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823 日期:2025-11-0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9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对照组98例只给缬沙坦80 mg,1次/d。在治疗4周和8周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 治疗4周和8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疗效更好。

【关键词】 缬沙坦;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已证实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优于单用一种降压药,并能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笔者应用缬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取得良好的效果,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未经治疗或已经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6例,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治疗组男56例,女42例,年龄25~83岁 ,平均58岁;体重65±5.61kg,病程3.16±0.81年,SBP167±10.11mmHg,DBP103±6.45mmHg,胆固醇(CH)4.91±0.86mmol/L,甘油三酯(TG)1.51±0.38mmol/L。对照组男53例,女45例,年龄29~82岁,平均56岁。体重66±6.23kg,病程3.83±0.91年,SBP165±9.73mmHg,DBP102±5.12mmHg,CH4.78±0.69 mmol/L,TG 1.51±0.38 mmol/L。选择患者坐位舒张压≥90 mmHg,<110mmHg,坐位收缩压<180 mmHg。血压测量方法:采用汞柱台式血压表,随诊当日静坐30分钟后坐位血压测定,按照高血压指南中同日3次血压测定≥140/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1]。并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两组治疗前在体重、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对照组只口服缬沙坦80 mg,1次/d,疗程8周。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测血压三次,取平均值。
  
  3.疗效判定 参照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③无效:未达上述水平者。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7例,有效49例,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74.5%。治疗8周后,治疗组显效59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82.6%。两组不同时段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不同时段的疗效比较(略)

  讨论

  高血压治疗有利于减低靶器官损伤,但一些调查提示有超过25%的高血压患者未能达到高血压所推荐的标准[2,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年龄在18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18.8%,比1991年升高3.1%;仅有30.2%的高血压患者知晓自己有该疾病,其中又仅有24.7%的患者受到治疗,6.16%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1]。提高控制率可以采用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单药剂量和联合用药几种方式,其中合理用药是国际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同提倡的。低剂量联合用药可作为一线治疗[4],有利于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需要得到改善。
  
  已有研究证实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可治疗先前经过治疗和未经治疗的血压未达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5],治疗2级和3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缬沙坦单用[6],可有效治疗存在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或伴随疾病的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不劣于氨氯地平[7],复方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也优于单用缬沙坦[8]。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血管收缩及促醛固酮分泌的效应,从而降低血压,一般不引起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部分病人有头晕头痛和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氢氯噻嗪为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出现低钾,血糖、血脂、血尿酸升高的副作用。我们应用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连用,治疗高血压4周能达到明显的降压作用,虽然显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降压效果明显加强,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单用缬沙坦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随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血压水平进一步降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进一步提高,说明延长治疗时间是提高疗效的方法之一。并且两组在心率、血糖、血钾、体重、血脂、血尿酸等方面均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也未出现头晕、头痛等副作用。因此,认为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2]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 .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03,21:101-1053.

  [3]Chobanian A 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2560-2572.

  [4]Meredith PA.How to evaluate the durati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the trough:peak ratio and 24hour monitoring[J].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98,31(suppl 2):S17-21.

  [5]Mallion JM, Carretta R,Trenkwalder P,et al.Valsartan/hydro_chlorothiazide is effectiv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by valsartan monotherapy[J].Blood Press Suppl,2003,1:36-43.

  [6]Abts M,Claus V,Lataster M.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ith val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MACHT Observational Stady[J].Blood Press,2006,15(Suppl1 ):27-320.

  [7]Ruilope LM,Malacco E,Khder Y,et al.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valsartan plus hydrochlorothiazide compared with amlodipine monotherap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the VAST stady[J].Clin Ther,2005,27(5):578-587.

  [8]孙宁玲,王鸿懿,诸骏仁.复方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8):7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