发展评估政策等,使公众相信生态学并不是在民主和物质丰裕实现以后,而是在民主和物质丰裕过程中间。
第二,实践上坚持自己的生态关心主旨,并尽力建立和生态团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原有生态环境问题的继续存在和新的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使绿党可以利用这些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局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宣传自己的绿色政治主张,以得到更多选民的政治支持,并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如果能够在近期内巩固和生态团体的紧密合作,和实现在地方议会选举中的较大突破,就会为绿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至于很多绿党目前仍存在的分为数个部分和派别,这并不一定是坏现象,相反也许更有利于地区性的环境政治动员。前苏联东欧地区绿党是在群众性环境团体和公众环境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而后者是一个强大绿党存在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绿党必须同等对待议会选举和环境抗议两个方面,而且环境抗议的组织与实效应当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四:泰国Retro Park公司夜灯足球场所租赁与商业配套研究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exercise in Thail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causes many types of exercise service to emerge in Thailand such as football rental, fitness centers and yoga centers etc. To capture this dema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new products and the best service to satisfy consumers. Retro Park Co Ltd will be established to capture the rising trend of exercise service consump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 is to create a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for Retro Park Co Ltd. The company is a football rental company with a community mall, which offers black light lighting to create entertainment whilst exercising. This idea comes from combining lighting in clubs and playing football together to generate new way of exercising in football.
Retro Park Co Ltd’s business plan aims to translate the football rental business with a community mall idea into a real business model. This plan will provide a blueprint for Retro Park Co Ltd to develop marketing and financial plans. Thi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 also provides academic knowledge 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to construct and sustain the new venture. Moreover, the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part helps the company to clarify in depth information about potential end users, market analysis and competitor analysis toward Retro Park Co Ltd.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 is to create a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for Retro Park Co Ltd. The company is a football rental company with a community mall, which offers black light lighting to create entertainment whilst exercising. This idea comes from combining lighting in clubs and playing football together to generate new way of exercising in football.
Retro Park Co Ltd’s business plan aims to translate the football rental business with a community mall idea into a real business model. This plan will provide a blueprint for Retro Park Co Ltd to develop marketing and financial plans. Thi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 also provides academic knowledge a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to construct and sustain the new venture. Moreover, the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part helps the company to clarify in depth information about potential end users, market analysis and competitor analysis toward Retro Park Co Ltd.
Before developing the business plan, Retro Park Co Ltd should gather the information about football rental business and competitors in Thailand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business. The information should includ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dustry, operations,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aspect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Retro Park business plan is constructed on a key basis of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the newness of the product and marketing. To support the plan, the literature will illustrate conceptu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which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novation model, business idea generation, 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y strategy, marketing concept. The literature review will begin with a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leve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the innovation model, business idea generation,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new ventur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2.1 The Theoretical Level
2.1.1 Innova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innovation’ in literature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idd et al., (2005), innovation is defined as a process of turning opportunity into widely used practice. According to Trott, (2005), he defines the term of innovation as a very broad concept that can be understood in a variety of ways, and he introduces the notion that innovation is a process with a number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that have to be managed. So, Trott, (2005, p. 15), defines innovation as “Innovation is the management of all the activiti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dea gene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of a new (or improved) product or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equipment”. McFadzean et al., (2005, p. 353), defined innovation as “a process that provides added value and a degree of novelty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cedures, solutions, products and services as well as new methods of commercialization”.
Innovation introduces improvement of product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o open new markets as well as creating new types of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the newness, which entrepreneurs can use to turn new ideas into marketable solutions, (Schumpeter, 1934). Innovation includes new products, services, production processe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rkets as new ideas of entrepreneurs to apply.
2.1.2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s
Numerous innovation process models and business decision models are featured in many literatures to explain how new ventures create or should create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According to Trott, (2005), new products are the output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o many people and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process is a sub proces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concerns the conditions that have to endure sothat the new venture is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new products,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i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to tangible products or services. The innovation process can be pided into three areas: business idea generation or fuzzy front end (FFE),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mmercialization, (Koen et al., 2002).
Moreover,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cludes activiti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all new ventures, (Tidd et al., 2005, p. 67):
Searching - scann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and processing relevant signals abou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ange.
Selecting - deciding, on the basis of a strategic view of how the new venture can best develop, which of these signals to respond to.
Implementing - translating the potential in the trigger idea into something new and launching it in an internal or external market.
Learning – new ventur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progressing through this cycle so that they can build their knowledge base and improve the ways in which the process is managed.
2.2 Practical Level
In the last section, the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level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idea gener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bstract view. In this section, the practical level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shows how to adapt those theories into real business implementations. This section helps Retro Park Co Ltd to develop a concrete business plan.
2.2.1 Business Plan Process
2.2.2 Research & Methodology
Before developing the business plan, Retro Park Co Ltd should gather the information about football rental business and competitors in Thailand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business. The information should includ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dustry, operations,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aspects. According to Kotler & Armstrong (2010, p.130), there are 4 steps to develop the research process per below.
2.2.2.1 Defining the Problem and Research Objective
This is the first step of research to define the problem and set objective. According to Stutely (2007), the research questions should include about products, competitors and customers as the below table.
