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叠分层教学法及其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大学物理教学
一、大学物理教学传统分层次教学法及其不足
分层次教学,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课方式,创立评估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一)传统分层次教学法简介
大学物理教学中传统的分层次教学法的具体做法是:在整个年级举行大型的物理摸底统考,按照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并参考第一学期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将大学物理教学分为3个层次,A层次为精英班,B层次为普及班,C层次为加强班。
1.A层次学生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较好的悟性,并能熟练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在A层次的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表述物理规律,全面讲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这类学生采用高水平教材或采用获奖教材,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的需要,也为将来升入更高级学校深造打好基础。
2.B层次学生具有较好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数学成绩中等,能基本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经过努力能基本达到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在B层次教学中,适当降低要求,对难度较大的定理证明、难度较大的例题和习题也不做要求。在教学要求方面,应完成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任务,基本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需要,本着必须够用为度,加强实际应用,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3.C层次学生数学成绩较低,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存有畏难情绪,只能基本理解一般的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努力能够基本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最低要求。在c层次教学中,采用降低深度,增加训练,加大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的力度,对难度较大的公式推导、例题和习题不做要求,重点放在定理、定律的应用上。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很差,在制定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时,应切合实际,降低标准。基本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大部分要求,基本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
(二)传统分层次教学法存在的弊端
1.教务管理难度很大。从上面可以看出,传统分层法严格按物理统考成绩和高等数学成绩分层是一种规模大的彻底分层,这种分层虽然看上去比较客观,但它的最大不足是需要把整个年级打乱重修分班,这给教务部门的排课、教室的安排以及学生的管理等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传统分层法通过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等级,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
二、交叠分层教学法
这是我校近几年来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分层教学法。
我校为二本学校,按普通本科和二级学院两个层次招生,二级学院的学生高考时平均分数比普通本科的分数低20至30分。2007年以前,我校大学物理课程不管对普本学生还是二级学院学生的教学要求、采用的教材、考试的试题均完全相同,结果我们发现,二级学院的学生听课吃力,有厌学情绪,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明显低于普本学生。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2007年,我们开始实施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具体作法是:将普本学生作为第一层次,二级学院的学生作为第二层次。两个层次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第一层次学生使用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层次学生使用我校为配合分层次教学而专门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材,自编教材去掉了比较繁琐的理论推导内容,在保障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增加了应用性,同时,还介绍了宇宙的膨胀、量子计算机以及非线性光学等趣味性内容,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扩大学生知识面。与此同时,也对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分层,普本学生布置的作业侧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级学院的学生主要偏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应用。开展分层次教学以后,我们对普本学生和二级学院学生采用两套试题,实行单独考核,消除了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使二级学院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自信。
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普本层次还是二级学院层次,仍有少数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到困难,他们中有些高考时没有选考物理,还有些来自偏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我们增设了第三层次,该层次以公选课的形式开出,课程名称定为《大学物理基础》,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高中物理基础以及高等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和矢量运算的基础,同时,在该课程中还要介绍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主要区别、大学物理中处理非均匀问题的思想以及大学物理中常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大学物理交叠分层法效果分析
1.交叠分层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物理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2.交叠分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完成的,教师只是起宣传和引导的作用,这样分层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续两年的实践表明,参加第三层次学习的学生非常踊跃:2009年,参加大学物理第三层次学习的学生为175人,占全年级理工科学生人数的11.3%;2010年为192人,占全年级理工科学生人数的13.9%。
四、结论
1.大学物理教学出现的两种分层次教学法,各有利弊,我们认为,各校采用哪一种分层法要结合本校自身的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抄照搬。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2.无论何种分层次教学法其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
3.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