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强调读;注重诵;诱导说;勇于疑;指导背
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此,我认为古诗文应着重注重学生的“读”“诵”“说”“疑”“背”“用”六大环节的学法指导。
一、强调读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断句,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
二、注重诵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又是理解和背的前凑。要朗诵好文言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抓住如下环节指导。首先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查资料,资料都无法解决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文言文的意境美、语言美。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使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诱导说
为适应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者应实施重点提示法,让学习者借助文下注释自觉主动学习,充分让学生说,单个说、小组内说,互相探讨,交换体会,教者只需对重点语句进行提示或辅导。例如教学初中阶段的《陈涉世家》时,只需抓住大泽乡起义这个中心事件、以陈涉这个主要人物来理顺文章结构就可以了,要求学生按起义前的志向、准备;起义中的策略;起义后的效果复说,找出相关语句,大胆让学习者根据注释翻译句段,何需逐句逐字讲解。然后,把通假、词类活用、句式倒装作归类性练习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了。
四、勇于疑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教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法。既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大胆质疑、广泛探讨、查阅资料、归类总结。
五、指导背
中学语文新课标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大班制可采取分组背诵,老师要监控好,并不定期抽背。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探究文言文学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