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史记》中的“互见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95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论文题目系(院)学生人文浅议《史记》中的“互见法”专业班级XXXXXX04级汉语言文学普高本科班指导教师学科职称古代文学XXXXXX

一、选题根据

通过《百家讲坛》中王立群读《史记》,把《史记》这部历史上的史学巨著搬上了大众文化的舞台,使我对《史记》中那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读了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背后,引发我对作者在撰写《史记》过程中何才能做到人物形象鲜明完整,且又结构紧凑的深刻思考,经查阅资料了解到“互见法”作为其重要的叙史手段,是联系《史记》全书中总体结构内在纽带。虽然学术界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史记》“互见法”中的有独到的研究,例如宋代较有代表性的苏洵和当代的张大可先生。但我作为一个初学者,仍愿意站在这些巨人上,做一点自己对“互见法”的分析。本论文概括了“互见法”在《史记》中使用的原因,以及对“互见法”的重新分类。意在通过此次研究,丰富自己对“互见法”的认识。
参考文献[1][2][3][4][5][6][7][8][9][10][11][12]司马迁梁绍辉标点.《史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刘知几黄寿成标点.《史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苏洵曾枣庄等笺注.《嘉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张大可.《史记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周斌.《史记》“互见法”新论.喀什师范学报[J],1995.杨起燕.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C],1986.孙以昭.司马迁的“互见法”及其渊源.安徽大学学报[J],199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杨树增.《史记艺术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博德岷.《史记鉴赏》[M].四川:崇文书局,2005.过常宝.论《史记》的“太史公曰“和“互见法”.唐都学刊[I],2006.司马迁姚祖恩选评.《史记菁华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二、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

本论文拟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利用图书馆和搜索中国期刊网等传统与现代方式,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生成基本观点。然后在基本观点的指导下,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补充与自己论点相关的材料,并不断深化论题。在此基础上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形成论文的初稿。

三、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引论:《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部雄文巨著。“互见法”作为一种科学叙事手段,融入于史料当中,解决了编写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既可以客观真实的记叙历史,塑造人物形象,又不影响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意愿。这也是司马迁本人对文学史上的独特(网学)贡献。

<二>本论:

1.互补互见:在一篇传记中集中表现人物或事件的某些方面,而另一些方面则在别的传记中写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人物形象或历史事件。

2.详略互见:作者在处理同一内容或同一见事情在多篇中都需要出现时,往往是一篇传记详细记述,而在其他多篇传记中则略叙或者不叙,避免了累赘,重复。

3.存疑互见:存疑互见是指同一历史事件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作者又不能辨其真伪,故本着“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原则,将不同几种说法并叙于不同的几篇传记中。

4.传赞互见:给后人展现比较客观、真实的人物,客观评价。避免偏颇之见。<三>结论:“互见法”的使用实质上就是能够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多方面、多角度的加以表现。从而可以在不违背政治冲突下,秉笔直书,能够全面真实的继续这些历史人物。

三、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

1.准备阶段:2007年6月——2007年12月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沟通,查阅文献资料

2.起草阶段:2008年1月起草论文初稿,并交于指导老师

3.修改阶段:2008年1月中旬——2008年4月修改论文

4.定稿阶段:2008年5月初定稿
指教意导师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意见主任签名:年月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