After research questions have been defined, Retro Park Co Ltd will set 3 types of research objectives includes (1) Exploratory research, (2) Descriptive research, (3) Causal research. First, exploratory research is to gather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the company to define the problem. Second, descriptive research helps the company to describe relevant subjects such as the market potential for the products, the demographics and attitudes of customers toward the products. Lastly, casual research is to test the problem about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Moreove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objectives help Retro Park Co Ltd to develop the research process, design for purposes and expected outcomes. 2.2.2.2 Developing the Research Plan for Collection Information
Chapter 3 Retro Park Co Ltd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20
3.1 Executive Summary……………..20
3.2 The Proposition……….20
3.2.1 The Project………..20
3.2.2 Product and Service Description………….21
3.2.3 The Technology…………...22
3.2.4 Mission……………24
3.2.5 Objective…………………...24
3.2.6 Location……....24
3.2.7 Unique Proposition……………...25
3.3 Industry Background…………….…25
3.4 The Opportunities……………….….26
3.5 The Gap…………….…29
3.6 Competition……………...29
3.7 Organization…………..29
3.8 Finance…………..29
Chapter 4 Market Analysis & Business Plan Research…………..30
4.1 Research & Methodology………….30
4.1.1 Primary Data………………30
4.1.2 Focus Group……………30
4.1.3 In-depth Interview……………...31
4.2 Target Market……………33
4.2.1 Football Rental………….33
4.2.2 Community mall…...34
4.2.3 Sponsorship & Event Marketing………..35
4.3 Competitive Analysis…………36
4.4 Marketing Plan………..42
4.4.1 Marketing mix……….45
4.4.2 Future Plan………...45
4.4.3 Legal Structure………….46
4.4.4 Management…………….46
Chapter 5 Financial Projection………………52
5.1 Start-up Requirements……...52
5.2 Income Statement………..53
5.3 Balance Sheet……………55
5.4 Cash Flow Statement……………56
5.5 Break-even Analysis………………….57
Chapter Five Financial Projection
5.1 Start-up Requirements
Retro Park Co Ltd plans to start the operation in January 2015. The below table shows the start-up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any before the official establishment.
The total start-up requirement of Retro Park Co Ltd is 51,302,500 Baht. This amount includes start-up expenses and start-up assets. The start-up expenses include company registration fees, rental fees and miscellaneous expenses. The start-up assets include cash requirement, buildings, equipment and computers. The company needs three million Baht to supply the business operation as the petty cash during the first year.
Start-up Funding
Retro Park Co Ltd must raise funds to cover start-up requirements of 51,302,500 Baht. The company plans to supply the business with the owner’s equity as investor in the beginning stage. The below table demonstrates the company start-up funding.
From the above table, Retro Park Co Ltd will raise 52,000,000 Baht to begin the business from only one potential investor, who is Mr. Veerachart Chunsangchantra. This fund will be used to supply the business operation.
5.2 Income Statement
Retro Park Co. Ltd. will show the information about profit or loss in a specific time period. The below table indicates the three years income statement of Retro Park Co. Ltd. during 2015-2017.
From the above table, the income statemen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
1. Amount of sales: Retro Park Co Ltd has separated sales into four different sources of revenue including football rental, community mall tenants, event marketing and sponsorship. For football rental revenue, the company aims to reach 30% of total full capacity in the first year (2015). The company also targets full capacit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hird year (2017). The community mall’s rental and sponsorship will be fixed revenue because the company must obtain the tenants and sponsors before the grand opening. The community mall rental fee has different prices on the first floor and second floor. The first floor contains rental area for 400 square meters with 1,500 Baht per square meter. The second floor contains rental area for 300 square meters with 1,000 Baht per square meter. The company requires three sponsors for the project with four million Baht per each sponsor. Lastly, the company has set the maximum event marketing to four times a month to safeguard the artificial turf and buildings. The event-marketing fee is 65,000 Baht per day and excludes electricity and set-up costs. Payroll: The total salary in 2015 will be 3,732,000 Baht. The company plans to increase salaries by 5% each year to satisfy the employees.
2. Marketing & Promotion: Retro Park Co Ltd will use media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company regularly.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establishment, the company intends spending the highest on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expenses to create awareness in the target market.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expenses will be based on particular situations.
3. Depreciation: Fixed assets of the company will be depreciated 2,500,000 Baht each year from buildings and equipment (50 million Baht).
Chapter Six Conclusion
During 2006-2010,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urged working people to adjust their living habits due to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among this group 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government also made efforts to encourage Thai people from all age groups to do more physical exercise. In 2011, the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Sports set a target to encourage at least 50 million Thai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nd to undertake more exercise over the next five year.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ai people should exercise more in any kind of sport. In this case, Retro Park Co Ltd will be established to capture the opportunity and support the social well-being. The company will offer new choice of exercise with entertainment as football rental with black light lighting and community mall. This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lan is the blueprint for Retro Park Co Ltd to develop project include project proposition, marketing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competitive analysis,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 and harvest strategy.
The derived knowledge adapts from academic knowledge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In additional, to evaluate feasibility of the opportunity in the market,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overall industry and market demand toward their football rental and community mall experiences.
