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74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118 日期:2025-10-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为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对74例发病在1周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除了基础治疗外,用0.9% NaCl 250mL+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mL;对照组用脑蛋白水解物20mL+0.9% NaCl 250mL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χ2=5.01,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或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卒中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突发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脑细胞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磷酸肌醇寡糖和小分子激活肽[1],其通过增强脑代谢储备力,延长细胞生存时间,可以持续多靶点抑制缺血瀑布的启动和运行,并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本文对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1月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1)发病1周内的颈内运动系统脑梗死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均经螺旋CT或核磁共振检查证实,肌力4级以下(包括4级),FMA(Fugl-Meyer Assessment)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总分≤50分;(2)年龄在30岁以上,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3)无严重并发症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和智力障碍者。

  1.2 分组与治疗
  
  符合入选条件的入院病例共74例,按入院日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均给以抗凝、降血压、溶栓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脑蛋白水解物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1次/日,2周为1个疗程。如出现消化道症状及颅高压等严重并发症时可对症治疗,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可继续服用相应的药物。

  1.3 疗效评定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定方法[2];(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采用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草案及治疗判断标准[2]进行评定;(3)偏瘫的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3]:上肢FMA最高分为66分,下肢FMA为34分,上下肢运动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表1)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1,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χ2=5.0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表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又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或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略)

  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两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的比较 (表3)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或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肢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略)

  与治疗前相比△△P<0.01;两组比较*P<0.05

  2.4 不良事件和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亦无明显的改变。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脑卒中后如何促进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恢复一直是人类研究的课题,PET和MRI的出现,使大脑和脊髓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得到了客观的证据,证明了神经元的内在发育特性和内部微环境是主要的内因,而外部环境的丰富,中枢神经刺激和药物是主要的外因[4]。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磷酸肌醇寡糖(IPOS)和小分子激活肽。药理研究表明:小分子激活肽是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成分,通过激活细胞代谢S6激活酶的活性,促进缺氧状态下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5]。另外一个主要成分磷酸肌醇寡糖能够激活葡萄糖载体,能促进葡萄糖向细胞内转运,并且通过特殊的IPOS载体使得IPOS也可以进入细胞内,从而纠正能量代谢障碍;可以增加线粒体的呼吸能力和高能磷酸的合成而促进细胞对氧的利用,从而促进能量物质ATP的生成。它能使神经细胞由糖酵解的代谢途径转变为糖有氧氧化的途径,纠正缺血神经细胞的酸中毒,增强脑代谢的储备能力,延长细胞的生存时间。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减轻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活性,从而降低NO的过多形成,进而延迟脑缺血后的细胞毒性水肿,延缓脑缺血损伤的进程[6]。基础试验表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显著减少大脑皮层含水量,同时,使氧自由基破坏反应的产物丙二醛显著减少[7],说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其总有效率为92.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并且能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脑梗死的康复具有增强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不失为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吕媛,权菊香.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脑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22(2):141-144.

  [2]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附件一、附件二及附件三[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81-382.

  [3] 董秀兰,冯雪梅,朱红.应用Fugl-Meyer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11-2722.

  [4] 谢财忠,陈光,唐军凯.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现代康复,2001,11(5):72-73.

  [5] Fabbro D,Imber R,Huggel K,Baschong W.Growth-promoting effect of a protein-free hemodialysate used in situations of hypoxia and for tissue repair as measured via stimulation of S6-kinase[J].Arzneimittelforschung,1992,42(7):917-920.

  [6] 韩群颖,顾振,王鹤鸣,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一氧化合氮活性与细胞凋亡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22(2):135-137.

  [7] 赵明,王洪新,王桂君,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5):541-54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