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对湖北经济学院俱乐部式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分析,详细地介绍了体育教学俱乐部资金筹措的原则、途径及使用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体育 俱乐部 资金募措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B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是以新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中心和主线,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溶体育课内与课外活动为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自主体育能力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俱乐部资金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财力资源,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多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仅依赖学校的教育投入来发展。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对健身、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强,单一的学校行政拨款已难于满足体育俱乐部发展的需要,此时积极主动地筹措体育俱乐部资金,就显得十分必要。
1 筹措体育俱乐部资金的原则和要求
(1)合法守法,依法筹资方式和筹资手段都有相应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体育教学俱乐部必须严格遵守执行这些规定。遵守国家法令、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依法筹资是体育教学俱乐部资金筹集的基本前提。
(2)立足学校,积极探索,稳妥推进。体育俱乐部收费是一个热点和敏感性问题。能否面向学生收费、采取何种形式收费、收费项目能包括哪些、标准如何制定等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解答,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
(3)面向社会,积极主动,广辟财源。高校体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项社会性、地域性很强的事业,具有多元辐射功能。体育教学俱乐部应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辟多种资金渠道。
(4)满足需要,减少占用。不同的筹资方式、筹集数量与占用时间,对体育教学俱乐部提出的支付要求和报酬不同。所以,为减少支付成本,体育教学俱乐部应遵循“满足需要,减少占用”的要求,合理确定筹资数量,科学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结构,尽量提高筹资效益。
2 筹措体育俱乐部资金的途径与渠道
(1)积极寻求学校支持,筹集俱乐部发展资金。一直以来,我院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事业,先后投资近亿元,兴建了高水准的体育场地设施。这为体育俱乐部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但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仍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继续投入。所以,在筹集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资金时,必须取得学校的支持。
(2)面向学生收取体育俱乐部活动周转资金。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主体是全体在校学生。因此,有必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活动周转资金,但对这部分资金一定要用之于学生,在学生毕业时退还给学生。据此,我们拟定,新生入学时,每人交50元作为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周转资金,毕业时退还本金。如以平均每年招新生5 000名计,4年时间可收取活动周转资金100万元,除去学生大四毕业时退还25万元本金外,可实际用于周转的资金为75万元。
(3)充分利用体育场地设施,适当收取场地维护费用。我院既有的体育场地设施首先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要,在此前提下,适当向学生和社会人员收取场地维护费。收取场地维护费一要建立在自主、自愿、自立的基础上,二是只能在课余时间,对部分场馆进行收费。目前,我院仅对网球场地实行收费。
(4)主动走向社会,广泛吸纳个人,社会团体赞助。目前我院具备了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从全民健身的角度来看,我院具备向社会公众开发部分场地设施的硬件条件和人文条件;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我院具有开拓市场的前景。所以,只要我们能主动走向社会,就有可能得到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关注与支持,进而获得其赞助。
体育俱乐部资金的使用即体育俱乐部资金的支出管理。所谓支出,是指为实现体育俱乐部的计划,进行培训和维护场地机械以及开展业务活动所支付的费用。根据我院体育教学部的实际情况,所筹措来的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支付场地维修费;②购置体育机械(主要用于购买易耗的体育用品);③支付外聘人员的劳务费(包括外聘的勤杂人员、教师、专家等);④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业务费;⑤支付体育宣传费用(包括对校内、校外宣传两个部分)。对以上支出的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计划额和开支标准办理支出。在使用资金时,应做到专款专用,精打细算,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4 效果分析
由于有资金的保障,湖北经济学院自采用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以来,课内、外体育活动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具体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出勤人数明显增多。据统计,学生每周参加课外活动一次以上的为100%,其中二次以上的为94.7%,三次以上的为79.8%;第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了,组织、裁判能力得到了提高。以2004年下半年院体育周的活动为例,共举办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运动员人数为937人,裁判员人数为117人,各类比赛690多场,教师共上场执裁4场,其余的比赛裁判工作全部由学生完成;第三,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累计收到900多份学生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书。
俱乐部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院采用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改革的消息进行了报道,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外省市和本市10多所高校相继来我校就俱乐部式体育课模式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认为我院的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模式在资金的筹措与使用上具有特色和一定的创新。体育教学俱乐部资金筹措及运用的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推动了课内外竞赛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好的资金运作模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