reference(omitted)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五:转型期的东欧国家福利制度研究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四国为例
第一章理论基础
福利制度,或旧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历着从内容到实质的演化。有人认为,福利制度的演化是与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有联系的。随着民主化程度的提升,要求福利改善的群体就会通过选举、投票等手段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进而影响实际福利政策的制定。也有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将福利制度意识形态化,立法规定“享有福利是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
追溯起来,福利制度的最初发展时期可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产生算起,彼时的福利制度主要体现为互助共济的习俗,这些习俗又形成了社会成文或普遍遵守的规范被固定下来。而原本的救济后来又演变成统治阶级借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政权的手段。例如,中国早期提出社会救助的《周礼地官司徒》在“大司徒”的职责中提到:“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而欧洲中世纪罗马教廷施舍教民的行为也是出于同样的统治意图而使用的手段。
相较而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留下了现代福利制度发展的清晰印迹。随着政治统治的需要或为应对潜在的政治挑战,福利举措被不断地制度化、规范化。就像社会救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就是源于英国于1834年颁布实施新《济贫法》。按照新法规定,救助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而在当时,这项法律的出台对贫民实行社会救助、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再如,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一一德国。19世纪中叶,随着德国社会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加剧,为求稳定局势,俾斯麦在大力镇压的同时,也寻求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向工人施惠。随后,德皇威廉在1881年向国会发诏书,这封被称之为德国社会政策“大宪章”的诏书公幵申明社会保险和社会援助的重要性。德国在“社会改革”的口号下,1883在年出台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和1889年又分别出台《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残疾、死亡保险法》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这些调整有效地改善了劳资关系、降低劳动者遭遇的风险、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正是由于福利制度的演变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伴相生的,我们才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存在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上的差别,但大都实行成熟的福利保障制度。而对那些新兴改革国家来说,面对普遍的社会福利需求时,这些制度就自然成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从一些研究福利制度的经典著述中,也可以看到其研宄的缘起、分类标准的确立、关联因素的分析都是围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范畴内。如被广泛采纳的艾斯平安德森划分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就是遵照这样的逻辑所做的研宄。虽然在这种研究中,很多国家的福利发展没有涉及到,但以此为参照来考察其他国家福利发展的特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因而,本文的研究就首先从艾斯平安德森的三个划分幵始。
第一节福利制度模式的类型
关于福利制度,常常会发起一个基本的问题,即所实行的社会政策会导致怎样的社会分层?因为福利国家制度不单单是对失衡的社会结构进行干预和调整,它也是一种分层体系,发挥着规范社会关系的积极作用。源自济贫传统的制度及其衍生而来的资格审查式的救助体系,都在实质上推动了社会分层,这也成为了工人运动反抗的一个重要渊源。为了调整在社会分层上引发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俾斯麦倡导的社会保险模式,还是贝弗里奇模式中的社会福利计划,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究竟是由国家还是市场来充当福利提供者的角色?正是基于二者不同地位的取舍,艾斯平安德森形成了对福利制度模式的划分。
一“自由主义”福利国家
实行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这一福利制度下,居支配地位的资格审查式的社会救助、数量不多的普遍性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的作用也较为有限。接受救助的主体为低收入的、依靠国家救助的弱势群体,通常为工人阶级。在实行此模式的国家中,由于传统自由主义的盛行,由劳动者发起的社会福利改革极为有限,受助群体获得的福利上限与劳动者以福利取代工作的边际效应持平。而用以审查受助群体资格的条件也被设置得极为荀刻且常带有羞辱性,提供的救助额度也很低。进而,国家使用两种手段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积极的手段是采取补贴的形式来支持私人部门的福利计划;消极的手段则是只提供最低额度的救助。
按照这种制度设计,福利体系中的非商品化效应被拉到最低,也是利用这种方式压缩社会权利的膨胀,并推动社会分层的形成。通过实行这一制度,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依赖国家救助的贫困群体和福利水平因市场而存在差异的多数人群体,同时,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也投射到政治上的二元化和更多复杂的混合关系。
第二节东欧福利制度模式
东欧国家的福利制度之所以呈现近似模式化的变化,主要是这些国家在历史、文化上的相似性,尤其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政治选择具有统一性。通过与三种福利模式的比较,能够发现东欧福利模式在不同的阶段呈现极大的变化。
一东欧国家相似的背景
从政治意义上来说,东欧是与西欧相对而言的,其涵盖的国家是二战后成立的位于欧洲东部和东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从地理上看(见图1,东欧国家缺少天然屏障,地形多为草原、丘陵,既难以抵御东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也常遭受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东欧国家在历史上一直是东西方规觎和争抢的目标,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到哈布斯堡王朝,从奥匈帝国到沙俄、从纳粹德国到前苏联,都是历次争夺中的牺牲品。
