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须采用计算机录入和打印。
2.选题报告为A4大小,正文为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于左侧装订成册。
3.选题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所选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及价值。
(2)该课题的文献综述,须详细阐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在该研究方向的动态,并将查阅的资料在选题报告中列出。
(3)阐述研究内容,确定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工作计划。
(4)该课题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拟解决的问题。
(5)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6)估计该课题的工作量和所需经费。
目 录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2 国内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1
2.1 国内研究现状 1
2.1.1 国内安全文化定义 1
2.1.2 国内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 1
2.2 国际研究现状 2
2.2.1 国际安全文化定义 2
2.2.2 国际安全文化测量研究 2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3.1 研究内容 3
3.2 研究方法 3
3.2.1 测量表法 3
3.2.2 抽样法 3
3.2.3 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 3
3.3 理论依据 4
3.3.1 事故致因理论 4
3.3.2 行为安全“2-4模型” 4
3.3.3 层次分析法 4
4 创新之处 5
5 进度安排 5
6 论文框架 5
参考文献 6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10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随后每年开展一次申报工作,到2012年底,全国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了建设,626家申报全国示范企业,约5000多家申报省级示范企业,1799家获得省级示范企业命名,235家获全国示范企业命名。随着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不仅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长,涵盖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主要以煤炭、化工行业为主,逐步涵盖到非煤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特种设备、加工制造等行业领域,进而扩大到轻工、烟草、旅游、通信、制药等行业领域。材料显示: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逐年清晰,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荣誉轻管理”等诸多问题,安全文化究竟是什么,如何建设,如何评价,仍然是政府机关、科研院校、社会团体、企业自身需要探究、统一的问题。笔者认为深层次原因是企业不能很好理解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含义,而现行的安全文化建设有没有起到明显的事故预防功效,建设要素和评价指标须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要素与事故致因理论、行为安全“2-4模型”相结合,采用安全文化量化跟踪和定性分析,研究安全文化与安全状况的相互关系,体现其预防事故的作用,实现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引领作用。同时有力将政府层面思想与院校专业研究思路结合,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思路和方法,为提供一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参照依据。
2 国内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国内安全文化定义
我国安全文化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对定义和范畴也不一致:一是方东平提出“安全文化是指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安全问题的模式和规则”;二是徐德蜀提出“安全文化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既包括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员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三是李爽、宋学峰提出“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四是傅贵提出安全文化是指一系列安全管理理念以及价值观等,并把安全文化或者安全氛围集中地表现为若干关键元素。
2.1.2 国内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
国内关于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一是宋晓燕从组织内部、时间和空间三维出发,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和10余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毛海峰提出6个安全文化影响因素:领导承诺、管理层参与、员工受权,奖惩制度、报告系统和素质培养。三是夏立明从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主体,提出以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系统持久性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及6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四是李林运用SMART原则,确立了3个测量维度、5个方向指标和18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五是陈维民在风险预控管理基础上,建立包括奖惩、对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安全的承诺、沟通与交流、质量标准化工作、风险评估等10个方面40个分解内容。
2.2 国际研究现状
2.2.1 国际安全文化定义
“安全文化”普遍被认为来源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引发的,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从组织与文化角度切入,全新审视了安全观念和行为,之后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应用到了航空航天安全管理上,又在1988年将安全文化写在了“核电的基本原则”中,随之渗透到核电厂及相关核电保障领域。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对安全文化作了定义,即“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具有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立一种最优先、高于一切之上的安全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建立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思想和策略。
2.2.2 国际安全文化测量研究
安全文化的测量是国际相关研究热点之一:一是Zohar提出安全氛围(safety climate)概念,该文是以色列员工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提出安全氛围的8个指标(维度)。二是Brown和Holmes运用Zohar问卷和方法,测量美国两个州的员工,可测量结果并没有证实得到Zohar提出的8指标,反而得出了3指标及有无事故伤害员工的不同理论。三是Cox.S以及Cox.T通过调查研究北爱尔兰、法国、英国、比利时还有德国的员工,最终提出5指标模。四是Cooper以及Phillips通过采取目标干预和行为纠正等措施,对单位组织进行了研究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了组织员工安全态度和安全氛围的变化情况。五是Janssens综合分析对比了各类文献,最终设计出包含有20个不同问题的调查问卷,测量了包括3个国家的组织员工,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安全文化测量的指标的构成元素是不尽相同的。六是Clark采用事故报告分析以及和相关的管理人员探讨,设计得出25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铁路员工开着测量工作。七是Alison G.Vredenburgh充分对比了不同类别的安全业绩组织,根据结果提出了单位组织的安全水平好坏,都不会减轻组织对事故处理的重视程度。八是澳大利亚航空安全局通过对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提炼出航空行业领域的安全氛围构成和状态。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目前也没有得到统一,国内外的安全类机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对安全文化都有各自定义。本论文拟将安全文化定义在安全管理范畴,主要指主观上对安全的理解,通过安全文化定性研究及安全文化抽样测量,提出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改进意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 安全文化与事故致因的关系
② 安全文化对企业各级人员的影响
③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④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改进方向
3.2 研究方法
3.2.1 测量表法
本文在设计调查问卷等数值设计时采用Likert等级量表。该表是一种定距量表,量表所收集的数据可借助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各种参数和非参数检验。在实际设计中,Likert量表通常采用多个等级形式,即量表中各题项给出表示态度积极程度等级的几种备选陈述(如“非常符合”…… “非常不符合”等),并用不同的分值给每一等级陈述赋值。本论文利用Likert量表将安全文化元素分类,将所有安全理念条目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安全文化测量工具,可用于组织、单位的安全文化定量测量。测量时,可将组织单位的员工分为管理层、班组长、专业人员、一线员工4个层面,按比例抽样形成被试样本。对被试样本测量所得结果的统计计算值就是组织整体安全文化水平的代表。这样就实现了安全文化的定量测量。
