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手术时机的选择(附59例报告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028 日期:2025-10-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为探讨孕期先兆流产时因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口松弛行宫颈环扎术的时机,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59例孕期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缝扎术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口开大≤2cm者手术成功率82. 50%,宫口开大>2cm者手术成功率为42. 1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1,P<0. 01);孕周为12~18周者手术成功率为84. 38%,孕周>18周者手术成功率为51. 8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31,P<0. 01)。认为先兆流产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缝扎手术时机与宫口扩张大小以及孕周有关。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

  孕早期反复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宫口松弛,即宫颈机能不全引起,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行宫颈环扎术,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59例因宫颈机能不全造成先兆流产,行宫颈环扎术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因先兆流产住院保胎病人2756例,排除其他原因的流产,因宫颈机能不全需接受宫颈缝扎术59例,占先兆流产2. 14%;年龄20~34岁,平均26. 6岁;自然流产≥3次16例,自然流产≤2次43例;经产妇6例,初产妇53例;其中初产妇53例,自然流产1次26例、2次16例、3次10例、4次1例。59例中10例存在感染,5例胎膜早破,3例合并子宫肌瘤。

  1. 2 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标准[1]

  (1)孕早期有多次自然流产史。(2)流产时往往无先兆症状,即无子宫收缩而宫颈管消失,甚至羊膜囊突出。(3)非孕期8号扩条无阻力地置入宫颈管内以至宫腔。(4)非孕期HSG证实子宫峡部漏斗呈管状扩大。(5)B超提示宫颈内口宽度>15mm,宫颈长度<25mm[2]。

  1. 3 手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3]

  妊娠结局为足月产或早产儿存活为手术成功;晚期流产或早产儿死亡为手术失败。

  1. 4 方法[4]

  (1)手术前常规辅助检查;(2)术前给预防性抑制宫缩的药物;(3)采用硬膜外麻醉;(4)缝合方法:应用Me Donald环扎法,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暴露宫颈。用大圆针以双股10号丝线于宫颈膀胱沟下0. 3cm,相当于宫颈内口位置于宫颈1~11点、10~8点、7~5点、4~2点分别缝合4针,两针之间穿1条消毒橡胶管减少缝线对宫颈的切割力,术后以宫颈内口可容一小指尖为宜。

  2 结果

  2. 1 手术时宫口扩张大小与手术时机的关系

  手术时宫口张开≤2cm者手术成功率为82. 50%,>2cm者手术成功率为42. 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1,P<0. 01),见表1。18例失败病例中,10例存在感染,5例胎膜早破,3例合并子宫肌瘤。表1 宫口扩张大小与手术时机的关系(略)

  2. 2 行宫颈环扎术时孕周与手术时机的关系

  行宫颈环扎术时孕周12~18周者成功率为84. 38%,>18周成功率为51. 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31,P<0. 01),见表2。表2 缝合孕周与手术时机的关系(略)

  3 讨论

  围产儿的死亡与早产有着直接关系,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尽量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发生率,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尤为重要。孕早期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为宫颈机能不全即宫口松弛而引起,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重要措施,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以上资料分析显示,孕期宫口松弛行宫颈环扎术成功的关键与缝合时机的掌握有关。当宫口开大≤2cm 成功率高且与孕周关系密切。所以对妊娠期妇女,加强保健知识宣教,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宫颈机能不全,争取在宫口开大≤2cm、孕周12~18周时行宫颈环扎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本组资料显示,行宫颈环扎术时有合并症者失败率高,18例失败病例中,10例存在感染,5例胎膜早破,3例合并子宫肌瘤。所以行宫颈环扎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术前常规给予抑制宫缩的药物,术时严格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行宫颈环扎术后卧床休息3d,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及宫缩情况,并给予3d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后定期检查,禁止性生活。37周可拆除缝线,等待自然分娩。孕期加强营养,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

参考文献


  [1]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5-327.

  [2]张小燕. 宫颈机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6,6(30):156.

  [3]胡雅毅,邢爱耘,刘淑芸,等. 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04,19(3):391.

  [4]彭敏,郭晓玲. 子宫颈缝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8(76):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