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农村中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生知识面和师资条件、教学设备等问题的困扰,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改革仍然举步维艰。
现状一:农村学生根本没有条件很好地做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你让他们去课外收集有关花木的象征意义、诗词歌赋,阅读鲁迅、居里夫人,让他们在短短的几个课时内,课文内容还是云里雾里时就去探究“生命的长河为什么是无止境的”、“神圣的事业为什么总是痛苦的”,去评论为什么“山坡上卧着些村庄”的“卧”字用得好……这就犹如逼着乞丐去造大楼,再好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现状二:农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只能是分析教材、肢解教材,而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阅读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难以“主导”,学生难成“主体”。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又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兴趣,积极引导
激发阅读兴趣是产生体验和感悟的有效方法,即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此外,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使阅读的积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积极有利的因素,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最终目标。
二、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
平时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常常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给你两分钟”。且不说这两分钟能不能找到答案,经常发现老师的许诺并不兑现,不到一分钟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课堂上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揣摩老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这哪里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呢?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了老师预定的范围,正确的应该肯定并吸纳;即使不那么准确,也要有容人的雅量,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阅读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阅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造性的课堂集体。
三、积累词汇,精练语言,欣赏品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语”字当头,积累词汇的原则,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把时间大胆地花在落实字词句教学、真正掌握和运用课文词汇句子上,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语文课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言土壤,完成思想教育便如缘木求鱼,只要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以一当十,其他派生任务便可迎刃而解。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让农村学生学习课本语言、积累词汇,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展:
1.背诵课本中的精彩语段,精练语文。背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要求背的有限的几篇几段,只要词语富有表现力,都值得背。记忆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大段地背下来,记忆力差的可以有选择地背。农村学生基础差,课外积累少,正如“零食没得吃,正餐一定要吃饱”,要通过熟读背诵让学生逐步积累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背诵时,诗文的风采、格调、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都会在背诵者的赞同、感悟下,不知不觉地化为己有,受到感染和陶冶。
2.复述法。复述,即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主要观点、精彩片断等,是学习语言最直接的方法。复述过程中需要先吸收、贮藏课本语言,然后才能运用和表达。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我要求学生先熟读课文,然后复述登月全过程,以此来达到感知课文内容的目的。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学生针对这些名词提出了一些能激发探索科学兴趣的问题,如“登月服”和“宇航服”有什么不同、“引力的静止点”是什么……利用复述法掌握课文词汇,点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火把。
3.仿写句式。仿写句式这种语言训练方法对于摆脱学生语言的幼稚、不够老练,使语言更通顺、更流畅大有裨益,也是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汉语句式纷繁复杂,教师要善于选择有特色的句式加强训练。如在学习《莺》一文中,鼓励学生仿照莺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片断。
总之,品味、探究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能够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
四、广泛阅读,长期坚持
开展广泛阅读是阅读积累的首要任务。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有量的保证才能带来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也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学、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而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三是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活水来自课堂,来自课本丰富多彩的语言,不走进语言深处,却从高处、从大处探究文章的人文内涵,学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
我们作为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完成语言学习这一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