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论文写作,硕士论文写作过程和结构基本和上述本科生一致,同样需要经过:命题,开题,正文写作,定稿等几个重要的步骤。(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论文写作,供大家参考。
写高考作文,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审题。与社会各界成人的日常写作做比较,中学生考场作文的最大不同是必须写别人早已规定好了的题目。已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不管是专业的写作者或是偶尔为之的“菜鸟”,一般都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的话题,独立地确定观点,或是被生活触碰了某一根敏感的神经,于是有感而发,下笔为文。而学生的作文,包括中考、高考的写作,统称为“习作”,是一种模拟性的练习或考查,是依题成文的“奉命写作”.因此,审题就成了考场写作的第一道关口。
因为在多年的考试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话题作文”已经基本退出了高考的历史舞台,就连直接给出文章标题的“命题作文”也已并不多见。现在大家面对的,主要是内容较为鲜活、内蕴较为丰富的“材料作文”.其中,考题的主干部分是作文命题的“材料”.概而言之,考题给出的材料不外理性与感性(与前一类“理性材料”相对而言)两类。
所谓“理性材料”,是指考题所提供的材料自身就带有理性思辨的色彩。或是几则观点相近、相异或相互补充的警句或名言,应试者必须在对材料观点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己作文的核心观点;或是命题人自拟的一段颇具哲理的文字,应试者只有先细细阅读,吃透了这段文字的含义,才能立意为文。
在上海及江苏、浙江的高考作文题中,出现此类题目较多。比如2016年江苏卷的命题材料: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段命题材料共有三句话,审题的重点在第二句和第三句。因为,第一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一种常理、常态表达;而第二句和第三句,才是对常态、常理的反拨与出新。一般说来,“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不合情理的,但经过命题人的反拨,“有话则短”就成了“务去陈言”,“无话则长”则是独辟蹊径,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体现。为什么要“有话则短”?
怎样才能做到“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命题材料在俗话、常理的基础上出新,写作者也只有透彻理解命题人表述的指向,才能真的“有话可说”,写出切中命题意旨的文章。
相对于“理性材料”的“感性材料”,一般又分为又事实材料和比喻性材料两类。全国卷的命题材料,出现这两类材料更多。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小陈匿名举报在高速公路上打电话的父亲”,就是一则典型的事实类材料。2016年全国Ⅱ卷的“提升语文素养大家谈”、全国Ⅲ卷的“小羽开发新式花茶获得成功”,虽然涉及生活的“面”有宽窄的不同,也都是事实类材料。至于2016年全国Ⅰ卷的“奖惩之后”漫画材料,如果我们先认定它指向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弊端,那么它首先也是一则事实材料;当然,如若由漫画揭示的“成绩浮动与奖惩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②联想到“社会变迁的进步与退步”、“起点与程度、数量与质量、表扬与批评等问题”③,拓展到社会与人生的更多领域与更多层次,那么漫画展示的情景就有了更多的隐喻性,这则材料也就可以被视为比喻性材料。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虽然从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看,有“理性材料”与“感性材料”的分别,但它们最后的命题指向却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这些考题都指向有对象感的、有具体针对性的“近乎真实的写作情境的创设”④,但同时又希望、要求考生对这些创设的情境有所超越,能进行更高层面的理性思考,“体现出有宏观视野、有普遍性高度的思维品质”⑤。
考题命制中力求实现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也希望考生能在写作中体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考题既有多元的写作角度、自主立意的广阔空间,又有特定场合、背景的预设和限定,从而使考前即已出笼的种种套作与宿构的“锦囊妙计”失去用武之地。因为,这些套作与宿构有一个共同的致命伤,就是在考题与命题材料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它们只能更多地关注写作的“共性”,而无法体现一道道精心设计的作文考题的“个性”.
坊间的“作文经典”“万能素材”,总是将若干个写作中心和话题一字排开,而后在每个中心(话题)之后,列出若干名言警句、典型事例以及精彩范文,供相信这些“真经”的应试者选用。在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考生的大脑就变成了中药铺式的一个个屉格,其中虽贮藏了大量的“灵丹妙药”,却几乎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功能。在考场上,他们往往不会认真审视考题的“个性”,不能分辨考题规定的具体情境,而只是拼命地想眼前的考题是否似曾相识,与过去写过的哪个题目、哪篇范文接近,可以套用哪些已背熟的例证、素材,等等。这样,就极容易偏题、跑题,跌入陷阱而不自知。在2016年的江苏卷写作中,就有不少考生抛开命题人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诠释,抛开如何“说话”的具体情境,大谈“个性”与“创新”,或者将“个性与创新整体打包使用”⑥。因为,他们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而“个性”和“创新”却是常挂在嘴边的套话。其他诸如写“北京的符号”(2014年北京卷作文题)时只谈“符号”却抛开“北京”的地域限制,写“课内外的探究”(2014年江西卷作文题)时有意回避“课内外”而泛论“探究”,写“找回童年”(2010年江西卷作文题)时大写童年生活而完全抛开“找回”等等,具体表现虽各不相同,其病根却都是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