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685 日期:2024-01-21 来源:论文网

初中数学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初中数学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要: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以及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自主探究;启发性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二、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四、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而有的却又太简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大讲解量,举一反三,多练多试。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识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