从文化上看,东欧国家兼具东、西方的特质,并时常在两者间摇摆不定。正如《西方发展理论一一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所写,“历史地看,东欧代表的是俄罗斯与西欧之间的过渡……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中间状态。在有些地方它极像西方,而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则接近俄罗斯与东方。”统观整个历史发展脉络,东欧各民族受到德意志人的影响更大,在制度设计上更多地沿西欧的模式,甚至在语言的发展上也包含着丰富的德意志要素。奥匈帝国对捷克、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等民族的统治使这些国家的文化受到宗主国的严重影响,“把罗马看做是精神指导并因而更多地呈现出西方的景色”。
历史上,东欧国家长期处于被侵略的地位,长期为争取独立而抗争。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家独立,波兰也获得苏俄承认其为主权国家,至此,东欧各国几百年来受奴役的历史才宣告终结。但此后,冷战的到来,苏联取得了中东欧国家的控制权,多数国家再次屈从于苏联模式。东欧国家在被压迫的历史中,形成了特殊的小国心理。它们既要争取主权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又需要在大国中找到依靠以求在争斗中获得保护。
也正是体现为这种小国心理的延续,东欧国家在冷战结束后纷纷倒向西方,就是基于寻求保护的心理。此后,东欧国家经历了朝向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虽然每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改革的方向基本一致。而福利制度的改革虽受制于苏联时期浓重的社会主义痕迹,但按照西方现有模式进行制度改造是既定思路,且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加入欧盟动作的加快,其改革的方案也会受到欧盟福利标准的影响。同时,由于其接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援助,也会受制于相应指标的指导。所以,我们看到,尽管由于历史阶段的特殊变化,东欧国家福利制度在发展演变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常常经历发展中断、颠覆性的变革,但其发展模式都能在己有的成熟模式中找到相关因子。
第二章东欧福利制度的演变
东欧国家福利制度的变迁,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其制度化的确立是在奥匈帝国时期。以“俾斯麦式”保险体系为基础,有望发展成类似今天“保守主义”的福利模式,但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又使其直接卷入了共产主义统治中,进而福利制度也完全按照社会主义的治理模式进行设计,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伴随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走上了转型的道路福利制度虽进行着西方式的改革,但其改革过程中受到外部影响颇多,加上东欧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影响,使东欧的福利制度演变呈现丰富的面貌。
第一节东欧福利制度概况
虽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福利制度的差异极大,但由于东欧国家内在的文化特质,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福利制度也存在发展的内在延续性。
一福利制度的特点
1.福利分配不均:福利分配不均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福利设计的初衷。以“俾斯麦”式福利模式为基础的东欧福利制度,从制度设计初,就确立了福利的作用是为缓和社会矛盾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不同阶段经由不同条件的催化又有不同的变现,但最终的落脚点都体现为福利分配不平等。奥匈帝国时期,养老金、医疗等主要福利主要由一小部分人享有,这些人主要为在国家控制重要部门工作的人,而向贫困群体的转移支付,则只是提供基本救助,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实际上,当时的福利制度只是对固有社会阶层分化的确认和维系。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虽然“享有全民福利权利”成为了一项公幵的政治承诺,有些国家还将其写入宪法,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向,使其难以得到实现。同时,“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道路又使得广大农村人口的福利权利得不到保障,后虽有不断扩大农村福利的政策出台,但更多的是将其当作政治斗争的筹码来获得更广泛的政治支持,一旦实现政治利益,这些承诺又回复到旧有状态当中。苏联统治后期,东欧国家的工人运动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伴随经济改革的福利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工人的要求开始得到兑现但从更大的社会群体层面来看,仍有大量未就业人群被排斥在福利保障的外围。转型期后的福利改革,将促进福利平等分配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福利分配的平等化还亟待进一步深化。
2.重视家庭补贴:受宗教传统和教会的影响,东欧国家较为重视传统的家庭关系。体现在福利制度设计上,就是各种家庭补贴的多样化,包括产假、生育津贴和多子女补贴等。以匈牙利为例,自年起,十年间匈牙利的家庭津贴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左右的水平,这一比例也高于同期的欧盟国的水平(见图2。而且,东欧国家家庭津贴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是其分类明确且具体,如设立生育期间的男性假期,两个孩子和三个孩子的家庭分别享有不同额度的补贴。
3.公共投入不足:福利支出的来源一般分为政府公共支出、私人出资和志愿性福利支出,基于“合作主义”的俾斯麦式保险制度,公共支出部分只服务于少数特殊职业群体,而财政转移支付则只是提供最低救助的手段,因而公共福利支出比例不髙。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是唯一的福利提供者,理论上讲,公共支出应该较高,但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重积累的发展导向,二是对农村、农民福利需要的长期漠视,公共福利支出也未见大起色。而随着转型期的到来,虽然福利经济改革和发展经历波折,很难支撑和维系较高的福利诉求,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利要求已成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再加上各种外部条件如加入欧盟的潜在要求,公共支出己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二东欧福利制度的演进
正如前文所述,东欧国家福利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几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体而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因为经历重大的历史转折点而呈现制度差异。本节就以制度演化的历史阶段和重要的历史契机为结点,阐述东欧福利制度的演进。
一奥匈帝国时期——福利制度确立
以捷克、匈牙利、波兰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在福利制度建立之初,都沿用了“俾斯麦式”的福利制度。每个国家在本国推行的制度又存在差异。