3.2.2 抽样法
本文在统计调查问卷时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结合的方法。企业安全文化测量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本文将企业员工分为高级管理层、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技术人员及一线员工五类。总体看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较少、中层管理者次之,一线员工数量最多,若只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时,会导致样本没有管理层这一类人,但管理层的安全文化调查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企业安全文化测量抽样过程中,要涉及到不同层次的人员,综合全面的进行抽样采集。经对比各类抽样方法,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最为适合企业安全文化的抽样。
3.2.3 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
在测量企业安全文化数据时采用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管理中心研制的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专利号:ZL200620001826.0)。该系统为手持专用键盘作为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由控制器输进客户端计算机,经过互联网传输至网上服务器。在网络服务器上借助国内外数据库等工具分析比较,编成安全文化测量结果报告,并回传至客户端计算机输出报告,其测量结果即为企业安全文化量值水平现状,据测量值,设计教培方案、课程,抽样培训企业员工对各安全管理核心理念的理解程度。安全文化测试分析系统功能模块为:注册登录、项目管理、结果分析、全国平均值水平分析、元素管理、问卷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用户管理等。
3.3 理论依据
3.3.1 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文化建设是根本目的是自觉保安、预防事故,所以研究事故致因,从事故源头开展建设是科学有效的,故本文将事故致因理论作为重要依据。
①事故的定义,即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②事故的分类,可分为责任事故(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违反规章制度,本文以此类为主);以及非责任事故(自然事故、技术事故、意外事故)。
③事故致因理论:即事故模式,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预防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的事故模式有12种,我国广为认同的主要有综合模型、人的失误论和多米诺骨牌理论模型。
3.3.2 行为安全“2-4模型”
3.3.3 层次分析法
①定义: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
②原理: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
③步骤:总体上分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构造判断矩阵。
运用AHP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1: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如分目标层、判断层、方案层),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步骤2: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在此一般使用构建矩阵的方法),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步骤3:计算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排序;
最后,得到各方案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确定最优方案。
4 创新之处
本文通过列举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体系、宣传载体等,将我国企业情况与国际安全文化要素结合,既做到不自创名词、有逻辑关系、符合事故致因原理,又融入中国特色,通俗易懂、实操性较强,即接地气、与当今政策一致,又讲科学、与国际接轨。
5 进度安排
本论文起止时间为2013年9月~2014年10月,历时约1年余。具体安排如下:
6 论文框架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2.1 安全文化定义及要素
2.2 安全文化定量测量研究现状
3国内安全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及企业建设情况
3.1国内安全文化建设的政策背景
3.2 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情况
4 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改进
4.1 现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及标准对比
4.2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预防效应
4.3 改进方案
5 某集团BD能源公司实例研究
5.1 BD公司概况
5.2 BD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5.3 BD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 傅贵,李长修.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定量测量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86-92
2. Stewart AC,Managing for World Class Safety[M].A Wiley Interscience Publication2002.31~32
3. 方宝. Likert等级量表调查结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25-28
4. 金勇进,杜子芳,蒋妍. 抽样技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Basic safety principl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No. 75-INSAG-3. Vienna,1988
6.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nternational Nuclear Safety Advisory Group,Safety Series No.75.INSAG-4.Vienna,1991
7.Flin R, Merans K, O’Connor et al. Measuring safety climate: identifying the common features. Safety Science, 2000, 34:177-192
8. Turner B A, Pidgeon N, Blockley D et al. Safety culture: its importance in future risk management. In: Second World Bank Workshop on Safety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Karlstad, Sweden,1989
9. Glendon A I, Stanton N A. Perspectives on safety culture. Safety Science, 2000, 34: 43-72
10. Pidgeon. Safety culture: transferring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major hazards industries. In: Tenth Seminar on Behavioral Research in Road Safety: Londo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2001
11. 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简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20
12. Cox S, Cox T. The structure of employee attitudes to safety: an European example. Work and Stress, 1991, 5(2): 93-106
13. Mearns K, Flin R, Gordon R, et al. Measuring safety climate on offshore installations. Work and Stress,1998,12:238–54
14. 方东平,陈扬.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268):41-45
15. Ostrom L, Wilhelmsen C, Kaplan B. Assess safety culture[J].Nuclear Ssafety, 1993, 34(2),163-172
16. Flin R, Mearns K, Gordon R et al. Measuring safety climate on UK offshore oil and gas installations. In: S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Caracas: Safety and Environment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1998
17. Cooper M D. Towards a model of safety culture[J].Safety Science, 2000,36:111-136
18. Guldenmund F W. The nature of safety culture: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Safety Science, 2000, 34: 215-257
19. 李爽,宋学峰.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内涵.目标.内容.模式.中国矿业,2007,16(9):33-35
20. Uttal B.The corporate culture vultures.Fortune Maganizen.1983,17
21. CBI. Developing a Safety Culture. London: 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 1991
22. Burrell, Morgan.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London: Heinemann, 1979
