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816 日期:2025-10-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徐胜东 贺晓慧 唐利龙 贾孟辉

【摘要】 为观察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将60例心因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采取“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加“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56.70%。认为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关键词】 醋调吴茱萸;涌泉穴;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

心因性失眠属中医失眠症,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特征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容易觉醒或晨醒过早,常伴有睡眠不深及多梦。2007年10月—2008年5月,本课题组在导师指导下应用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法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门诊部。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失眠诊断标准,选取60例心因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病程半月~10年。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8~55岁,平均41.5岁;病程半月~5年。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拟定。纳人标准:①失眠典型症状。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人睡,白天昏沉欲睡,每天睡眠不足5h,持续1个月以上者。②有反复发作史。排除标准:①具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引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法。将适量吴茱萸研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盖以纱布固定,每晚1次,次日早晨取下,3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参芪五味子片+安神补脑液",参芪五味子(甘肃独一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5g/片,12片/板)口服,1次3~5片,1日3次;安神补脑液(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液,每支10mL)口服,1次1支,1日2次(早晚服用),3d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1]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0%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正常的睡眠,必须是心神平和,故失眠原因虽多,但究其本源还是各种原因导致心神不安,心神失养而致。其病位在心,与心肝脾肾的阴阳失调有关。常见如思虑劳倦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滞,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寐;因情所伤,肝失条达,气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以致不寐;或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不得安寐[2]。

  吴茱萸热性,有小毒,入足少阴肾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可引气血下行,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刺激涌泉穴可宁心安神。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该法属中医外治之法,又有别于外治直接疗法,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由于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副作用,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3]。采用穴位贴敷法具有双重作用,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吴茱萸末调米醋涌泉穴敷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药穴相配,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其寐则安。

  本组临床观察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对于心因性失眠的辅助治疗具有较明显的疗效,总有效率80.00%。此疗法既符合中医经络理论,又具有简单实用、经济实惠的特点,并可克服西药的诸如晨起头晕、昏沉、依赖成瘾、耐药性等副作用。同时还体现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和“整体观念”,其独特的治法,既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又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和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187.

  [2] 吴雅文,姜亚军.失眠的中医辨治[J].新疆中医药,2006,24(3):78.

  [3] 张艳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甘肃中医,2007,20(2):1.

  [4] 邹迪,董宇翔,孙明然.涌泉穴临床应用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8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