捷克于1888-1889年引进社会保险制度,1904年初步确立了强制性养老保险制度,其中被保险者因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的保险制度。根据1924年《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捷克建立了包括体力劳动者在内的、由基础部分和收入比例部分同时构成、65岁为享受养老待遇年龄的养老保险制度。匈牙利最早的社会保险始于1891年的疾病保险立法。由于近代产业发展较晚,最早的工伤保险立法在1900年是从农业开始的。对经济困难的家庭的津贴制度始于1938年,失业援助首次立法于1957年。波兰最早的社会保险立法是在1884年的工伤立法,1920年实施疾病与生育保险,1924年立法开展失业保险,1927年对薪金雇员实施养老保险立法,1933年扩大了疾病与生育、养老金保险的实施范围,使劳动者都能享受保险保障待遇;1947年又对劳动者实施家庭津贴制度。
二苏联控制时期——福利制度大转折
东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异性,早在共产主义时期以前就呈现得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在前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国家和地区,有限比例旳人口享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但是毫无疑问,共产主义接管后对政治统治力量进行的重新组合,改变了东欧国家之前的福利发展路径,并且对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的福利发展呈现不同的特征。首先,社会支出的持续增加会受制于其他优先考虑的政治选项,强大的意识形态和官僚主义压力会优先考虑各种各样的消费、服务和转移支付等问题。但是,消除私人财产和市场的动力,将使得国家难以保证大多数人口享有就业、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权利。
共产主义社会福利政策经历了三个相互重叠的阶段,新政府在年代刚开始工业化的时期,首先建立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产业工人和公职人员是就业保障、养老金和公共医疗及教育的最初受益者。但是,农业集体化在将福利制度推向农村地区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个时期是60年代和70年代,在此期间,福利大幅提升、新出台的社会福利计划如家庭补贴和失业保险业开始增多。斯大林之后的领导人开始意识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赢得人民支持的重要途径。如波兰,自下而上的连续的危机和反抗促使统治者大幅提升了福利水平,至少从短期来看,福利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些例子,也能用来证明共产主义政治统治是如何受政治竞争(连续的反抗)或利益集团的压力的影响。然而,尽管在地区范围来看存在着压力强度和频率的差异,但社会福利政策仍然是以惊人的相似度向前演化。虽然从短期来看,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路径会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但长期的社会福利政策反映了政府对二特定的经济问题、劳动力市场所做出的回应。例如,家庭补贴的出现,就是受劳动力数量下降的影响。
第三个时期,就是80年代。这一时期伴随着严重的经济停滞和政治影响力的下滑。其实早在这一时期之前,社会福利领域的问题就已经浮现出来,跟其他社会领域一样,在社会福利的规划上存在资源配给短缺和分配错乱的现象。但是,在年代初期,政府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回落,其负担福利支出的能力也受到限制。
第三章东欧国家转型中的福利制度变迁...........22
第一节从福利支出的视角看福利制度变迁...........22
第二节从制度设计的视角看福利制度变迁............25
第三节从国家案例的视角看福利制度变迁............30
一波兰案例............30
二捷克案例.........31
三匈牙利案例........32
四斯洛伐克案例..........34
第四章转型期福利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36
第一节市场化改革的助推.........36
第二节福利供需双方的角色异形...........40
一福利供给方一一政府职能的转变..........40
二福利需求方一一工会的变革...............42
第三节外部环境的挤压与诱导............46
一“欧洲效应”——加入欧盟.........46
二国际金融组织的“附条件”援助.........52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逆势而动..........54
第五章东欧福利制度演变的整体评价.......56
第一节福利制度变革后的效能...........56
一改革后的福利状况...........56
二福利改革的现实意义...........60
第二节福利制度演变的障碍和走向.....61
一福利变革中的问题与障碍.......61
二未来福利制度发展的路径预测...65
第五章东欧福利制度演变的整体评价
东欧福利制度在转型期内的变革,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影响。社会制度上,它彻底抛却了社会主义体制,完全朝着西方式的发展道路迈进;福利制度上,它积极改革适应西方式发展的要求,却保留了大量社会主义时期的制度遗产。也正是基于这种改革与继承的特征,赋予了东欧国家福利体系有别于各主要福利制度模式的面貌。而从更长的历史时期看,东欧转型国家无疑是要坚定地融入欧洲的,那么,福利制度的变革就会继续持续下去,形成欧洲一体化框架下福利模式的风格。
第一节福利制度变革后的效能
一改革后的福利状况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东欧国家转型中的福利体系改革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维持了较高的福利水平。要对其改革成就进行评价,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与其它后共产主义国家的福利比较;二是定位其福利水平在欧盟范围内的位次。
(一)“欧洲的”和“欧亚的”
在对后共产主义福利国家的调整所作的比较研究中,世界银行发现,“在转型的前十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分裂为两种调整类别一一欧洲的和欧亚的”。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欧洲的”这一组包含了中东欧国家(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巴尔干和前南斯拉夫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而“欧亚的”这一组则包含前苏联共和国(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还有阿尔巴尼亚。与“欧亚国家”相比,欧洲国家”在1989年苏联解体后更有效、更剧烈地重组了本国经济,其人均收入也更高(如图20。这些“欧洲国家”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到2000年时,在主要的“欧洲国家”中,经济增长复苏、实际工资所有增加。这些积极因素又导致“欧洲转型国家”趋向较高的福利支出。虽然“欧洲国家”和“欧亚国家”在转型前拥有相似的福利模式和福利水平,但到1996年时,“欧洲转型国家”花在养老金上的支出为GDP的10%;而“欧亚国家”则仅为5%。由于养老金通常是后共产主义国家福利收入的最大项,因而上述对比数字能够较好地反映两组国家在福利支出的不同方向和趋势。同时,“欧洲国家”的失业补贴和最低工资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世界银行总结到,自1989年起,总的经济、社会和管理成就预示了90年代末“欧洲国家”福利支出水平的提升,而这些成就和地理位置密切关联。
