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下野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997 日期:2025-10-0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肺下野结核 误诊 原因分析

  本所1999—2006年收治的21例肺下野结核患者,原发肺结核多位于双肺上尖底部或下肺尖背部;有时也见于中叶通气良好的部位。下肺野结核病少见,且病灶性质常表现为软性的均匀一致、边界比较明确的浸润或球形,因此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而出现误诊及延误诊断及治疗。

1 临床资料

  21例患者男性14 人,女性7 人,年龄20~68 岁之间。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者21例,有前驱中毒症状者6例,脓性痰者10例,咳血5例,盗汗1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大于17例。血沉增快者6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4例。X线胸片12例显示下肺野浸润阴影,5例呈球形病灶,4例有胸膜增厚。17例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PPD试验为阴性8例,阳性(+~++)9例。21例中有14例在1个月内确诊,另7例误诊长达2个月至11个月,平均误诊时间为6个半月。21例中误诊肺炎11例,支气管扩张症者3例,球形肺炎4例,肺癌 3例。

  2 讨 论

  2.1 由于下肺野结核病少见,特别是对原发性结核的特点不够了解,导致认识不足,因此出现高热伴咳嗽、咳脓性痰,及咳血症状,误认为是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2.2 对结核菌素试验的依赖性。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结核病与非结核病的鉴别重视不够。4例因长期咳嗽、发热,PPD试验阴性,经抗炎治疗2个月效果不佳,后改用抗结核治疗病情好转。结素阴性现象,即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亦有5%左右结素反应阴性,如以硬结10 mm为阳性标准,则有8.6%~21.4%阴性。结素阴性现象可能与低蛋白血症和淋巴细胞减少有关。

  2.3 痰中反复检查抗酸杆菌十分重要。21例有4例痰菌阳性。痰涂片检查阴性的原因可能是(1)痰菌含量少;(2)肺部病灶局限,未与引流支气管相通;(3)痰菌为L型结核杆菌;(4)肺结核稳定期[1]。痰中找不到抗酸杆菌是造成肺下野结核病误诊重要原因之一。PCR技术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因排菌量少,L型结核杆菌而被常规细菌学诊断为菌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化疗后排菌情况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2.4 对X线诊断的依赖性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通X线只是反映了病灶的投影,并不能反映病理的性质。X性对常见肺结核病的好发部位的判断,病灶的阴影改变可提供临床信息是正确的,少数下肺野结核常被误诊。所以横断体层X线扫描(CT)可以将病灶显影的变细致。本组8例患者CT检查后诊断肺下结核病,病灶均在心影后部。

  2.5 肺结核病人常有慢性中毒症状。与肺炎或其他肺部感染有区别。因为肺结核从感染到发病有一个过程,常被病人和医生忽视。肺炎病程进展快,治愈快,而结核病是慢性病治疗过程。

  2.6 咳血是组织破坏、血管破裂的结果,只有在组织破坏疾病时才能出现。而大多数肺炎很少咳血现象。结核病咳血是常见现象,因为这是组织破坏性疾病,当肺部疾病诊断不明而又有咳血,必须找出咳血原因,尽快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李拯民,彭卫生,王英年,等.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51-1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