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作为一种从实践中涌现出的评定方法,尽管它的出现已经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了,但从教师们对档案袋评定的使用情况来看,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有5个不同的教师给档案袋评定下定义,很可能会收到5个不同的答案——其中每一个都没错。这是由档案袋评定的性质决定的,它们通常是与特定情景或发展这种方法的学校联系在一起的。
通常,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或提交是由被展示作品的作者与档案袋提交的对象,即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的。档案袋制作的进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但必须说明的是,档案袋中究竟选择哪些内容,并没有硬性的标准。关键是必须清楚:建立档案袋的目的是什么;档案袋要适应的观众是谁;档案袋将如何使用;它对学生有什么帮助。这些都会影响到档案袋内容的选择。
二、档案袋评定的思想基础和意义
档案袋评定是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中出现的,其思想基础与改革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测验在使传统评价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其思想背景是20世纪初的提高工业效率运动以及作为时代精神的科技理性。在这种理念下,课程与教学要求教师按图索骥地预先选定的知识教给学生,其效果如何要有测验来确定。这样,在课程、教学与测验之间形成了一种由此及彼的线性关系:由课程计划开始,经过教学,最后以测验结束。而测验,由于受科技理性的支配,追求的是试题的客观性和成绩的量化。正如人们经常批评的,这种测验完全脱离了知识应用的具体情景,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由此被湮灭。
改革者们首先从教育的目的入手,重新审视了“学校究竟要学生知道什么和学会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真实地指出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情景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向社会、委托人提供一些抽象的数字成绩。
随着上述变化,还带来了由教师中心、内容驱动的学校体育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学校体育的转化。这些变化,要求一种新的评定方式,这种评定的基础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而获得的成就,这就是这次评定改革、也是档案袋评定的实质。对体育教师而言,一个主要的变化是要把体育课程与教学同评定整合起来,贯彻到日常的体育课堂生活中去。这种评定被人们称为“嵌入课程”的评价,意即运用当前的体育课程活动达到成绩进行估价的目的。具体说来,就是学生在学校体育生活中进行某种范围的活动,其结果如身心健康、体能状况、运动技能、运动参与、适应社会等,能够反映有关他们学习的情况,从而也就有评价的意义。
档案袋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在传统的评价中,测验或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这是传统测验对客观性的追求所决定的。档案袋评定与此迥然不同,由于要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所取得的成就,学生就成为选择档案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从而他们也就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三、档案袋评定的标准及效度、信度的问题
档案袋评定的标准与传统评价有很大不同。从实质上看,档案袋评定是为更好地改善课程和教学,使之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凡能表明或促进学生进步的指标往往都被列为评定的不同效度标准。此外,标准往往交由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这种做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师生特别是学生对标准的了解和把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对他们在各方面的要求究竟达到何种程度。
至于档案袋评定的效度和信度,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争议和分歧。众所周知,效度和信度是来自以客观性为宗旨的量化评价的两个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评价获得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的规则。因此,从根本上说,这两个概念并不适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力图对这种个别差异进行充分理解和阐释的质性评定方式,这当然也包括档案袋评定。
但为了与量化评定进行沟通,也有许多研究者结合质性评定的特点,针对不同评价方式对效度和信度进行重新分类,并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和概念给出质性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育档案袋评价法有两种观念。
一种认为“学校体育档案袋评价法”应该推广,主要观点是:
(1)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2)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
(3)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4)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5)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6)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和进步;
(7)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8)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负责。
另一种则认为“学生体育档案袋评价法”在当前情况下不适用,主要观点是:
(1)“学生体育档案袋评价法”工作量太大,体育教师负担过重;
(2)如果各个项目都建“学生体育档案袋”学生也会觉得烦;
(3)不适于大班额评价用;
(4)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5)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
(6)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7)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