尽管存在相似的福利国家结构和相近的福利支出水平,“欧洲国家”和“欧亚国家”在转型的头十年却有了福利发展的巨大分野。在前十年转型期,“欧洲国家”的平均福利支出取得明显地提升,但在“欧亚国家”,福利支出却停滞不前或后退。为什么不同的地理差异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福利效应?尤其是在后共产主义国家转型期间普遍发生经济衰退和福利需求扩大的背景下,“欧洲国家”的地理位置有何特殊性?答案就是欧洲。具体而言,这些“欧洲国家”都怀有加入欧盟的预期,它们面对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目标是更好的经济增长、政府支持承诺和能力的增强以及福利支出的增加。此外,东欧国家的福利变革也受到内部因素的推动,卩加入欧盟的愿景不仅依赖于欧盟对其潜在成员国的身份认定,也源于其与彼时欧盟成员国的文化上、组织上和历史上的相似性以及东欧国家能够更加“欧洲”的意愿和对欧洲政治经济规范的遵守。这些内部因素造成了东欧国家与“欧亚国家”的差别。
结论
东欧国家的市场化转型终结了由国家保障就业的历史财政压力和要求市场化改革的政治力量的增强,也推动福利政策朝向更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虽然转型进行得急速而剧烈,但社会主义福利体系在东欧国家中仍表现出极大的弹性。此外,虽然东欧各国政府在福利政策上的改革手段不尽相同,但各国在福利政策上仍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
首先,在绝大多数东欧国家,政府对未参保群体的资助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时期福利的普遍主义,尤其在医疗和养老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在一些国家和政策领域,对普遍福利权利的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并被写入新宪法。
东欧国家不仅表现出福利覆盖的人口广度,福利种类也设置为对各种风险的防范。从原则上讲,其福利体系更接近于国际劳工组织(对福利制度的要求而非更自由的福利模式。政府仍然对公共医疗保险保持较高的投入,同时还要兼顾积极和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各种各样的伤残津贴和家庭补贴。这些福利承诺一概反映为对社会部门持续分配大量的财政资源,而不断循环的财政压力损害了这些福利权利,进而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服务需求的增多以及大量未兑现的福利项目。
但是尽管存在福利支出上的财政赤字,福利广泛覆盖的原则依然保持不变。自由化改革进展得较为缓慢,而且常常在施行后又发生逆转。这些原则惯性都可归因于共同福利遗痕的影响。旧养老金体制的组织结构和覆盖方式催生了强烈而普遍的公众期待,即希望政府在福利供给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样,福利政策遗迹也催生了强大的竞选和利益群体,可以给政府施加巨大压力。
再者,共同的外部压力和影响也对东欧国家福利政策的趋同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金融组织通过附加条件的资助,对东欧国家的福利改革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外部作用来自于欧盟,“欧洲效应”的强劲激励使东欧国家有别于其他后共产主义国家,维持了较高的福利水平。偏离“全球化迫使国家削减福利支出”的成见,东欧国家的实际经历给出了相反的例证,即更大的经济融合奠定了经济根基也提升了福利开支。可以说,东欧国家福利改革的实例表明地缘政治是有影响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体中所处的位置和地缘政治关联能够对国家应对相似的经济全球化压力上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东欧国家与欧盟的邻近以及加入自由贸易圈的承诺使其在福利供给上吸纳了欧盟惯例,也有了更大的开放性,这些都有助于入盟国采纳相似的福利政策。
尽管有各种研究欧洲福利制度的专著强调和解释东欧国家在养老、医疗、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异,但东欧国家在转型中福利改革(如表的路径、推动因素以及最终的改革成就都显示它们极大的趋同性。
参考文献(略)
论文写作2018年精选范文六: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这是传统次化对理想世界的朴素描画。承接这一理想,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实现“住有所居”的社会发展目标。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商品房的高房价对城市新增人口和弱势群体产生了明显排斥造成了阶段性住房困难(刘志峰,2012)。如何让聚集在城市的居民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国2011年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1.6平方米,城市居民的总体住房状况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伴随着我国住房私有率和自有率的提升,是否拥有住房产权已成为改革时期阶层差异和阶层分化的重要指标(边燕杰和刘勇利,2005)。然而在取得这一成就的同时,富裕居民热衷于囤房,青年群体宁可沦为房奴也要过度消费一步到位,都折射出住房问题的复杂性。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经适房”信誉危机”、公租房试点遇冷、房地产调控变“空调”等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反思(茅于拭,巴曙松,陈杰等,2011)。为此中国政府拟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量,试图缓解房****幅过快、中低收入者买房难、租房难、住房条件改善缓慢等社会问题。但在城市层面,不断增长的住房保障土地与资金需求难以落实,保障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调研小组,2009)。在立法层面,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经济适用房的存废、保障方式选择成为疑难问题(郑尚元,2010)。
本研究对我国当前的住房政策背景有四个基本判断:一是经过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公房基本巳出售给私人,城乡居民的住房拥(私)有率达到世界较高水平。大部分城市的存量住房总量(表现为人均住房面积和套数)已经基本满足常住人口的小康需求,但占有结构和质量有待改善。突出的矛盾是中高收入居民热衷于购房囤房与中低收入者买不起舒适住房的现象并存;二是大城市适合青年人和低收入者的低端住房逐渐减少,可供租赁的合适房源也相对不足。但如何供应这一类住房,以及如何帮助人们获得这类住房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管理模式。三是双轨制市场中同房不同权,同房不同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不灵,也是住房政策遭到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四是经适房政策的初衷和政策执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公租房的呼声虽高但实施中存在诸多困惑。从上述判断出发,我国当前的住房政策需要反思、面临改革甚至重构,这需要从理论和政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证。
1.2研究内容
在中国特殊的情境下,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市场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围绕住房援助这一管理活动,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
绪论部分交待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技术路线。确定了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由于住房的基本属性和衍生效应,住房市场的形成和作用效果受到很大抑制,需要和实际得到住房援助的对象比基本住房保障对象广泛得多。
