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培育作文园地中的枝枝奇葩
关键词:真实;新颖;描写
作为人类交际主要方式之一的书面语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凭此崭露头角:“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其诗风或豪放,或婉约,个性化语言的轻松驾驭,无不令人拍手称快。
当然,刚入写作之门的中学生与之无法比拟,但这些名人的个性张扬却值得我们借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不仅内涵丰富,而且适合时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实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之弊端:题材陈旧、结构呆滞、语言贫乏、抒情生硬等状况令人担忧。记叙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它是学习写作其他文体的基础,写好记叙文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深远。因此,记叙文写作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如何精心雕琢作文园地中的这枚“瑰宝”,我浅谈以下见解:
一、真实是根本
真实,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学生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还要求有客观的标准,即准确性。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学生作文现状却与之背道而驰。《我爱我家》六十多位同学写实的寥寥无几,抄袭、编造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状,我们一方面应予以抑制,另一方面要极力赞赏写真实之事的作者。在作文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写作遵循真实原则,应极力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先有感性认识,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才让同学们动手去写。如教同学们写《我喜欢的一部书》。首先要学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部精彩的书,在看中知晓书中情节、内容。通过几天的充分准备,先要求大家上台述说,让学生作文做到看、说、写的统一。通过训练,本次作文同学们都能将情节描绘得如临其境,将作文写得明明白白。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新颖”是关键
题材是作文中所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如果已用过多次的材料,别人一看就知其庐山真面目,如果学生仍套用,即使感情很真挚,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课文《驿路梨花》一课,以其新意突破窠臼。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播的过程加以展示,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并且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结合课文,讲授作文的选材、构思等,学生便容易接受,学得也就轻松。再加以适当的练习如《童年忆趣》使作文题材新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上树捕鸟雀,下水捣龙虾;野外当家家,户内扮鸡妈……奇景异趣,妙处横生。
三、描写是技巧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而文章写得生动、形象,给人身临其境的主要手段却要数描写,它是把对象的状貌、情态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的刻画和描绘,把描写对象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学生作文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了细腻的描写,叙述的成分占大多数,究其原因缺乏对人、事、景的细心观察,没有抓住其特点,语言枯涩、陈词滥调、空洞无物。看上去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要使描写成功,必须抓住特点,围绕中心,贯彻“具体、生动、形象”原则。如课文《羚羊木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仅打了个寒颤。”运用环境描写恰当地用冷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心情的哀伤,寓描写于议论。这样,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
综上所述,记叙文写作的个性化,如同一件艺术价值极高的艺术品:真实是其土壤,新颖是其造型,描写是其色泽,抒情是其神韵……只要我们精心设计,真情呵护,定能将作文园地中的枝枝奇葩培育好,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适合时代潮流的文章来。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