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GB/T13025.4—91,指出了制盐工业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在具体实施国家标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改进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叙述,经改进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盐 水不溶物 测定 坩埚 滤纸
盐中水不溶物测定,指的是盐试样溶解后,其中不溶于水的机械杂质,如砂土、木屑、以及不溶性的其它杂质的测定。食用盐中水不溶物含量过高,人体不宜摄入,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主要原料是原盐,原盐中水不溶物等杂质在生产中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另外盐中水不溶物含量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纯度高低,即影响盐质量的优劣。国家标准GB/T13025.4—91规定了我国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标准中文字叙述模棱两可,不便操作,且不能方便地检验主体氯离子是否洗净,另外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在坩埚中,在称量过程中,由于滤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质量不能恒定下来,无法恒重,直接影响到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而常规滤纸法[1]过滤速度慢,耗时长。本人通过反复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改进,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
1 盐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原理
试样经水溶解后,不溶性残渣用滤器过滤,用水洗涤、烘干、称量,计算不
溶物含量[2]。
2 国家标准GB/T13025.4—91试验程序[3]
2.1 称取10g粉碎至2mm以下均匀试样(精制盐称50g),称准至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150mL水(精制盐加250mL水)。
2.2 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近沸至样品全部溶解,静置温热10min。
2.3 用已于110±2℃恒重的垫有定量滤纸的3号(或4号)玻璃坩埚抽滤,倾泻溶液,洗涤不溶物2~3次。
2.4 将不溶物全部转入坩埚中,并洗涤至滤液中无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
2.5 冲洗坩埚外壁,将坩埚置于电烘箱中搪瓷盘内,升温至110±2℃,干燥1h,取出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干燥0.5h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6 水不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G1——玻璃坩埚加水不溶物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称取样品质量,g.
3 国家标准GB/T13025.4—9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试验程序2.3叙述不清
其所说的用垫有定量滤纸的玻璃坩埚抽滤,并未说明滤纸如何垫。是裁一块与坩埚底部大小一样的滤纸垫在坩埚底部?还是把整张折叠好的滤纸插入坩埚中,试样溶液直接倾入滤纸上,然后经滤纸过滤到坩埚里,再抽滤?让人搞不明白。
3.2 从国标中看不出,如何接取滤液来正确检验氯离子是否洗净
是接坩埚底部滴落的滤液,还是接取滤纸里滴落的滤液呢?从国标中无法搞清楚。如果是接取坩埚底部的滤液,那么在检验氯离子时,只有把坩埚从抽滤瓶上拿下来取滤液检查,由于玻璃坩埚只有在泵的抽力下才能过滤溶液,假如把坩埚从抽滤瓶上取下来,没有了泵的抽力,坩埚里的滤液就不会往下滴,无法接到滤液,也就无法检验氯离子是否洗净。如果是接取滤纸里滴落的滤液,由于不清楚滤纸如何垫在坩埚里,从而不知怎样接到滤液。这样如何正确检验氯离子?如果氯离子洗不净,则盐分滞留在滤纸上,有可能把盐分当作水不溶物称量,由此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3.3 带有滤纸的坩埚不能恒重,以致无法得出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如国标中试验程序2.3所说:用已于110±2℃恒重的垫有定量滤纸的3号(或4号)玻璃坩埚抽滤。坩埚是不带盖子的,坩埚和滤纸敞口暴露在空气中,滤纸肯定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放置时间越长,滤纸质量增加越多,特别是当空气湿度大(如夏季或下雨天)时,滤纸质量增加相当严重。同样如国标中试验程序2.5,把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和坩埚暴露在空气中,放在天平上称量,空气湿度大时,天平指针一直朝质量增加的方向移动,指针停不下来,怎么读数?数据读不准,如何使其恒重?又如何保证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4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相关资料查询,并经过反复实际操作,提出改进建议如下
4.1 抽滤之前, 将过滤用的定量滤纸放在称量瓶中恒重
将按四折法[4] 折叠好的定量滤纸,放在打开盖的高型称量瓶中,在110±2℃烘箱中干燥2h,拿出,盖上称量瓶盖子,防止滤纸吸潮而增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滤纸+称量瓶”质量,以后每次干燥0.5h,直至恒重,即可用此滤纸过滤水不溶物。
4.2 抽滤用的3号(或4号)玻璃坩埚不用恒重
