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情感的外衣,又是情感的载体,承担着表情达意的重大使命。故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做到文质兼美。所谓“文美”就是指语言之美,是对文章形式而言,同样的文章,如果在语言方面给予加工润色,给语言饰以亮丽的“包装”,定会提升文章的文采,符合读者的口味,那么如何亮化文章的语言呢?
关键词:文质;兼美;语言;文采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文章则须语言装扮。语言是情感的外衣,又是情感的载体,承担着表情达意的重大使命。故一篇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做到文质兼美。所谓“文美”就是指语言之美,是对文章形式而言,同样的文章,如果在语言方面给予加工润色,给语言饰以亮丽的“包装”,定会提升文章的文采,符合读者的口味,那么如何亮化文章的语言呢?
一、力炼整句
整句(排比、对偶、对比)可以给读者结构匀称,语气贯通,气势恢宏的语言美感。用于开头,引起下文,开宗明义。如《时间啊时间》的开头:“每当路过海关,倾听着洪亮的钟声,我感到时间的庄严;每当我听到学校的上课铃声,前脚刚跨进大门时,我感到时间的紧迫;每当我在迷途中徘徊,猛然抬头,却发现时间的飞逝。”用于议论,层层生发,增强气势,似排山倒海,一泻千里。如《荔枝蜜》中的:“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高尚啊!”用于抒情可以蕴情扬志,意荡神驰,似行云流水,俊逸洒脱。如《父爱如山》中这样写到:“父亲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我湿冷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温柔体贴我受伤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手抚平我伤裂的心……”使用整句呈现出结构美,让语言充满神韵和诱惑力,同时也加强了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深化。因此,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努力给学生灌输运用整句的理念,强化学生进行观察,注重学生积累素材,搜索整句运用的实例,锻炼整句运用的能力,通过反复的训练,在写作中定然能够运用自如,增添亮点。
二、巧设比喻
比喻句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描摹具体,言辞隽永,耐人寻味。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中:“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他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该文运用了一组比喻句使文章顿生光彩,提高了品味。为学生能达到这一目标,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打开了学生巧设比喻的思路——依靠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在进行描写、抒情或议论时,可以把写作对象比喻为:温馨和煦的春风,响彻天空的春雷,滋润万物的春雨;高大巍峨的青山,清澈透明的小河,广博深沉的大海;姹紫嫣红的春天,热情似火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储蓄力量的冬天;如桥,如梯,如船;如诗、如画、如歌;如纽带,如润滑剂,如催化剂……许许多多典型具体的事物、现象均可作为比喻的喻体,经过指导、实践,学生们运用比喻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为写好作文铺平了驾驭语言之路。
三、重用拟人
拟人是语言的魔水,赋予了某种事物以人的性情、动作及神态。运用得当,不但增添文章的文采,更增添文章的情趣。用于议论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如《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用于描写自然亲切,余音绕梁,富有感染力。如《济南的冬天》有一段:“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短短几句话把济南冬天的温晴,山色的秀气描摹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指导学生运用拟人,先要确定所描写事物的性别、身份、性格、特征,然后再揣摩语言,试着跟该事物对话或让事物自述,这样的语言就会合情合理,贴切生动的突出该事物的特征,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亮化语言 增添文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