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实验教学 兴趣 合作 创新
一、转变教师观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浓厚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个好的实验能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巧妙地安排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地手段。一些装置简单、方法通俗易懂的实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个中心环节上,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而且还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例如讲到有关酸雨的内容时布置课后“测定雨水的pH值”的家庭小实验(可以每位同学发几张pH度纸),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既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重视探究实验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 新课程目标中将“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列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完成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在探究型实验课中,教师先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学生间可以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用于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但更多的应该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形成简单初级的认识,从而提示矛盾,激发思维,进行推理和思考。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点,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高中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素材,鼓励学生对这类实验大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长龙 等 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