论文第二章提出了住房援助的概念,并进行了定义和术语对比。援助政策的工具多种多样,论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对住房援助的实践进行了国际比较,对住房援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论文第三章分析了造成囤房的原因和影响效应,指出过度的购房援助会导致社会排斥等负面影响,住房政策失去中立性。论文提出了强化租房援助、抑制投资性购房的若干对策建议。
论文第四章从效益、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适宜性六个方面提出了住房援助政策的评估框架。以租房和购房援助为例,该部分内容通过探讨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归属、出让形式是倾向于鼓励租还是售,对现行的经适房和公租房政策的政策绩效进行了比较,就如何激励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住房援助中提出制度优化建议。
论文第五章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住房援助政策的公平与透明性。由于权力寻租和居民搭便车行为,导致经济适用房存在严重的“信誉危机”。在保持援助工作力度的同时,如何遏制住房领域的腐败和特权,如何才能低成本的识别出援助对象,如何低成本过滤那些投机者或不符合保障标准的人,减少福利错配呢?这里可能涉及保障性住房公有产权的显化、交易和定价,涉及对保障性住房产权登记、使用、准入、流转、退出的管理制度设计。通过借鉴其他相似市场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国家住房援助经验,该部分内容分析了房券模式的优缺点,通过对武汉市和黄石市的案例分析,论证了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难点,提供了将援助转化为住房补贴,以可交易房券进行住房补贴管理的政策建议。
论文第六章建立了基于多主体的住房市场微观仿真模型。因城市住房体系属于复杂巨系统,政策工具(变量)相当多,为了避免出现“头痛医头”式的管理模式导致的低效和不协调。该模型以家庭居住行为规则,整合了商品房、公租房和经适房三个市场,引入了区位和交通成本,属于空间一体化模型。该模型系统检验了住房援助政策工具的长期效应,为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住房援助需要建立管理部门或组织、增加公共支出,筹措大量资金或减少政府税费收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资源再分配,存在利益博弃,往往阻力很大,需要顶层设计和较大的改革力量来推进。论文第七章从利益博弃的角度,探讨不同主体的诉求和矛盾。论文依据住房援助政策的哲学基础和伦理观,按照我国社会结构变迁趋势,将住有所居分解为若干较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从住房产权结构和制度供给方面探讨了住房模式的历史变迁和改革路径。
2 住房援助的引入和制度比较
2.1 为何要引入术语“住房援助”
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然而当前种类繁多的保障性住房是否应统一归并为公共住房,住房保障的提法是否贴切,住房保障政策是否涵盖针对中等收入群体或夹心层的住房政策,对此学者们莫衷:是,已影响了住房立法和比较研究(郑尚元,2010;陈杰,2012;冯兴元,2012)。
在查阅制度法规、政府文件、媒体报道和学术刊物时,对有别于商品房并由政府或社会提供援助的住房,在称谓上可谓眼花缭乱。所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或“保障性住房一般指经济适用住房(简称经适房)、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双限房(限户型、限房价商品房)等,有时也称为安居房、集资房、政策性住房、福利房、公房(如不出售完全产权的单位宿舍)。中国香港地区的公屋,澳门地区的社会房屋、台湾地区的国民住宅,新加坡的组屋、日本的公营住宅和公团住宅、德国的福利住房、荷兰的社会性租赁房、丹麦的公共住房和合作住房,均类似于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国内出版的学术刊物和专著中则大量出现公共住房、社会住房、可负担型住房或可支付型住房、低收入者住房、合作住房等术语,这些概念大多是国外名词的直译或意译,经常在论文中混用,有时造成了理解上的麻烦气本博士论文开题时曾以”住房保障”作为关键词,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随着世界范围内住房实际拥有率和人均住房面积的不断增加,作为社会保障意义上的住房保障已不能贴切地形容主要的住房政策(或项目),在进行制度比较分析时尤其容易引起混淆。
众所周知,术语的规范化意味着科学的发达,规范术语,是学科建设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术语首先应具备单名单义性和顾名思义性。为此本章上半部分拟通过辨析住房援助与住房保障、住房补贴、住房政策这几个常用术语的区别和联系,建构术语住房援助”的定义,归纳住房援助的方式和分类,并建议在不同场合分别使用“住房援助”和住房保障”。
2.2 住房保障的起源与内涵
“保障”即保护防卫。我国社会保障的特点是广覆盖、保基本。重点是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的权利和需求。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对于何为住房保障,目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统一的解释或法律条文相对应,至少在保障对象的覆盖范围上存在争议。“住房保障”可能是从早期政府文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里衍生的一个术语,后多和体系、政策、工作、范围、水平等名词联用。一般代指政府为低收入居民和弱势群体提供的住房援助,使其享有基本的住房条件。
住房保障这个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与社会发展语境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城镇居民住房基本都是由政府或单位解决的。公房是主流,私房只是零星存在。住—房骄往往根据户籍、家庭结构、年龄、工龄、职位、职级、已占用住房状况等因素进行,尽管需要等待,大部分城镇职工家庭都有获得基本住房的机会。可以不严格地说当时采取的是一种全民福利住房制度。
1994年6月,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的通知》时提出:“促进住房社会化、商品化和住房建设的发展。其中主要的改革措施是公房提租、发展经济适用房和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个时期,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产权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双轨制的住房供应体系。此时,住房保障尚没有正式文件涉及这一概念,更无论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国务院在年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具体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此文件明确了由建设廉租房、经适房项目、发放住房补贴和推行公积金制度为中低收入家庭或职工购(租)房提供援助。该文件没有出现“住房保障”或保障性住房的字眼。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2003年8月官方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制度”(张元端,2008)。国务院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基本方向。业界一般解读该文件是深化住房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政策。随后近10年的实践也表明,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不断上升,城市目前已达到。城市各阶层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也不再受到住房因素的过度制约。