23. ACSNI. Organising for safety: third report of the Human Factors Study Group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Safety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London: Health and Safety Commission, 1993
24. 傅贵,赵显,张江石等.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思路与工具应用问题讨论.见:中国矿业大学编.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技术新进展论文集.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07.359-365
25. 李永哲.安全文化水平测评设备开发与应用[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7
26. 邱海滨.安全培训对安全氛围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
2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L]. 安监总政法〔2006〕88号,2006.5
28. 裴文田.塑安全文化之魂 铸安全发展之基[J].中国安全生产,2014(5):8-11
29. 晋新林,李建.以人为本推进安全文化建设[J].煤矿安全,2004,9
30. 王倩,弯效杰.构筑煤矿企业文化的核心——安全文化[J].中国煤炭,2006,7
31. 孙斌.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4
32. 朱瑞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12
33. 李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J].建筑经济,2007,(6)
34. 汪永高.加强高校安全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35. 袁闯.论图书馆安全文化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
36. 史捷.公安院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37. 张善明.安全文化及其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实践[J].核科学与工程,2005,2(268):41-45
38. 贺禹,张金隆,鲍玉昆.基于SMART准则的核电企业安全文化业绩指标设计[J].中国电力,2004,(5)
39. 焦晓佑,宋守信,吴俊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安全文化星级评价体系[J].核动力工程,2007,(1)
40. Brown K A, Holmes H. The use of a factor-analytic procedure for 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an employee safety climate model [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986, 18(6):455-470
41. Dedobbeleer N, Beland F A. Safety climate measure for construction sites [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1991,22(2):97-103
42. Cooper M D, Philips R A. Validation of a Safety Climate Meas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Annual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Conference, Birmingham, January, 1994,3-5
43. Janssens M, Brett J, Smith F. Confirmatory cross-cultural research: Testing the viability of a corporation-wide safety poli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364-382
44. Clarke S.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afety: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cultur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9, 20: 185-198
45. Alison G. Vredenburgh. Organizational safety: Which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employee injury rates? [J].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02, 33: 259-276
46. 宋晓燕,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47. 毛海峰.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J].现代职业安全,2003,8:24-25
48. 夏立明,王亦虹.基于因素重构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70-75
49. 李林,曹文华,毕海普.基于SMART原则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121-128
50. 陈维民.神华集团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系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9):95-99
51. 殷建华.电力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52. 李斯然.烟草工业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53. 周渝岚.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综合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06
54. 黄军利.煤矿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的确立[J].煤矿安全,2008,1:102-10 3
55. 史有刚主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6. 丁明蓉,吕保和.国外安全管理的启示[C].第二届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11:603-604
57. 黄盛初,胡予红,彭成. 国外安全文华建设及经验[C].全国安全文华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2002,6: 14-18
58. 宁炳文.2007 年“美国最安全公司”(上) [J].劳动保护,2008,4: 108
59. 宋书玲.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浅析中小型企业的安全文华的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08,11:104
60. 杨辉.浅析石化企业安全文华的形成与建设[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8,11:30
61. 新华网山东频道,新泰供电公司实施"六餐式"培训筑牢安全防线[EB/OL].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1-04/19/content_22556333.htm,2011.4
62. 杨志强,裴文田,等著.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63. 胡计平,谭振江,李瑞红等.显德汪矿“6+1”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探究[C].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
64. 张冲.“以人为本、自主互助”安全文化建设模式[C].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
65. 新浪财经,兖矿集团以济三矿为试点启动实施“3+6”安全文化建设[EB/OL].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603/0903102507.shtml,2005.6
66. 魏红,王玥.“369”安全文化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司马煤业公司安全文化研究成果[C].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
6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2008
6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S].2008
6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L]. 安监总政法〔2010〕5号,2010
7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通知[L]. 安监总厅政法函〔2012〕150号,2012
71. 傅贵等.再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及建设水平评估指标[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4):140-145
72. 戴超,段然,康凯.“泰山四维”安全管理实践[C].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
73. 阚珂,杨元元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
7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庄煤矿“11.3”运输事故调查报告[R].2013
7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黑龙江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调查报告[R].2012
7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蒲城11.20非法储存爆炸物较大事故调查报告[R].2013
77. 隋鹏程.人失误主因论[J].现代职业安全,2004,7:50-51
78. Chevron(UK).Safety Climate Assessment Toolkit and Toolkid User Guide[J].Assessing Safety Culturien Offshore Environments,2001,5(7):3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