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利凡诺 中期妊娠
中期引产的方法众多,其中以水囊引产、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为常用。随着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的普及,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在大孕周药物流产的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独应用利凡诺在38例中期引产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因种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2~28 w的健康妇女38人,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利凡诺用药禁忌。
1.2 分组与用药方法
1.2.1 分组
将38例中期引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23例,利凡诺组15例。
1.2.2 用药方法
(1)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150 mg,顿服,前后空腹1.5~2 h,48 h后开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首次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100 μg,再根据宫缩和宫口扩张情况,每隔3~4 h续加100 μg,总量不超过600 μg。
(2)利凡诺组: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
1.3 观察内容
用药后宫缩出现时间,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情况与清宫关系,引产出血量,米索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
1.4 效果评价
(1)成功:第一次阴道上药或羊膜腔内注射药后48 h内流产(胎儿及其附属物排出)。
(2)失败:第一次阴道上药或羊膜腔内注射药后48 h内未流产。
(3)引产时间:米索第一次阴道上药或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至胎盘娩出时间。
2 结 果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组23例,48 h内引产成功率为95.7%,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组15例,48 h内引产成功率为92.3%。米非司酮组阴道首次用米索前列醇至流产,平均时间为19.32 h,利凡诺组平均时间为39.85 h。米非司酮组胎盘胎膜残留并清宫4例,为17.4%,利凡诺组6例为40%。米非司酮组平均引产出血量为86.09 mL,利凡诺组平均为135.65 mL。
3 讨 论
长期以来,中期妊娠引产国内最普遍应用的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此方法为一种有创性手术,一般适用于大于16 w的孕妇,且较易发生中引并发症。对12~16 w妊娠引产仍有困难。国内诸多的研究已报道,米非司酮150 mg预治疗后,米索前列醇序惯用药已成为终止10~16 w妊娠的有效方法,其成功率达94.74%~98.08%,与国外报道米非司酮200 mg配伍较大剂量米索用于13~20 w妊娠引产成功率(94.3%、97.1%、95%)接近。本研究对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2~28 w的健康妇女先给于米非司酮150 mg预治疗后,继之阴道配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序惯应用48 h引产成功率达95.7%,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成功率(92.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作用机理在于它能与孕激素竞争受体而无孕激素作用。高浓度孕酮受体位于蜕膜小动脉的内皮细胞和周围环境的平滑肌细胞内,而正常绒毛细胞浆中缺乏特异性孕酮结合点,同时米非司酮干扰了前列腺素的分解代谢,提高了组织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和子宫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米非司酮预治疗后使用米索,明显增加了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缩短了引产时间。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中,总产程明显短于利凡诺组。
米索前列醇阴道塞片具有不受实物、水温等影响,不受饮食时间限制的特点。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还具有用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对于母体安全副作用小的特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避免了羊膜腔内注射可能造成感染和羊水栓塞的危险,且有引产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少,产道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可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是一种痛苦小的、非手术性新方法。可代替大月份钳刮术和羊膜腔穿刺术。可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降低清宫率。我们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明显优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