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
id=zoom>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个性化阅读不能脱离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形式。除了有适时适度的引导外,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静思默想。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文本语言 引导
新课程标准对现在阅读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个性化阅读”,它把阅读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要想落实和实施“个性化阅读”,这就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1.在教学过程中,个性化阅读不能脱离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想从阅读中获得知识的体验,经验的体验,情感的体验,就必须凭借手中的文本。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也有一句“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个性化的阅读一定要以文本为主,以文本言语形式为主,切忌脱离文本,跑到文本之外。我在阅读教学中从来不脱离文本,总是指导学生凭借文本,钻研文本,挖掘文本。从而既求同,即求得和文本意义最接近的理解;也求异,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拥有知识的不同,经验的不同,以及各自心理不同来阅读感悟,从而使“个性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首先我要求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然后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叙事线索:以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这一环节设置主要是求同,求得学生和文本意义最接近的理解。接着是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探究文本的兴趣。通过学生一系列质疑,从中筛选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即①文中具体写了几件事?②这些事突出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这一环节设置既求同,也求异。最后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在藤野先生画像旁写上一段自己最想写的话。学生纷纷拿起笔,各自凭着对文本理解、钻研深度和广度,写下了内容不同但精彩纷呈的话,充分地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有适时适度的引导。个性化阅读是突显学生个性的张扬,生命活力的释放,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扬。但阅读不同于阅读教学,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堂阅读。因为前者无论从阅读材料、阅读方式、阅读的赏析都取决于阅读的主体,而后者必须有赖于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原因有二:其一,学生受个人心智水平、认知能力、已有经验的限制,对课本的理解和感悟还一下子达不到教学目的,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其二,学生由于受自己经验和水平的局限,在阅读理解中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偏离。教师就必须根据文本和作者的“本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加以审视和调整。如我在执教《醉翁亭记》时,当班上大部分学生津津乐道于太守与客人野餐的乐趣时,班上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他们是在破坏环境。”显然这个学生对《醉翁亭记》理解是错误的,我们环保宣传在这个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明显带着时代痕迹。作为教师仅从个性化阅读这个角度出发,那么一定会肯定学生说得好,说得棒。这样做,实际上对学生误读进行了纵容。因此,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从而放飞学生的翅膀。
3.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静思默想。这些年来,不管是以前“新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标”,阅读教学都强调朗读的重要意义。是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丢掉它,阅读教学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但近几年我们的部分语文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读”另一个误区。课堂上书声琅琅;读书的方式也五花八门,齐读的、对读的、轮读的、分角色读的……表面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都参与进来。实际上学生要走进文本世界,获得主体各方面的体验,还需在读书琅琅时,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因为阅读本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精神体验,只有让学生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阅读的主人,让学生有一定静思默想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他们会在阅读时细嚼品味,他们就会有不同体验,这样学生个性化阅读才能又依次得到张扬。
总之,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师如同养蜂人。在春天的原野上,放手让一群快活的小蜜蜂飞向百花丛中,这些可爱的蜜蜂们会通过自己触觉、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去体会百花万种风情,去聆听某一朵花蕊里的生命赞歌,去采撷各自不同却醇香甜美的蜂蜜。放飞孩子的心灵吧,让他们的心灵闪烁智慧创造之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