本人用水不溶物含量相当高的工业盐样品做实验,把在110±2℃烘箱中烘干的坩埚置于抽滤瓶上,将按四折法[4] 折叠好的定量滤纸插入坩埚中,用少量热水浸润滤纸[2],使其呈漏斗状紧贴坩埚壁,把水不溶物移入滤纸中抽滤,抽滤完毕后,将坩埚放在110±2℃烘箱中干燥2h,称重,经反复多次实验证明,坩埚在多次抽滤水不溶物后(不用水洗),在110±2℃烘箱中烘干,称量其质量,发现其质量稍有下降(多年分析经验得知,砂芯玻璃坩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次水洗、抽滤、烘干,其质量会有下降,但一般下降不大,在规定温度下恒重后使用,不会影响最后分析结果。本实验只是为验证坩埚中是否有水不溶物存在,所以坩埚只在使用前于110±2℃烘箱中干燥2h,而没有刻意去恒重。)外,一般不再增重,称量结果如表1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用坩埚抽滤水不溶物时,由于试样溶液经定量滤纸滴落进坩埚中抽滤,坩埚里是不可能有不溶物的,因为如果坩埚里存在水不溶物,每次坩埚烘干后,其质量肯定会增加,现在坩埚质量没有增加,而是稍有下降,所以坩埚里不可能有不溶物,试样溶液中的水不溶物全在滤纸上,因此坩埚不用称量,也不用恒重,即可用来抽滤。
4.3 直接接取滤纸中滴落的滤液来检验氯离子是否洗净
抽滤时,将已恒重的按四折法[4]折叠好的定量滤纸插入坩埚中,用少量热水浸润滤纸[2],使其呈漏斗状紧贴坩埚壁,将不溶物全部转入滤纸中洗涤,因为不溶物不在坩埚里,所以检验氯离子时直接将滤纸从坩埚中取出,将滤纸中的滤液滴入洗干净的表面皿上,用加有几滴硝酸的硝酸银溶液检查有无氯离子即可。这样不必把坩埚从抽滤瓶上取下,加快了过滤速度,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4.4 抽滤完毕, 将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入称量瓶中恒重
抽滤完毕之后,将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入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子, 在110±2℃烘箱中干燥2h,拿出,盖上称量瓶盖子,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称量瓶+滤纸+水不溶物”质量,以后每次干燥0.5h,直至恒重。这样每次称量时都把滤纸放在加盖的称量瓶中,所以滤纸不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增重,称量结果准确。
5 改进整理后的试验程序:
5.1、5.2 同国家标准GB/T13025.4—91试验程序中2.1、2.2。
5.3 在过滤前把定量滤纸按四折法[4]折叠好放在高型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子,在110±2℃烘箱中干燥2h,拿出,盖上称量瓶的盖子,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滤纸+称量瓶”质量,以后每次干燥0.5h,直至恒重[5]。
5.4 过滤时,把3号(或4号)玻璃坩埚(坩埚不用称量质量,也不用恒重)置于抽滤瓶上,将按四折法[4]折叠好并已恒重的定量滤纸插入坩埚中,用少量热水浸润滤纸[2],使其呈漏斗状紧贴坩埚壁,先将烧杯内清液倒入滤纸内,烧杯内残渣(即不溶物)用热水以倾泻法[6]洗涤1~2次,每次用水10~20 mL。
5.5 将不溶物全部转入滤纸中,继续用热水洗涤滤纸上不溶物,每次用水10~20mL,洗至滤液中无氯离子(把滤纸从坩埚里取出,直接用干净的表面皿接取滤纸中滴出的滤液,在硝酸介质中用硝酸银检验,如无白色混浊出现,即表示无氯离子)。
5.6 将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入预先烘至恒重的高型称量瓶内,打开称量瓶盖子,置于电烘箱中搪瓷盘内,在110±2℃干燥2h,拿出,盖上称量瓶的盖子,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滤纸+称量瓶+水不溶物”质量,以后每次干燥0.5h,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5.7 水不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m1——称量瓶、水不溶物和滤纸的质量,g;
m2——称量瓶及滤纸的质量,g;
m——称取样品质量,g.
6 结果与讨论
6.1 精密度试验
按照改进后的试验程序,测定三种工业盐样品中的水不溶物含量,每种样品平行测定5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样品编号 |
测定值/% |
平均值/% |
标准偏差s |
方差 |
1—1号 |
0.16 0.14 0.17 0.15 0.17 |
0.16 |
0.0132 |
0.00018 |
1—2号 |
0.46 0.40 0.44 0.42 0.44 |
0.43 |
0.0229 |
0.00052 |
1—3号 |
0.27 0.23 0.24 0.25 0.23 |
0.24 |
0.0173 |
0.00030 |
6.2 准确度试验
用常规滤纸法[1]和本方法对工业盐样品中的水不溶物含量进行同步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样品编号 |
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值/% | |
本方法 |
常规滤纸法[1] | |
2—1号 |
0.24 0.24 0.26 |
0.25 0.24 0.25 |
2—2号 |
0.36 0.34 0.35 |
0.34 0.37 0.35 |
2—3号 |
0.48 0.46 0.47 |
0.49 0.46 0.47 |
7 结语
对国家标准 GB/T13025.4—91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改进后的试验程序易于操作,精密度良好,准确度较高。
1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小氮肥厂生产分析规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P581
2 GB6549—1996 氯化钾 —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3 GB/T13025.4—91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 水不溶物的测定.
4 刘世纯,张鑫塘,吕宝仙等.分析化验工.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P103
5 李国瑞,陈歆文.纯碱生产分析.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P104-105
6 刘珍,周心如,黄沛成等.化验员读本.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