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716 日期:2025-10-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为了解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提高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回顾分析1996年~2000年我院收治的55例年龄<35岁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62例年龄>35岁的胃癌患者的资料比较。结果,青年人胃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根治性手术切除率56.36%,低于对照组的74.19%(P<0.05);浆膜外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分期以Ⅳ期多见。分化差的病理类型占92.7%。青年组5年生存率21.8%,低于对照组的48.4%。青年人胃癌进展期病变占大多数,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预后不良。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青年人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以50~70岁最高,但青年人胃癌并非少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本文总结了我院1996年4月~2000年4月收治的年龄≤35岁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随访结果,探讨改善青年人胃癌疗效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6年4月~2000年4月我院收治有病理诊断、资料完整、可供评价的年龄≤35岁的青年人胃癌55例(青年组),随机选择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年龄>35岁的胃癌患者62例作对照(对照组),所有病例经胃镜、手术、病理确诊。

  1.2 随访情况

  通过门诊、电话、信访方式进行随访,随访率94.5%。尚存活12例,已死亡40例,失访3例。生存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98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预后分析采用COX模型;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检验采用Log-rank法。

  2 结果

  2.1 青年人胃癌年龄与性别分布

  55例患者中≤25岁6例,25岁~者 12例,30岁~者 37例,平均32.94岁,青年组男26例,女2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8岁,男49例,女13例。

  2.2 临床、病理特征

  2.2.1 临床表现:青年组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消化不良发生率高于青年组(见表1)。表1 两组胃癌患者临床表现比较(略)

  2.2.2 胃癌发生部位:青年组贲门2例、胃体15例、胃窦31例、全胃7例;对照组:贲门18例、胃体19例、胃窦20例、全胃5例。胃癌肿瘤大小:青年组<4cm 8例,4~10cm 32例,>10cm 15例,对照组:<4cm 25例,4~10cm 32例,>10cm 5例。青年组中肿瘤>10cm 2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
 
  2.2.3 大体分型:青年组BorrmannⅠ型2例,Ⅱ型18例,Ⅲ型32例,Ⅳ型3例;对照组BorrmannⅠ型17例,Ⅱ型24例,Ⅲ型20例,Ⅳ型1例。青年人胃癌以BorrmannⅠ型少见,BorrmannⅢ型多见。病理类型:青年组低分化腺癌40例,黏液腺癌6例,中-高分化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5例。对照组低分化腺癌33例,黏液腺癌15例,中-高分化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6例,青年组分化相对差,对照组分化相对好。

  2.2.4 浸润深度:青年组胃癌浆膜外浸润率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20.97% (P<0.05)。淋巴结无转移者仅14.55%,明显低于对照组33.87% (P<0.05),而 2站淋巴结转移率则达58.18%,明显高于对照组37.1% (P<0.05)。临床分期Ⅳ期6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13%(P<0.05)。

  2.3 手术情况

  青年组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56.36%,低于对照组的74.19%(P<0.05)。青年组未切除率(34.5%)高于对照组的4.838%(P<0.001)。

  2.4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青年组5年生存率21.8%,中位生存期24个月,对照组5年生存率48.4%,中位生存期49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青年组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表2)。表2 影响青年人胃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略)

  3 讨论

  3.1 青年人胃癌的性别分布

  本组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的3.21%(55/1711)。我院收治的青年人胃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为1∶1.12。国内报道[1]36岁以下患者中男∶女为1∶1.28,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发病率趋于相等。国外报道30岁以下胃癌患者男∶女为0.85∶1,而30岁以上,男∶女为1.45∶1[2]。青年女性胃癌发病率增高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有关。Nishi等[3]测定胃癌细胞内雌激素后指出,女性弥漫浸润型胃癌细胞内有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大量的雌激素可能诱发低分化腺癌,特别是在已婚生育的年轻妇女中,这一时期女性雌激素的分泌达到了高峰。雌激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黏膜屏障功能。雌激素可阻断细胞于分裂中期,形成较多的非整倍体,导致细胞癌变。

  3.2 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3.2.1 临床表现: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不典型,待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本组资料显示青年组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多见,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次为贫血占34.54%,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青年患者疾病进展快,消耗有关。而对照组以消化不良表现为突出。

  青年人肿瘤好发部位与其他年龄段相同,以胃窦癌及胃体癌居多。多数学者认为肿瘤<4cm与≥4cm对预后有差别[4],青年组<4cm者占少数,≥4cm者占85.5%,其中>10cm者达27.3%,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青年人胃癌肿瘤生长快,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不良。

  当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很低。由于各方面原因,青年人胃癌的早诊率更低,本文早期年轻胃癌仅4例。国内报道[4]Ⅲ、Ⅳ期青年人胃癌患者达80%左右,国外报道[2]71%为Ⅲ、Ⅳ期。本文青年组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多见,占83.64%,与国外报道一致。说明青年组早期诊断率低、分期晚,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对年轻患者尤其有意义。

  3.2.2 病理特征:胃镜加活检仍然是青年人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文献报道[4]青年人胃癌以BorrmannⅢ、Ⅳ型多见,以浸润性生长为主,国外学者报道[5]71%青年人胃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化差。本组资料显示青年组大体分型以BorrmannⅢ型为主,分化差的病理类型占92.7%(51/55),分化好的类型占7.3%(4/55),与文献报道一致。

  3.3 治疗和预后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4]。梁寒报道[4]304例青年患者中治愈性切除率为56%。国外学者报道根治性切除率35%[6]。本组根治性切除率56.36%低于对照组,而未切除率远高于对照组,原因系本组晚期胃癌比例高,失去手术机会。

  多数学者[4]认为青年人胃癌预后不良。田自然等[7]报道一组病人从出现症状至确诊平均9.6个月,其中22例(55%)在胃癌确诊1年内死亡。本文结果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认为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青年人胃癌预后比中老年人差,原因为:①本组早期胃癌少,进展期胃癌占多数,确诊过晚。②行

  鉴于我区胃癌发病率高,应重视青年人不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及时检查诊断,并对高危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上腹疼痛症状、用药后症状不缓解)及时行胃镜加活检、上消化道钡透检查,尽可能做出早期诊断,创造根治机会,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强,郝希山,章德昆,等.青年人胃癌[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224-226.

  [2]Koea JB,Karpeh MS,Brennan MF.Gastric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demographic,Clinicopathological,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92 patients[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00,7(5):346-351.

  [3]Nishi K,Tokunaga A,Shimizu Y,et al.Immunohistochemicalstudy of intracellular estradiol in human gastric cancer[J].Cancer,1987,59:1328-1332.

  [4]梁寒,郝希山,王家仓,等.青年人胃癌[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85-87.

  [5]Lai IR,Lee WJ,Chen CN,et al.Gastric cancer in the young[J]. Hepatogastroenterology,1997,44(18):1641-1645.

  [6]Nakamura T,Yao T,Niho Y,et al.A Clinicalpathological stud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 Surge Oncol,1999,71:214-21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