2007年10月,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当时提出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包含住房保障。指导性的意见是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在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方面,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对能够实行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魏礼群,2007)。
3 购房援助的适度性研究以囤房为例.........43
3.1问题的提出.......43
3.2住房的特殊属性及衍生效应........44
3.3囤房的制度原因........46
3.3.1房地产财税制度......46
3.3.2期房预售制度........47
3.3.3住房援助制度........47
3.3.4社会福利制度......48
4住房援助方式的比较一以经适房与公租房为例......57
4.1问题的提出.....57
4.2租售方式比较的产权理论基础......58
4.3中止经适房政策的理由充分吗?...........59
4.3.1经济适用住房的缺陷与成因.......59
4.3.2经适房管理政策调整过程......62
5 住房援助的市场化改革以租房券为例..........70
5.1问题的提出.......70
5.2许可交易的聚类分析.........71
5.3许可交易的案例研究.......73
5.3.1粮票制度.........73
5.3.2排污权交易.......74
5.3.3交通违章计分.......75
5.3.4农村宅基地........76
5.3.5设立许可交易的启示........77
7住房援助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7.1住房援助政策的价值导向
为什么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城市住房问题会逐渐变得严峻起来,是大陆城市居民未富先娇,不切实际地要住大房子,还是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了城市家庭住房状况“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从而引发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对这一问题,除了从管理理论上进行分析,也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一些讨论。
我国在新时期提出“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住有所居”一词与国内经常提及的“居者有其屋“十分相似住有所居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想住下来的人有地方可以长期居住。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住的自由”,每个人都享有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这也是《联合国人权公约》中的一项基本人权(第十二条第一款)。因此,在可自由迁徙的状态下,城市应该创造条件接纳包容新增人口,而不管这人口来自何方或出生于何种家庭。在这个意思上“住有所居”等同于“全民有所居”;二是“居有其所”。联合国提出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适足住房权是每一名男女、青年和儿童获得和保留能够和平尊严地生活的安全房屋和社区”。住房政策的目标应是全体居民有房子可以安身、遮风挡雨,进而可以安居乐业。用经济学语言就是基本住房是可负担的。所以住房必须是可住的房”,即包含质量上满足可用和舒适,租售(使用)价格可以承受,任何人不至于因无处栖身而过于困窘。
7.1.1居者有其屋与住有所居并不矛盾
辩论住房政策的中国模式”,需要对“住有所居”进一步阐释与解读。“有”可以界定为拥有(长时期的),也可以认为是占有。居者一旦有其屋,也可以说居者达到了比较稳定的“住有所居的状态。那种认为将“居者有其屋”作为政策目标将妨碍实现“住有所居”的说法,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其论据无非是认为城市居住用地(住房)是稀缺的,当每个人都试图拥有住房时,会导致有人没有住房或难以获得住房,即总量永远无法满足基本需求。通过两个事例就可以质疑这种说法,一是香港与新加坡住房规划的对比。香港保持的土地为郊野公园气这是牺牲了住房供给数量(面积)而保持质量(社区优美环境)的一种做法气出于对土地规划立法的尊重,一些市民反对填海和侵占公园建住宅,住宅供地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住房稀缺,商品房房价非常高。新加坡的居住用地也只占土地总量的15%,约21%为永久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建设怡人的城市气但新加坡通过扩建新市镇和大规模兴建居屋,严格控制商品房占地,较好地解决了国民的住房问题。实际上城市规划必须要平衡住房需求和质量的这种矛盾。
8结论与讨论
8.1主要发现和研究结论
“住房保障”起究底作用,目标是保障“最基本住房”,将其内涵扩大为主要的住房政策内容,在比较研究中容易引起误解,不符合国际惯例。因住房政策主要目标是支援和帮助居民获得“适宜住房”,在政策研究使用“住房援助”比较贴切。住房援助的政策目标高于住房保障。在我国已处于高住房自有率社会的背景下,住房援助是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
住房援助可以分为激励型、包容型、项目型、金融型、科技型、非政府型大类,实践中包含至少种援助方式。从援助对象角度可分为购房和租房援助两类,我国当前的政策偏向购房援助,忽视租房援助。
住房除异质性外,还具有整体性、关联性、锚定性、凝固性等特征属性。特征属性衍生了若干市场效应和心理效应,如投资杠杆效应、地盘效应、保险效应、利润幻觉等。衍生效应在高储蓄心智模式驱动下形成了囤房。囤房现象表明城乡居民用实物储蓄取代了货币储蓄。大规模长时期囤房行为造成的社会效应是负面的,不但会造成住房不公,还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超出支付能力“积攒”住房还会抑制青年一代的可行能力。住房限购因此具有一定正面意义,偏向购房的政策需要反思。
设定和交易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政策或项目绩效。保障房产权的灵活交易以及建设、运营的市场化并不一定导致结果上的不公平,反而有助于保障对象福利的改善。
通过对经适房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发现现有经适房政策向全封闭运行的方向发展,政策绩效有所改善。影响政策绩效有五个因素:无房户数量;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保障住房的质量、保障住房的可流通性、保障对象的幸福感,影响权重分别为0.3 0.2 0.2 0.1 0.2。经模糊评价,43%的人不确定公租房替换经适房这种改革将产生正面绩效,说明公租房政策需要更精确地设计和更透明化的操作,还要考虑与其他福利制度的衔接。针对放弃以出售导向的经适房政策转而兴办公租房的改革思路,本研究发现对一定的财政预算支持的经适房由出售改为租赁,并不能消除其原有的大部分缺陷,且由于吸引投资不足、交易费用上升、过滤效应弱化、保障对象幸福感降低等原因,不但难以提高城市总体住房保障水平,甚至还有可能恶化。研究证明了当政府保障支出基本不变时,单纯调整保障方式,实行以公租房为主流的政策将难以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水平。租“买”两种住房获得方式是长期共存的,对待公租房和经适房政策(项目)不应是简单的存废”之争,而是考虑如何使之协同作用来实现住房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